7月17日
鳴沙山月牙泉,對峙千年的溫柔
鳴沙山月牙泉,位於敦煌城南5公裡,沙泉共處,妙造天成,古往今來就以“沙漠奇觀”著稱於世。鳴沙山東西長40公裡,南北約20公裡,以沙動成響而得名;月牙泉處於鳴沙山環抱之中,面積13.5畝,平均水深4.2米,水質甘冽,澄清如鏡,以其形酷似一彎新月而得名。
已經記不清,究竟是什麼時候在心底種下了對鳴沙山月牙泉的向往。那是一種持久的力量,一點點從萌芽到長葉,葳蕤成一片綠蔭。然後,花開有聲,那聲音,就是我堅定的呼喚。
終於,我來了!
沙山起伏,由著高處那道風吹成的如刃的沙脊,在初升的太陽下分割成陰陽截然的兩邊。連綿不斷的沙山將視野所及除了天空外全鋪為黃色,冷靜,從容,而又漠然。一步步向著沙山的頂部攀登,沙粒細碎,踩上去甚至有種綿軟的錯覺,如同來到茫茫大海邊,可以奔跑著衝向海浪。然而,極目四顧,沒有海浪,沒有駱駝刺,甚至沒有水滴,只有,黃色的干旱,在初陽下閃耀著金色的光芒,除了給人以遼闊無邊外,更多給人的,是失去了任何生命跡像的洪荒。
然而,千辛萬苦登上高處後,向西邊的山谷望去:亭台林立,綠樹成蔭,綠波蕩漾,如在仙境!一彎月牙形的泉水,不可置信地溫婉在盈盈的藍天和厚重的黃沙下!那水波,軟啊軟啊地瑩潤著,媚眼如絲,秋波蕩漾,可以將世上最硬的心融化。
乍然相逢,恍如隔世!
剛才漫漫的沙山征程,是不是,僅是前世殘留的記憶;而今生,原本就該是這泉畔的碧波蕩漾,鳥語花香?然而,游目四顧,駝隊依舊緩緩,黃沙依舊蒼茫,泉水也依舊蕩漾。
想起一位詩人說的:月牙泉是被鳴沙山粗暴地摟在懷裡後,流下的一滴淚。而我卻覺得,這沙山和泉水,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如果沒有泉水,沙山只是干枯乏味的墳墓;如果沒有沙山,泉水只是泯然無名的平庸。它們的雙生,是漫長的歲月風沙裡,誰也征服不了誰卻又誰也離不開誰的,對峙千年的溫柔。而千年以來的每一個過客,悄立此間,任風沙吹襲,都會將自己凝固成一尊朝聖般的雕像,默默地熱淚盈眶吧。黃色與綠色,干旱與濕潤,死亡與生存,斷裂與延續,漫漶與清晰,絕望與希望,就這麼不可思議地並存於天地間,從洪荒到永恆,從歷史到未來。周而復始,綿延無極。
下山,來到泉畔。綠樹森森,清涼世界。繞圈而行,看到了月泉古柳,沒有多少年前還長在距離泉水僅0.5米處的它,而今距離泉水已有20多米!與其說是沙進泉退的自然規律,不如說是自作聰明的人類活動讓這一切發生。干旱缺水的地方,也許地表沒有水,然而它們換到了地表下去蜿蜒,故而可以默默滋養沙漠裡成片的駱駝刺、紅柳和胡楊林。當無知而短視的人類運用自以為是的“先進技術”,在上游有水的地方築堤建壩,大造水庫時,下游的生態,就一天天到了不可逆轉的一敗塗地!大名鼎鼎的月牙泉,有人工修築的自來水管道為它輸送“血液”,那麼,千千萬萬沙漠上或者沙漠下的無名小河呢?
靠泉一邊的沙山是不准游客攀爬的,為了怕游客的活動讓更多的沙粒傾瀉進入泉水;泉邊,設立了水位監測點。只是,我不知道,興盛的旅游業帶動的越來越大的用水量,會不會,讓這一切的努力都成為杯水車薪?我不知道,對峙了千年的溫柔後,會不會在我們的有生之年裡,飄散成大漠裡的一縷輕霧,逝去無痕?
月牙泉,這讓人驚艷的精靈,卻又讓人無望地沉重。
啰嗦篇
今天一早,海芬母女就到賓館來接我們。然後帶我們去附近吃了面條當早飯。雷師傅的車准時來到飛天賓館門口接我們,這一路過去,筆直的大道盡頭,就是鳴沙山了。雷師傅說,馬師傅今天又帶客上雅丹看日出去了。
下車的地方,有很多租用鞋套的。在網友的攻略上看到過,10塊錢一副,橘紅色,如同環衛工人的服裝顏色,高高的鞋幫子,有點像小時候穿的高統雨靴。天氣不冷,我們要和沙山親密接觸,就沒有租用。
我們憑學生證買了半價票,每人60。海芬母女拿出她們的敦煌身份證,每人5塊!咬牙切齒啊!!可就是這兩個人的120,還被海芬媽媽搶著付了帳。
進入景區大門,巨大的鳴沙山撲面而來。原以為鳴沙山是指某一個具體的山頭,到了才知道,原來這裡大大小小的沙丘山頭都屬於鳴沙山。遠處的沙丘上站了不少人,是看日出的。而我們到時,太陽已經出來了。沒能看成沙漠的日出,有點小小的遺憾。景區進門後右手邊是駱駝騎乘點,已經有一些上早班的駱駝帶著游客邁向沙山了。來之前,漂漂讓我一定得在鳴沙山騎駱駝,說那才有感覺;不過鳴沙山的駱駝價格不菲,如果要騎著爬一下小沙丘的話,得80元/人。我們對自己攀爬沙山更有興趣,加上有海芬母女當向導,也就沒光顧駱駝的生意。
海芬媽媽一馬當先,領著我們往沙山上攀援。沙山,這可是沙山哪!別處登山,一步一個腳印;這裡登山,是跨上一步滑下半步,看起來不高的沙山,費了我們老大的勁,氣喘吁吁,不停喝水,都只爬了不到一半!恨恨不已!不過馬上我就發現了“訣竅”:踩著海芬媽媽的足跡走。因為這些沙已經被她踩實了,所以我再踩上去就不會因為松軟而下滑了。只是,我們這樣的小年輕還要靠長輩給我們開路,而且長輩還提了不少水,實在汗顏!
好容易爬到一座沙山的頂峰,往西望,就是夢縈魂牽的月牙泉。只是泉的東邊那個人工修建的水池很破壞景觀,頗有點畫蛇添足的味道。也許,月牙泉現在就是靠著這個人工池子引水的吧。太陽雖然剛升起來不久,卻已經開始散發它的淫威。我取出老盛送的絲巾,像阿拉伯婦女一樣把頭臉包得嚴嚴實實,只露出兩個眼睛。雷人啊~海芬大笑。她們說,本地人在六月初六這天,都會來鳴沙山曬曬,說這樣可以延年祛病。才5塊錢門票啊,換我,我也願意常來!
又爬上一座近處的沙山,力氣用得差不多了。海芬媽媽在這裡有認識的人,可以讓我們免費滑沙,所以現行一步,幫我們去聯系了(此行害海芬她們欠了不少人情債)。海芬則陪著我們,幫我們拍了不少照。相信這個上午,在我的指導下,她的攝影技術有了不小的進步——哈哈,真夠自吹的!
沙山,下去容易上來難。這一路我們幾乎沒用跨腳步,就滑啊滑的滑到了半山腰。反正沙子如此綿軟,就算摔倒了也沒關系。我們倆還趴在沙坡上讓海芬照了不少照片。海芬叫著:“身上都是沙子啦。”沒關系啊,沙子這麼干淨,一點都不髒;起來輕輕一抖,就隨風飄散回沙山了。
半走半滑地到了滑沙處。所謂滑沙,就是人坐在一塊滑沙板上,從高處向下俯衝。如果你有力氣,完全可以在下去了後再把滑板扛上來繼續滑,不重復收費!我們就見到一小伙子頂著滑板爬上半山腰又滑了一次。強人啊~不過這裡上山是有修好的梯子的,當然如果你不滑沙只是想借走人家搭好的梯子,那麼請交錢!
海芬說要下去幫我們拍照,就先滑了下去。然後就輪到我啦。之前看別人滑,每當坐上滑板,由滑沙老板用腳往下一踢,同時大聲喊“滑沙嘍~”我們還覺得好玩,跟著老板大聲吆喝。可是等到自己坐了上去,還是有點小緊張的。坐在滑板最後端,身體前傾,雙手抓緊滑板前端兩側。隨著一聲熟悉的“滑沙嘍”的吆喝,我向離弦的箭一樣衝了下去。在上面看的時候,還覺得這個滑沙點的坡度一點都不陡,遠及不上南面沙山的那些點。可是真當自己開始了這段刺激之旅,才發現坡好陡,滑板“突突”地振動,手抓不住了,都不記得老板教的要領,不自覺地放開了。而一放開,滑板失去控制,偏離了正常的軌道,就顛簸得更厲害了。還好馬上就到地面了,不然非摔跟頭不可。
然後看GG滑下來。哈哈,比我好不了多少嘛!同樣偏離了固定的軌道。不過,嗯嗯,那個最後的姿勢似乎比我優美一點點。
海芬問:“還要滑一次嗎?”哎呦,一次就夠了。三個人興致勃勃地抱著滑板擺拍了幾張照片。
離開鳴沙山,我們向著月牙泉進發。泉北的沙山一側有許多人,我們也爬了上去,一直到“禁止攀登”的牌子才止步。我以為是以此牌為界,再往上就不讓去了。就平行著往前,越來越靠近月牙泉的正面了。前面還有幾個游客,也在興致勃勃地拍照。可是沒過多久,就有景區的管理人員拿著擴音器對我們大叫,意思是這整座沙山都是禁止攀登的,目的是防止更多的沙在攀登過程中被踩落到泉邊去填埋泉水,讓大家想爬沙山的到南面的沙山去爬,月牙泉需要大家的愛護。汗啊~早知道是因為這樣,我也不會往前走啊。
月牙泉邊,除了樹木外,還有長廊和亭台樓閣。最有名的標志就是月泉閣了。天氣太熱,我們讓海芬母女在長廊裡享受涼風,自己到處走走。其實是不忍心她們跟著我們受罪,因為我們志在泉南的沙山!我想攀上去,從不同的角度俯瞰月牙泉。沙山腳下,矗立著一棵干枯的樹,像是柳樹,瘦硬的枝干刺向蒼穹,如同不屈的吶喊。往上,這次沒人開道,加上沙子吸收了熱量,變得越來越燙,我們爬得非常艱難。好容易到了半山腰,由於有亭台樓閣擋著,並不能看到月牙泉的全貌。可是實在太熱太燙,只好放棄了問頂的打算。這時候我才羨慕起那些租鞋套的人,看著有幾個一直爬到了山頂,只能是望洋興嘆,好歹人家腳踩著沙子不燙啊。
下到泉邊,卻只看到海芬一個人。原來她媽媽腸胃不適,已經回市區買藥了。把我們給愧疚的。我們從泉的西邊出來,繞著泉水走回東邊的出口。沙子,開始燙得難以忍受了。但只要在略有點樹木遮陰的地方,就變得涼快不燙腳。軟軟的沙子,如果穿上涼鞋,反倒比赤腳更難行走。還是咬咬牙,一直堅持到東邊的沙石地,馬上穿上了鞋子。
海芬熱情地帶著我們坐了一回沙地卡丁車,又生拉硬拽地帶著我們去坐沙地越野車。正好有個旅游團過來,越野車司機都載客出發了,我們等了一會兒,既忍受不了高溫的烘烤,也原本興趣一般,更覺得已經讓海芬她們欠了不少人情,就選擇離開了。
雷師傅去機場接人了,讓她的朋友來接我們。午飯海芬媽媽已經安排好了,在市區交警大隊對面的一家小飯館。連著吃了幾頓的面條,我已經不想再吃面條了,這一頓安排的可是香噴噴的大米飯!我可從來沒如此熱切地想要吃“飯”啊~飯館雖然門面不大,但是做的菜非常好吃,我們都大快朵頤。
海芬媽媽說,身體好多了,下午和海芬陪我們去莫高窟。我連連謝絕,這麼熱的天氣,上午又陪我們爬了那麼高的沙山導致身體不適,怎麼還好下午繼續陪呢?何況我們已經包了車,也不存在走丟或者道路不熟的問題啊。海芬媽媽說:“沒事兒,到了莫高窟我們就不進去了,在外面找個涼快的樹蔭底下看書睡覺。你們看,我連小說書都帶來了。你們難得來一趟,在裡面慢慢逛,多跟幾個導游多看幾個窟。”這怎麼行!我說,我們想著外面有你們在等著,就看不舒服啦,肯定急急地想出來。這麼熱的天,又累了一上午,你們還是回去休息吧。海芬媽媽說:“沒事兒!我們也好多年沒去過莫高窟了,正好這次有你們的包車,我們也過去玩玩。”汗~我們都不會說話也不善於堅持,再也找不出謝絕的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