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
乾陵,千古獨此女皇帝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則天的合葬陵,位於陝西省乾縣城北6公裡的梁山北峰上,是“唐十八陵”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陵園,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座兩個皇帝的合葬陵。乾陵至今未曾發掘,地面文物主要是司馬道兩側的石刻。
梁山山峰有三,北峰較高,海拔1047.3米,其勢卓立而不孤,乾陵寢宮就位於此處。南端司馬道兩側較低的山峰東西對峙,挺拔峻秀,為陵之天然門戶;兩峰頂各有一座烽火台,加上長長的司馬道,如同一對乳房頂著一雙乳頭夾著一道乳溝,這兩峰因此得名“乳峰”,當地老百姓則稱為“奶頭山”。遙望乾陵,便如同是以梁山為首的一尊睡美人躺在蒼茫大地上。女皇武則天,以這樣的一種方式,依然向天下宣告著她的至尊地位。乾陵附近還有17座陪葬墓,包括永泰公主墓、章懷太子墓、懿德太子墓等。
一走上寬闊的司馬道,心頭油然而生了肅穆與崇敬。躺在司馬道盡頭山陵裡的女皇帝,正安詳地注視著每一個前來參拜的人吧?兩側,先是一對樸素無華的華表,然後是翼馬、鴕鳥,仗馬與牽馬的石人,高大的翁仲,千年的戰火風霜,有的頭已經不知去向,可是千年的戰火風霜,他們依舊或牽馬,或執劍,一直恭敬地守護著以山為陵的這兩位大唐王朝的皇帝夫妻。
再往前,道西是為唐高宗李治立的述聖紀碑,重約89.6噸,碑文由武則天親自撰寫,洋洋灑灑,均是歌功頌德的溢美之詞。據導游說此碑因為形成七節,又稱“七節碑”,所謂日、月、金、木、水、火、土之七曜。而與之相對的道東,則是大名鼎鼎的無字碑!
無字碑通高8.03米,重約98.8噸,刻有盤旋上下的龍紋,為碑中之巨制,高和寬都比述聖紀碑高出一籌。很多人都說,無字碑是因為武則天認為自己的功業已不足以用文字來形容。然而我更傾向於另一種說法:她有意未著一字,任由後人去評價自己的功過是非。這種氣度,已足顯盛唐風範。而作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統治期間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這樣的功績就已經無需用文字來形容,盡可折殺愧殺無數須眉昏君!
然後,是分立兩側的六十一蕃臣像,東側29尊,西側32尊。他們與真人身高相仿,裝束卻各不相同,有袍服束腰的,有披發左衽的,有翻領緊袖的,但全部雙足並立,兩手前拱,整齊恭敬地排列於陵前。都是當時與大唐有邦交的各國的首領,為唐朝的兩位皇帝守陵。只是,早在四百多年前的明末清初,這61位賓王的頭就已經不知去向了。有傳說是因為大地震,有傳說是因為各國首領的後人不忿於先輩為中國的一個女人守陵而故意毀壞。然而不管怎樣,他們的身子,依然畢恭畢敬地肅立著,哪怕殘破不堪,依然為著這個中國女人守陵,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遙望高高的梁山北峰上,白色條石下的墓道口;近仰無言卻又傲然的無字碑。從來沒有想到,我會和這個叱吒風雲的女皇帝隔得這麼近,又似乎依然離得遙不可及。也許她沒有想到,千年之後,自己的陵墓會成為游人如織的旅游勝地,尋常百姓都可以攀爬上陵寢所在的梁山北峰頂,與她一起傲視天下。可是哪怕將女皇的陵寢踏於腳下,下得山來依舊泯然眾人。女皇的功績,是千古獨此的傲然,是笑看所有男人誠惶誠恐匍匐腳下的唯我獨尊!
而今無字碑上的字,都是宋、金以後的文人學士的題詩刻文。任他再大的學問,在無字碑上的揮灑便都成了狗尾續貂,畫蛇添足。更可笑的是那個在陵前題寫了“唐高宗乾陵”的陝西巡府畢沅,還是賜進士及第兵部侍郎兼副部御史的身份,飽讀詩書卻讀不寬心胸,如此刻意地隱去“武則天”三字,也是因為男尊女卑的觀念無法容忍女子稱帝的現實。自己達不到甚至想都不敢想的高度,卻被一個女子踏足,忍無可忍,卻只能用這種掩耳盜鈴的方式,酸溜溜不服氣地妄圖掩蓋一些。女皇,正躺在他畢恭畢敬面對的唐高宗身邊,不屑地微笑吧?歷史,如何會因為這麼一塊片面之詞的碑文而把曾經發生的一切泯滅?在程朱理學的改造下,在明清的高壓統治下,後世的封建小男人,早已完全拋棄了漢唐時期尊重女性的思想,只會用奴役和壓迫女性來抬高自己的地位;是女性的悲哀,更是他們自身的悲哀!
“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曾經寫下如此詩句的武媚娘,心底必然如同天下所有的女人,有著溫軟和柔情。也許,後宮前朝權勢爭鬥如刀,一刀刀可以讓最柔軟的心都堅硬結痂,再入不了刀槍。當一切塵埃落定,身為女人的則天皇帝,依然還唐於李,依然歸葬高宗身旁。
於是乾陵,絕無僅有地埋葬了中國歷史上的兩位皇帝,一對夫妻。
啰嗦篇
“江南的秀才山西的將,陝西的黃土埋皇上。”西安陵墓極多,有漢武帝的茂陵、唐太宗的昭陵、唐高宗和武則天合葬的乾陵等等。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啊!我豈能錯過!今天我們去的是乾陵。網友都說,開往乾陵、法門寺的游3路一天只有一班,早上8點發車,最好在7點半前道,否則很容易沒位子。所以我們起了個大早,趕到廣場上了車,時間還早,車裡那麼多人吃肉包當早飯,氣味實在難聞,就下車透透氣。旁邊開往華山的游1路車還沒到,游客排起長隊等候。有大媽來兜售華山地圖,買了一張好好研究先。一邊維持秩序的游1路調度員卻不樂意了,怪我們擋了他的牌子,讓我走開;天曉得!這牌子足有一人高,大大的兩個字“游1”豎在隊伍前,我們站在廣場上離它不近的地方啊!這也擋得住?於是走到自己要乘的游3旁邊,哪知道游3的售票員也不樂意了,嫌我們擋著車門,趕我們上車。無語啊,上車吧。
游3路是開往法門寺的,經停永泰公主墓和乾陵,如同旅游團一樣,到了永泰公主墓,留40分鐘下去參觀,然後上車再送到乾陵,留1個多小時下車參觀,再去法門寺。最後從法門寺返回西安時就不再在乾陵停靠了。原本我倒對法門寺有點興趣,因為法門寺的地宮藏有世界上唯一的釋迦牟尼指骨舍利,哪怕看不到真骨,看看唐朝的影骨也好啊。但看網友說,始建於東漢的法門寺在歷史上基本被破壞殆盡,現存最早的建築也是上世紀三十年代的。人家近年大興土木了一把,在老法門寺外建了一批新的建築和佛像,現代風格明顯,老法門寺只占現在景區的1/20!還請過王菲來唱了什麼《大悲咒》,門票從原來的28變為現在的120!
無語!一聽到新造了那麼多“假古董”我就沒勁,加上昨天游5路的售票員小伙說近期有法門寺的什麼法會,聯想到昨天在驪山的遭遇,打死我也不去法門寺了!更何況,如果要去法門寺,就只能在乾陵走馬看花。相對於什麼佛祖的舍利(老實說擺個仿品我也看不出來真假),女皇武則天的陵墓更讓我激動向往——用GG的話來說就是女權主義者。所以我們只游永泰公主墓和乾陵,不去法門寺了。
車程大概是一個多小時,到了乾陵陪葬墓之一的永泰公主墓。因為乾陵尚未發掘,所以就把乾陵博物館設在了這裡。下車前售票員說,這裡主要是看一個乾陵博物館。可惜啊,我們都沒放在心上!
一下車,正對著我們的就是“乾陵地宮”幾個大字,旁邊就是售票處,標了價格,地宮和乾陵博物館還是分開售票的,也可以買套票。我們抱著不漏掉一處景點的原則,加上以為地宮才是永泰公主墓,就買了套票。
先進的地宮,馬上就有一位穿制服的導游說可以為我們講解,每人5元。如果不講的話看什麼都不知道。我們和旁邊的游客都覺得有理,就每人給了5塊錢。哪知道快走到最裡面時,她悄悄給了GG10塊錢,讓他幫忙交給守在那裡桌邊的一個工作人員。奇怪!這裡面肯定有問題!
這倒罷了。原來所謂的乾陵地宮,是因為乾陵還沒發掘,根據考古隊員們用紅外線對乾陵進行探測後的情況仿建起來的一個“假古董”!墓道兩側的墓龕裡塑著武則天生平的故事,最後的墓室裡是唐高宗和則天皇帝並肩躺著的塑像。就這樣講解結束,不到10分鐘!
我暈!上當受騙!!
再轉入乾陵博物館,原來這裡才是永泰公主墓。墓不大,很清幽。永泰公主李仙蕙是唐中宗李顯的第七個女兒,也是武則天的親孫女,死時年僅十七歲。因為在家中與駙馬武延基私下議論武則天都六十多歲了還蓄養男寵,被人告發,夫婦二人於大足元年(公元701年)被武則天杖殺,草草埋於洛陽。直到唐中宗即位後才遷到長安大葬。
永泰公主墓現在地面上存有邊長55米、高11米的方形陵台,四周有垣牆。走進斜著往下的墓道,主要有5個過洞,6個天井,4對小龕,前後甬道和前後墓室,全長87.5米。墓道東西壁繪有青龍、白虎、闕樓、儀仗,墓室頂繪天像,四壁繪人物。其中有一個捧卮仕女,聽導游說被一個日本學者稱為最美的唐朝仕女:身體呈S形,豐潤而又婀娜,捧著酒杯,眼神裡流露出常居深宮的幽怨。墓早在唐朝就被盜過,在幽長的墓道上方還留了一個盜墓賊的殘骸,聽導游說,應該是他的同伙想獨吞已經運上去的財寶,就把這個在最下面的人給做掉了,留了屍骸在墓裡。
外面的天氣是陰天,微微有點太陽。可是一走進墓道口,就覺得陰森森的。越往裡走越慌,幸虧游客不少,我們還蹭到了兩個旅游團。站在放著精致石棺的墓室裡,雖然人多,也覺得陰森。有個小伙聽到導游說永泰公主17歲就死了,大叫“好可惜啊~”引來許多笑聲。我和GG則沉默著,要說話也是輕輕的,不管怎麼樣,我們是來驚擾前人了。導游讓大家著重看了前墓室的墓志銘,墓志銘上寫的公主死因是“朱胎毀月”,也就是說她是難產死的。這和史書記載不符,據說是因為墓志銘往往要為尊者諱,所以才這麼寫。只是在末尾留了幾句類似於由後人評說的話,揭示了它“沒說實話”的真相。
從墓裡出來,又看了一圈博物館,陳列的是包括章懷太子、懿德太子等幾個已發掘的陪葬墓中出土的文物,唐三彩、鎮墓獸等。時間差不多了,連廁所都沒來得及上就匆匆上車了。出門時看到旁邊有個不起眼的售票處,只出售乾陵博物館的門票,火大!故意弄得這麼不起眼,早看到就不會去花冤枉錢買套票了!
上車再開了10分鐘左右,就到了乾陵東入口了。一般旅游團、公交線路都讓游客從這裡進去。離入口有段距離的地方大大的W.C兩個字,但是我怕又像兵馬俑那樣,外面的要收費,就問了檢票員裡面有沒有廁所,回答說有的,就直接檢票進去了。
一進去就是司馬道的中間,靠近無字碑了。我們時間充裕,也想慢慢感受一下大唐女皇的氣像,就先順著山勢一直走下來,走到南入口處,從一對華表開始,慢慢重新往上走。鴕鳥是那時候從西域傳入的,武則天喜歡,也拿來守陵。一直走回東入口處,再往上問了賣東西的大爺,才知道整個景區沒水,旁邊有流動衛生間,但是沒水洗手!汗~
走到述聖紀碑附近,GG又開始罷工了,要吃東西。我們就在旁邊找了個僻靜處坐下,拿出昨晚超市買的燒雞。好冷啊~再往西山谷間就是梁山當地的農民住宅了。在景區裡看到不少本地農民,很多都是十一二歲的小孩兒,賣手工刺繡布老虎的,當導游的。我們從梁山北峰頂下來時,沿途擺了一溜的攤子,都是些大媽阿姨在,一邊手裡還做著活兒。看網友說這裡的布老虎比西安回民街的便宜,品種還多,我就買了好幾個回來送人。
經過六十一蕃臣像再往上,就是一對雄偉的石獅子。導游說唐以前守陵的一般是老虎,因為唐朝獅子剛傳入中國,武則天又喜歡新事物,所以獅子守陵自乾陵始。那時候的獅子還不像後世的分公母,一樣的形制,威武得很。
再往前就是畢沅的那塊碑了。原碑早就被毀,現存的是乾隆年間重立的。在這塊碑的前方偏西,是郭沫若題的“乾陵 唐高宗與則天皇帝合葬之墓”的石碑。 據說歷代都對乾陵內的寶物志在必得,唐末黃巢曾率領10萬大軍來此盜墓,五代耀州刺史溫韜發動軍民對乾陵下毒手,民國初年孫連仲帶領軍民在此地挖了幾個月,但因為乾陵墓道全部用石條填砌,共39層,每層間都有鐵栓固定,並用白鐵水灌注,故而堅固無比,歷代盜墓的都是“同一個心願,同一個結果”。郭沫若當初建議開墓,被周恩來駁回。在現有的技術條件下,我也希望這些沉睡地下的寶物,能靜靜地得到安寧。
過了畢沅的石碑,游客就稀少起來。旅游團或者要去法門寺的都的往回走了,我們時間充裕,就沿著越來越陡的山道往上走,到後來索性沒有路了,只能嶙峋的山石間迂回。據說盜洞就在這山上,為了避免墓葬被盜,在上世紀60年代用許多石塊封死了。
太陽漸漸出來了,只是能見度不高,登高遠望,霧蒙蒙的。我們找了兩塊相對平坦些的山石坐下歇腳,我笑著對GG說,不知道我們腳下的兩位皇帝會不會聊天,武則天就說:“老頭兒,你看今天又有這麼多人爬我們頭頂上了。”李治就說:“來看我們的人多好啊。這麼多年你還沒習慣嗎?”哈~旁邊一個十一二歲的小男孩兒在為幾個游客當導游,說得有模有樣,也是趁著暑假來賺點錢補貼一下。山北也有崎嶇難走的小道通上來,聽小導游說這條路只有本地人走,沿途也裝著攝像頭。
下山後快兩點半了,網友說1個半小時玩足矣的乾陵,我倆玩了3個半小時。不是趕路,是慢慢的在風景裡徜徉。從東邊的入口出去,那兒比較繁華,估計車比較多。可是找了好一會兒,除了旅行社的大巴車再沒有看到其他私家車或者游3了,倒是有好多當地的農婦拿了一籃一籃的大紅桃子在賣。旁邊就是進門時我擔心要收費的W.C,免費的,還有水洗手。等GG上洗手間的時候,聽農婦向著幾個游客喊價,從2塊錢5個降到了2塊錢10個!GG出來,看到了桃子也想吃,人家說:“論斤賣的,如果論個賣,就1塊錢。”他說:“1塊錢1個?好!買2個!”我忙叫住他,說:人家剛才都說2塊錢5個,還有2塊錢10個的呢!他居然還幫著賣的說話:“這麼大的桃子2塊錢10個?怎麼可能!”農婦們也幫腔說:“我們那是和人家開玩笑,哪有這麼便宜的?”好吧,當我財迷心竅好了。
桃子好看不好吃。後來GG去旁邊找車,回來時對我說:“果然是2塊錢5個,那邊也在叫賣。”我讓你胳膊肘往外拐!虧了吧,哼!
再往南走,是一個很大的公交站牌,寫著游3路。看攻略也說這裡能坐到游3路的,但是似乎比較難等車,何況如果在法門寺坐滿了,他們也不會來這裡面接客了。GG讓我原地等著,他四處查看車情。過了一會兒,坐了輛小面包過來,裡面還有另外三四個人。我上了車,原來是去乾縣的。到了乾縣,感覺實在太“破爛”了,好歹離西安也不遠,怎麼就感覺落後了不止二十年?汽車站沒有售票處,只有一個停車處,停的倒是看上去還正規的縣際班車,我們問哪裡有開西安走高速的車,居然說都是走國道的!好吧,上車。
這一路顛的啊,迷糊睡了一覺,醒來時快到鹹陽了。然後一路醒著,大概花了2個多小時的車程,快到西安汽車西站時,天降大雨!下車後正是滂沱不止的時候,我們倆就帶了一把傘,在出站口等了好一會兒才前行,過天橋時雨就小很多了。找了輛開火車站的公交車,到賓館取行李時進旺已經等我們很久了。這邊的地居然都沒濕!貌似沒下雨~
進旺家住在城南西工大附近,離小雁塔不遠。這裡的地倒也是濕的,應該也下過雨。他們把小孩托到了外婆家,把有空調的房間讓出來給我們睡,實在太太不好意思了。晚飯在家裡吃,GG免不了把酒暢談。他們明天都有事,讓我們睡到自然醒,早飯做好在廚房,起來自己吃。晚上比較涼快,不用開空調。進旺和嫂子一早就撥打訂票熱線,終於幫我們買到了兩張4號直達杭州的臥鋪,雖然不在一起,但至少是一個車廂的,上車自己換票吧。感激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