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石窟位於洛陽市城南6公裡處的伊闕峽谷間。這裡青山綠水、萬像生輝,伊河兩岸東西山崖壁上的窟龕星羅棋布、密如蜂房。2000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龍門石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龍門石窟開鑿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之際(公元493年),之後歷經東魏、西魏、北齊、隋、唐、五代的營造,從而形成了南北長達1公裡、具有2300余座窟龕、10萬余尊造像、2800余塊碑刻題記的石窟遺存。
龍門東山掩映在蒼松翠柏之中的香山寺,是武周時代封建王朝為安置印度高僧地婆訶羅的遺身而建立的一座佛教寺院。在此後的一百多年中,香山寺法音綿歷、香火熾盛,以致中唐時代享譽中外的文化名人白居易,竟以居士情結與如滿和尚等人結為“香山九老”,酬唱於該寺的堂上林下、晨煙夕藹。會昌六年(公元846年)八月,白居易卒於洛陽履道裡故居,白居易的親屬,根據他生前的遺囑,將他葬於龍門香山寺下。今日的白園(白居易墓園),是各界來賓體驗大詩人晚年生活的理想之地。
龍門一年四季都適合旅游,不同的季節有不同的風景。
洛陽火車站坐公交車81路直達龍門景區。參觀路線:西山石窟---東山石窟---香山寺---白園
西山石窟:北門---禹王池---潛溪寺---賓陽三洞---摩崖三佛龕---萬佛洞---蓮花洞---奉先寺---古陽洞---藥方洞--南門
東山石窟:南門---擂鼓台三洞---文物廊---千手千眼觀音像龕---西方淨土變龕---看經寺---二蓮花洞---四雁洞---北門
香山寺: 南步游道---蓮花池---鐘樓、鼓樓---天王殿---羅漢殿---石樓---九老堂---觀景台---大雄寶殿---乾隆御碑亭---蔣宋別墅---撞鐘(鐘、鼓樓觀景台留影)---從後門經東山賓館進入白園
白園: 南大門進---南詩廊---琵琶峰---北詩廊---道詩書屋---樂天堂---青谷---正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