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雲南之行是一個偶然。新認識了一個朋友波哥,打麻將的時候說起來我還沒去過雲南,我聽說他一年中總有好幾次回昆明看小孩,就開玩笑讓他下次回去的時候帶上我。沒想到他當了真,要去雲南這個11月的季節還真不錯,當然56月山花爛漫的時候會更好啦,可冬天的雲南也是天高氣爽,錯過了這個月還就得等到明年5月啦。聽說波哥以前跑遍了大半個中國,光峨眉山就在不同的季節上去了5次,我這一下就動了心,這一號召,還就來了幾個臭味相投的無聊之人:海哥和雕哥,加上我炮哥,於是就立馬組織了一個鏘鏘四人的雲南18日自駕車游出發之前,當然做了很多准備,路線啊,衣服啊,食品啊,我還到磨坊上查了一晚上同好們的游記,波哥則花了2天時間把他那個豐田海獅面包車好好檢修了一遍,到雲南這一路就是上山下山,安全問題最重要。不過他對我做的准備工作不屑一顧,臨出發他才告訴我唯一擔心的就是有人半路做了甫志高,有事去不了。
按照他以前跑長途的習慣,我們在凌晨4點離開深圳,取車越走越亮之意。當然他還勾引我們一把,說到了雲南要帶我們到少數民族的村寨住上幾天,一定要讓我們做上幾天民族的臨時女婿,說的我們心裡很有點壯士上疆場的感覺.
這第一天,我們三人上車就開睡,剛出了同樂關就遇上對面車道一個小車失控,尖利的剎車聲把我們嚇了一跳,然後就是撞上路邊的聲音。這以後我們倒是一路順風,兄弟們9點多一覺醒來時發現已經到了廣西的梧州。一離開廣東,這路就要差一點,不過收費的地方也少啦,這中午12點我們就到了貴港,找了個路邊店吃中飯,這味道可不怎麼樣,我想也許貴港最有名的是糖,菜就不很重要了吧。下午穿過南寧,晚上到平果吃的河鮮,也不咋的,住在平果賓館。這天連續跑了1000公裡,又是長途跑車的第一天,有點累.
第二天早上6點就被波哥叫起,跑到百色開吃我們的第一個早餐,當然是最具廣西特色的米粉啦。然後過田林,到了南盤江邊,這裡正在建一個大的水電站。我一眼看到路邊有個新鮮羊肉店,感覺不錯,就地吃中飯。沒想到,離開廣西進貴州的告別飯還是很不錯,老板是布依族的,我不免對自己的一雙慧眼沾沾自喜。吃完飯就過南盤江,我們算是到了貴州的地界。這一下路也更難走啦,又是修路,又是不斷的上山下山,後來都好像是在山頂上開,因為至少有一邊總是萬丈深淵。這才是上雲貴高原的路啊,有點雲端漫步的味道!
下午到興義,就地去了當地的馬林河峽谷,谷內水倒不算多,不過兩邊山嶺陡峭,峽谷幽深,還有條條瀑布點綴其間,有點高原特色。花上三兩個小時,值得一睹芳容。
晚上沒有喝成興義有名的貴州醇,一路狂奔到了羅平,住在羅平財政局的賓館,算是正式到了雲南。這羅平漫山遍野都種的是油菜,每年還搞油菜花節,估計春暖花開季節到這裡,一定比較燦爛.
第三天起的比較晚,原因是在賓館看到魯布革水電站和魯布革小三峽的宣傳材料,我們臨時決定多留一天。一路都是翻山越嶺,總算繞到魯布革水電站,這是中國第一個由外方承建的大型水電站,電站主副廠房都在山底下,有十幾層吧,水也通過隧道引入,還有專人導游,當然要買門票的啊。不過光看看湍急的水流衝擊水輪機葉片那個味道,對我們不是搞強電的人,還是有點意思。出了水電站,到小三峽又繞了一大圈,其實他們間的直線距離很短,小三峽和千島湖差不多,目的就是為水電站蓄水,兩邊陡峭的山嶺就是天然的大壩,不過來的時機不對,一上快艇飛起來,把我們凍得夠嗆。這羅平,還就是屬於春天,你想想,在那時節,山外面有一望無際的油菜花,山裡面還有這麼一泓碧水,說起來,都有點海子那個詩裡“面向大海,春暖花開”的意境啊
出了魯布革,波哥就在嚷嚷還有一個多依河不可不去,3年前就有朋友在向他推介,一直沒有機會來。這可是當地布依族人的母親河!看看都快3點,當天到昆明估計有點難啦,我們就在河口找個布依人的飯館,先定了晚飯,又要了幾個烤土豆填肚子,就進了多依河。看起來,這條河都不算很寬,也就10米不到點,依山腳蜿蜒流淌,一路形成很多個板台瀑布,就是高差大概只有20個釐米。看來還規劃得很嚴格,一路分成三段,第一段是坐竹筏,第二段是坐三輪車,第三段是騎假馬(騾子啦)或者坐轎子,用的都是當地村寨的布依人,段之間還不能越界經營,當然你要一路步行他們也沒辦法。但引起我們興趣的倒是河邊洗頭的一個布依少女,個子不高,十七八歲,長相在一群布依女孩裡可是很奪目的哦,騎馬的時候波哥鬼頭鬼腦的讓我們先上,到後邊才發現他是專門在等這女孩回家牽馬來拉他呢,真是人心不古。不過回頭的三輪車上,我和年輕的車夫說起那個女孩,沒想到一說長的漂亮的那個他馬上就知道是哪個,看來美麗的女人總是吸引著所有男同胞眼球。吃飯的時候,波哥又神秘的告訴我們他要來了那女孩家裡的電話,結果受到了我們無情的嘲笑:俗!
第四天
按照波哥的原則,盡量不走同一條路,不住同一個地方。我們是在師宗起床吃的早餐。然後一路奔向昆明,我的建議是石林就不必去啦,因為那裡除了很多堆石頭,最美麗的風景其實是阿詩瑪的傳說,波哥雖然當年去過10多次而我從來還沒去過,可他考慮海哥和雕哥也是初到雲南,說50元門票還是該進去,石林還是很值得一看的,不過沒想到現在票價又變成了80,波哥一看也就不再堅持原則,我們在門口晃了一圈,就繞過昆明直奔撫仙湖。
中午在路邊找了個飯店,最大的發現是雲南吃的不光便宜,味道也比貴州廣西好得多。撫仙湖屬於玉溪,離昆明大概六七十公裡,該是中國最大的高原淡水湖泊,深不見底,據說對面就是海軍做潛艇研究的基地,難得的是沒有受到一點污染,這冬日的高原藍天驕陽下那麼大一個碧藍的海子,真讓人胸襟一暢,美中不足的就是沿湖的大多數山上看不到什麼像樣的樹,好似紅花少了綠葉!
第五天
自從昆明搞了世博會,賓館大增,房價居下不高,一般的標准間也就是100元吧.今天算是休整日,買了一些必需品,不過沒有人提出來要去世博會,看來昆明的這個投資有點虧.中午我們去品味了正宗的雲南過橋米線和民族歌舞。波哥的媽媽是當地比較有資歷的藏傳佛教居士,下午我們先到她所在的精舍看望她老人家,當然也不免俗,轉了經,拜了佛,然後就去郊區的西山公園,一路蒼松翠柏。在山上不單看了龍門懸崖石刻,更可眺望山下八百裡滇池風光,不過看到的是滇池上有大片的水葫蘆,下了山到滇池邊,更不得了,那水是濃濃的綠色,是水質富營養化後藍藻的顏色,看來這麼多年治理下來,滇池的水沒有好多少啊。沿著滇池邊下去,就到了有名的海埂訓練基地,到裡面發現其實很普通,想想中國足球的表現,心中很是無聊。
第六天
在我眼裡,我們去瀘沽湖走的是一條與眾不同的路。我們沒有像很多同志那樣走麗江,而是從元謀經攀枝花。寧蒗去。這一路車不多,沿途能看到元謀很有特點的土壘,還有險峻的金沙江河谷。沒想到過了攀枝花後就遇到了問題:修路。走走停停,到攀枝花是下午4點,可到永勝就已經是晚上12點啦.人累得夠嗆,只好就地宿營。
第七天
一大早我們就開始趕路,沿途主要是彝族的聚居地。一路上藍天高山白雲,這感覺與以往就是不同,當然喉嚨也特別的干燥啦。中午時分,我們終於進入瀘沽湖,到了落水村。在路邊,遇到2個看上去像摩梭的本地女孩,波哥立馬在駛過10多米以後又把她們叫了回來,假裝讓她們找旅館,乘機約她們晚上一起玩,還說好9點鐘不見不散呢,看上去他是想真的在這裡走一次婚啊!
在我的堅持下,我們沒有先在落水村訂房,看了一下就繼續往裡面去裡格半島。在裡格村口第一家平措家坐下來吃的中飯,瀘沽湖的這一邊明顯要干淨,安靜,水是一樣的清澈見底。老板是藏族男子,和瀘沽湖的摩梭女子結了婚吧,看起來很是高大英俊的,後來知道摩梭的女人不全是走婚,有不少也是結婚的,很多還希望嫁給漢人和藏人,我想大概是藏人的英俊和漢人的聰明吸引了她們吧?
酒足飯飽,我們叫了個豬槽船,免得徒步,到裡格半島上看了看,大概是季節不對,上面都沒什麼人,隨意看了看就又坐船回裡格村。不過對晚上的去向,多數人要求去落水村,那邊熱鬧啊,我覺的是有些人總在想著晚上和摩梭女郎的浪漫約會.不過如果真的能走婚,我其實也希望自己能成為今夜的新郎!到中國最後一個母系社會走一次婚,俺們正常的男人都會想的哦
回到落水,住的是女兒國風情園,然後就在湖邊東晃一下,西轉一會,看看這時的瀘沽湖,其實是那麼樸素,別的地方是因為風景聞名,看來這雲南就是不一樣,石林的阿詩瑪,瀘沽湖的摩梭人,可都是故事比風景的影響還大!
好不容易熬到6點吃晚飯,說實話,這個青稞酒和蘇裡瑪酒度數不低,可又酸不拉幾,實在難喝,還是酥油茶,比較對我的胃口呢。7點過一點,我們就去摩梭博物館等著篝火晚會開場啦,聽我們旅店老板的女兒說,村裡一般要求是每家每戶都要去一個年輕人.看上去游客不少,篝火點起來了,一個摩梭男子在篝火邊吹起了竹笛,幾十個摩梭男女青年開始轉著圈跳起了她們的舞。一條白色的長裙讓摩梭女人顯得高挑白皙(其實大多數都長得不算白啊),一身緊身的民族服裝讓男人變得精悍,夜色中舞到酣處,當游人們情不自禁紛紛加入,我們悄悄的離開,去尋找自己的摩梭女郎.
到上班的地方叫上了她們,我們一起去卡拉OK唱歌,在跳舞的時候我終於有機會扣了扣舞伴的手心,我激動的發現她也悄悄的扣了扣我的手心.你一定想知道我的婚走成了沒有,這可不能告訴你,是我們兩個人的秘密.能告訴你的是我們的旅店老板也有2個女兒,如果你有心,你去瀘沽湖一定要大膽的試一試!
第八天
早早起來,看一看晨霧中的瀘沽湖,有豬槽船早早的在湖中捕魚。就這樣我們匆匆的離開了瀘沽湖,我不知道我昨夜的摩梭女郎現在在干什麼
路上有了個好消息,在寧蒗和麗江之間新修了一條路,這樣我們3點多就來到了麗江.麗江的古城格局就是與眾不同,雪山上來的水一道道穿過古城,流水潺潺,人聲鼎沸,地震後的重建雖然盡量采用了舊木料,規劃的也整齊劃一,不過滿大街的商鋪可讓人一點也感覺不出古的味道.我們瞎轉一氣,把自己安頓在茶馬客棧,這兒的家庭旅館規模都不大,可都比較干淨舒適便宜。趁著時間還早,我們到古城邊的黑龍潭公園游蕩,正好是夕陽西下的時候,公園裡的幽深的潭水,樸拙的老樹,白色的拱橋通到潭中間的深色樓閣,配上遠處藍天白雲下銀灰相間的玉龍雪山,可算是拍照的好去處.如果你想拍下古城的全景,你可得登上公園裡那座300多米高的山去,不過我看上山的人不多.
晚上古城的人更多,本來我還想慕名買一點納西族的東巴風格的木雕和銀飾,可一圈轉下來發現店主大多不是本地人,以福建和廣東人為多,價格上落的空間非常大,最後我甚至懷疑銀器中有多少是真銀,大家都明白結果就是空手而歸啦.
第八天
早早起床,准備上玉龍雪山。在停車場,一個自稱是車場保安的人來拉生意,談到每個人20元就可以把我們帶進50元的玉龍大門.這樣的好事我們當然不好意思錯過。結果我們跟著向導在大路邊的草甸子上繞了很多個圈,至少多花了一個鐘頭,門票省了3/5,說不清是不是值得。
在雪山腳下,上犛牛坪的索道要排隊,好家伙,一等就是一個多小時,上去後一路前行,原木搭成的棧道兩邊都是森森的古木參天蔽日,與我們前面一路下來雲南見到的都是近年新種的樹林完全不同啦。在高原,日照雖然充足,不過晝夜溫差很大,一棵樹想長大可比內地要難得多.我以為這一路是到山頂去,沒想到終點是山腰上一片林中的大草甸子,有個幾百畝那麼大吧.隔著一片樹林,你可以看到正午的太陽下玉龍雪山白雪覆蓋的山頂閃爍著銀光,可感覺又是那麼遙遠,高不可攀.
離開犛牛坪,來到上甘海子看冰川的索道口,我們才發現今天的損失有多大:因為風速太大,為了游客安全索道停運啦,上去的人都下不來,下面的人就更不用想上去啦.等了一頓飯的功夫,看看沒什麼指望,只好"輕輕的我們去啦,正如我們輕輕的來".
時間還早,一路上東張西望,想找個可以去的地方消磨一下這計劃外的時間,波哥跟著一輛旅游車走上岔路,倒是看到一個玉水寨,門口就是一片梯級瀑布,襯著宏偉的白色寨門,裡面立了很多深色的東巴文化木柱,我們都沒什麼興趣,干脆在寨子外面草場上跑了一通馬,看看時間差不多,就打道回麗江.
第九天
東方一片魚肚白,照著我們走上去香格裡拉的路。左邊是陡峭的山坡,右邊是深峻的河谷,虎跳峽鎮前後的的幾十公裡路都在修,可能塌方過吧,路面也在拓寬,好在離中甸越近,路就越好。在路邊,藏族的特點越來越明顯,木樓,犛牛,一排排的青稞架,冬季的耕地上除了黃土什麼也看不到。草甸子上一叢一叢的灌木星羅棋布,可惜不是她們開花的季節.
中午時分到了中甸,駐扎在市區邊上的達瓦藏家風情園,房子還比較新, 一個大院子,藏族風格突出.在中甸市區找了個飯店吃完午飯,就直接去了松贊林寺。松贊林寺是雲南最大的藏傳佛教寺院, 雄居在一個大山包頂上,山腳是大片的藏族民居,中間是陡峭的上百級台階,階梯兩邊大錯落著當年的權力階層的院落。只有午後的太陽和萬裡無雲的藍天在她的上方不可超越。
出寺過了馬路,就是工藝品市場,幾十家店主要是賣工藝品,特別是刀具。不過轉了一圈,覺得做工都不怎麼樣,我想大概沒有藏民會用這些不成器的藏刀,那我也就算啦。
隨後就開車直奔群山環抱中的高原明珠---碧塔海.一路是生長了不知多少年的高原灌木叢和樹林,海拔不斷的升高,一直到差不多3800米.雕哥身高馬大,已經出現高原反應的症狀:頭痛,想嘔吐.在山頂停好車,沿著穿過森林的棧道,半個多小時就到了湖邊。沒有什麼游客,夕陽下的碧塔海半夢半醒,只有古樹,老藤,草灘,山峰與她為伴,寂寞讓她如此美麗.
回到中甸市區,都是晚上8點多啦。不過在大街上我有意外的發現,相隔50米居然有2家卡卓刀的專賣店。進去一看,還真是好刀,做工精致,能砍鐵釘,刀鞘用白銅或白銀包裹,刀柄是白銅絲纏成或是牛角加白銀包皮,算是我看到過的最好的藏刀,雖然都是幾百元一把的不二價,我還是毫不猶豫大小各來了一把.在一個小飯館吃晚飯時,我看到牆上掛了不少風干的犛牛肉,還有吸引人的長杆狀物,不用說那就是犛牛鞭啦,我想這裡又不是旅游商店,估計是真的牛鞭,砍了半天,最後100元挑了7條,准備回到深圳見到哪個不好色的朋友我就送他一條,也算是從根上關心一下女同胞吧?
第十天
德欽冬季封山啦,梅裡雪山,明永冰川都在我們心中變得越來越遠。波哥說其實那裡才是真正的香格裡拉,不過按我的理解,他經常是把我們沒去過的地方說得天花亂墜,去完了他又會第一個說其實不怎麼樣啊.好地方總不應該一次就去完,要這樣我們以後怎麼能繼續來支援雲南的經濟呢?
回頭的路比預想的要好,一路翻山越嶺,都是新修的柏油路,中午到了白水台.這看上去和四川的黃龍異曲同工,當然規模小了不少.大概都是水分中鈣含量比較高,沉積風化了不知道多少年,才造出這麼奇特的白色台地。
雕哥的高山反應隨著海拔的下降自然消失,為了彌補昨天沒吃晚飯的損失,他居然在白水台要求吃100多元一斤的江魚,簡直腐敗透頂!
離開白水台,車子隨著山勢起起伏伏,就來到金沙江邊。剛剛看著眼前是一片山中平原,走近了倒吸一口冷氣,一條不大的河波浪寬,風吹你人有點要往下掉,說有一百米深你可能不相信,要不這麼險毛主席也不會說"金沙水拍雲崖暖".你想想,水波都能把這河邊的石頭拍熱啦,這水有多急?
這回左邊是金沙江,右邊是崇山峻嶺,路都在修,車一路爬行,很快江對面也成了山嶺,差不多下午4點鐘,終於到了虎跳峽.在上虎跳停好車,俯視山腳是窄窄的一道激流,兩邊是陡峭的山崖, 我們的公路在這邊的山腰,能看到對岸山頂上白皚皚的積雪.徒步沿石階下到谷底,正是激流奔騰,水面其實也就10米寬,不過人還真沒法過去,虎跳峽,沒有橋,還真只有老虎能這麼跳了過去! 波哥說,當年漂流長江的勇士和他們的橡皮船就是在過這虎跳峽的時候失蹤的!
不過你別說,這虎跳峽的村姑賣的西紅柿味道特別好!這十天只有買西紅柿這件事得到波哥的表揚,一路他每吃一個我都有點受寵若驚!
十一天
我們運氣不錯,從深圳出來這一路都是晴空萬裡,不過今早上離開麗江的時候天還挺好,到了大理卻開始下起了細雨.在雨中,我們來到大理有名的三塔寺。遠處看,三支白塔在雨霧中俏立其中,走近了把我們嚇一跳,就這兒門票一個人是50多個元啊! 來了只能進,進去了還真是沒有什麼,不過雕哥和海哥倒是都在裡面留下了紀念物,也算不虛到此一游啊,海哥一身輕松出來之後,口中念了一句偈語:千裡送泡屎,禮輕情義重.
出了寺來,我們就決定化悲痛為力量,先好好犒勞自己的肚子.大理的沙鍋魚,油炸小蝦,紅燒田螺,都是洱海特產,新鮮又美味。不過最值得推介的是生吃豬肉。這可是白族獨有的名菜。一般殺豬都是殺了以後放血去毛,再掏內髒,白族是先掏內髒再來去毛,理由是不讓內髒的異味有時間滲入豬肉,肉在當天中飯前還可以生吃,去了大理不嘗嘗這道白族名菜可就可惜啦
吃完飯,雨停啦,只有淡淡的薄霧籠罩著蒼山洱海和大理古城。坐纜車上了蒼山,我們立馬又上了一個大當.邊上有個道觀,還不用買門票。進去一到祖師面前,一個老道主動給我們香火讓我們拜一拜,然後就讓我們每人抽一簽.邊上四個年輕道士正襟危坐,正好給我們一人配一個,煞有介事又是看掌心又是解簽,胡說八道半天,然後就拿出本子讓我們許願捐錢。我的道士勸我圖個吉利,來上199元,叫99大順,還翻出前人的留言為證,不料大師遇到個小氣鬼,我說那太多啦,他又說99也行,可我只同意十元,沒辦法,他就說20元算啦,又讓我在名字下面寫上199。——,後面不要加元,這時我總算明白遇到一幫高明的大騙子啊。出了道觀一通氣,波哥,雕哥和我都奉獻了20元,海哥大呼上當,原來他放血100元,唯一可以安慰他心靈的是他得贈一塊佩玉,真希望那是一塊通靈寶玉啊,當然這是不可能的
沿著山腰一米寬的石板路,上可見蒼山諸峰,下可看大理古城和浩瀚洱海,我們選擇一路去5公裡外的七女仙池。走了一個多鐘頭,路依然在山腰上轉折,既不見同路的游人,也看不到回頭客,只是頭上的山峰換了好幾座.看看天色漸晚,又找不到新的指路牌,心裡有點發虛,當下來了個半小時急行軍,七仙女還是不見蹤影.前路茫茫,又擔心下山的索道要下班,沒辦法,只好掉頭。我和海哥一路領先疾行,中途不敢稍息,過了一個半鐘頭才回到索道站,大家都沒法相信這就是路標上那五公裡不到的仙女路!好在索道一路空跑,在等我們回來,總算還松了一口氣啊
十二天
天公作美,今天又是一個艷陽天。我們上了游洱海的大船,船上服務項目挺全,大小包廂都有,還有少數民族女孩提供按摩服務(很正規的哦),不過統統單獨收費。水面如鏡,一眼望去只見波光粼粼,只是和海這一邊的郁郁蔥蔥的蒼山截然相反,另一邊的山大都是光禿禿的,這船開了2個多小時,除了船上保留的白族三道茶節目表演,實在是平淡得很.
一下船就是大群小販不嫌其煩的的推銷同樣的小工藝品,80米的路她們的叫價都是10元,東西從一件變成2件,最後5件也行,含金量不斷提高啊。上的士 後才發現雕哥一共花了30元,看來她們這死纏爛打的法子還挺管用。
一路無話,回到大理古城.陽光下,那高大的城樓似乎在無聲的傾訴著自己悠遠的歷史,城內連片的商鋪又昭示著現代的商業氣息,這真是一個不知所措的古城。
大理,是我的傷心城市!這是一個一無所有的大理!
回到我們自己的車,一路是高速公路,我們逃離大理,穿過怒江,在高裡貢山腳下的保山宿營。
十三天
連保山人自己都說保山沒什麼好玩的,要玩就去騰衝,火山熱海和濕地,都是獨此一家。忠言相告,我們不能不聽。
走的是基本已被廢棄的過去的盤山公路,路上難得遇到人煙,花了半天時間,我們翻越了高黎貢山,這時波哥才告訴我們山下另一條公路只要2個多小時就可以到騰衝.不過他強調是為了讓我貼身看一看真正的高黎貢山,這讓想趕時間回去上班的雕哥對我很有意見,我真是比竇娥還要怨!
騰衝也是個歷史名城,大山包圍中的一片平原,讓騰衝人活得很滋潤。作為西部要塞,抗戰時曾被從緬甸來的日本鬼入侵,國民黨遠征軍強度怒江,激戰四個月予以收復,陣亡將士6000余人. 填飽了肚子,我們第一件事自然是去國殤墓園瞻仰烈士英靈.從小山腳下紀念堂到山頂的紀念碑,數千官兵長眠此處.蔣介石專門題了“碧血千秋”四個字。
然後沿著卵石鋪就的路一路顛簸去騰衝火山公園。進去先跟著導游看了看火山博物館,有歷史,有圖片,當然也有最具騰衝火山特色的柱狀節理和能飄在水上的火山浮石.然後就開始老牛一樣爬大空山的600多個台階。好不容易到了山頂,看著那不知道多少萬年前噴吐過火焰的火山口,巨大的空穴表面已經長滿了長長的蒿草,當年的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環顧四周,近處一座座沒有峰頂的山頭,遙想當年此處,地動山搖,數十個山頭岩漿噴薄而出,又曾是怎樣一番壯觀的景像!
再回頭趕到熱海,都是下午4點多啦。匆匆進去,太陽都要下山啦,遠遠看到蒸汽升騰,自然是有名的熱海大滾鍋,不過是用水泥砌成的,中間一口熱泉翻湧而出.先買了2串用稻草串起在水中煮熟的雞蛋墊肚子,大家就開始去蒸溫泉浴。不到半個小時,大家就都頂不住啦,我覺的這熱泉沒有什麼硫磺味。出來以後,人疲憊的要死。
十四天
今天去的是我們在騰衝最後一個目標--北海濕地.
早晨的空氣那麼清涼, 到濕地發現還只有我們這四個游客。一停車就有好幾個當地的男孩圍上來,說半天我們不明其意.最後一個瘦精精的少年打動了我們,他強力要求帶我們品味一下他家鄉的濕地,唯一的要求就是最後上他家吃頓飯,嘗嘗當地的烤小魚什麼的,不貴,也就15元一斤.大家都認為這個主意不錯,算用他做了向導.在這幾百畝方圓的濕地上,一條棧道通到中間的大水泡子.周圍都是不知積累了多少年的老草殘根,相互糾結連片.看不出哪裡下面有實地,哪裡下面是水。冬天的濕地當年的草也枯得差不多啦,沒有什麼飛鳥出現,只有一個老漢在水泡邊搭起的平台上值班. 離開棧道,濕地虛虛實實,讓人戰戰兢兢,不敢深入。這時候陸續又來了游客,向導就來勁了,要帶我們走另一條路深入沼澤。腳上套起塑料袋,在換上租來的高統雨靴,我們跟著他走走停停,基本都在一條土埂上。到後邊戒心漸消,就開始隨他到傍邊草上試走。沒出兩步,波哥一聲大叫,腳陷到了小腿部,我趕緊一把搭住他的手,拉了回來。他自認是自己體重太大,在草上沒事的向導很瘦,我認為是他太慌張,水才到小腿呢。說話中間,我自己往草中間走了幾步.說時遲,那時快,話音未落,我的大腿就泡在水裡啦。那三個傻子在邊上呆若木雞,向導且在邊上歡呼 :趕緊拍照,就是要這樣的效果!一時腳下無根,等他們七手八腳把我拉出來,我的褲子和衣袖全濕.渾身上下,散發著濕地郁積了不知多少年的腐草味,陽光下依然冷的要發抖。
無心戀走,回到車裡拿了我的備用衣服,跟向導去他家換衣服吃烤魚。他倒很熱心,還讓他姐給我把衣服洗了一下.一頓飯下來,收費挺貴,一問才知道向導在店裡叫姐叫姐夫,其實什麼關系也沒有,就是拉客拿回扣.羊毛當然出在羊身上,後生可畏,他“姐”說這孩子才是個初二生,真是天生的三寸不爛之舌!
出了騰叢,一路向南,路邊山坡散落著成片的甘蔗林,然後是橡膠樹,房子也開始是傣族的風格。天氣越來越熱,前面就是中緬邊境的瑞麗。
先到畹町,姐告轉了一下,到瑞麗縣政府招待所住宿.在這裡,最吸引人的是翡翠,波哥說只要你識貨,還是能買到真的。所以雕哥興衝衝的催著上街,准備化上幾千。轉了一大圈,發現原來的商業街拆遷啦,找到很多木雕店,我一看木頭,手工都不太行,上的油漆泛著賊光,只買了一把傣族的戶撒刀。沒辦法,只好回去姐告找下午看過的玉器店.這裡好像做玉的大多數也是福建人,波哥,海哥,雕哥都在店裡精挑細撿,我看中一個木雕的猴子,店主好像都懶得和我談價,而是起勁的給他們推結玉鐲和玉牌,遠看他們侃價和吵架差不了多少。不過,雕哥把一副標價4800元的玉鐲還到50元,幾經推拉,老板終於忍痛割愛,這時候他們徹底失去了信心。我說,這裡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翡翠,大概都是些河南的獨山玉,我想買280元的木雕人家都懶得給我還價,他們砍到幾十元的玉器老板依然興致勃勃,可以想得到這是些什麼,利潤有多高.不過在邊上另一家店,我倒是看到一些精美的東西,是一個緬甸女人經營的像牙像骨工藝品和檀香木珠飾物,我勸雕哥買了個像牙煙嘴,自己買了一串檀木項鏈,真正幽香撲面而來,真是好東西,以後我老了出家當和尚可以用!
十五天
離開深圳已經是第15天,行程已有7000多公裡。人已疲軟,要去的也基本去過,波哥讓我們都成為民族女婿的諾言也成了夢裡水鄉,還是一門心思打道回府.這一路回到昆明,全是好路.不過在大理到昆明的高速公路上,我們遇到了交警。波哥誠惶誠恐的過去,又喜洋洋的回來。原來我們在交警測速車前方一起停車小便,警察同志特意讓波哥過去看一下我們在攝影機裡留下的“雄”姿.
十六日
離開昆明,一路艱難,顛簸不已,人都要散架啦,好不容易熬到百色,已是晚上11點多,沒有洗澡我就睡覺啦
十七日
這一路順風
十八日
凌晨3點,終於回歸深圳.累計行路9000公裡。
雲南之行,情色之旅
正寫到這裡,電話鈴響起,雲南普通話:"好哥哥,怎麼不打電話來呢,我想你們啊,大哥哥,雕哥哥,還有那個死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