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甘行跡——西寧至敦煌自駕攻略

作者: LT北落師門

導讀以下為本次旅行的攻略,時間較緊,概要記之。 第一日(2010年7月10日):北京-西寧(清真大寺-塔爾寺-互助縣) 早7點半飛機飛離北京,西行之旅就此開始。約中午11點抵達西寧,見傳賓,取租賃的帕薩特,在靖遠羊肉館品羊肉、羊頭、喝孬茶,在東大街義烏商品城喝德祿酸奶,不宜樂呼!午飯後前往清真大寺,可參觀,其時正值穆斯林兄弟禮拜,巍巍百千人,頗為壯觀,正 ...

以下為本次旅行的攻略,時間較緊,概要記之。

第一日(2010年7月10日):北京-西寧(清真大寺-塔爾寺-互助縣)

早7點半飛機飛離北京,西行之旅就此開始。約中午11點抵達西寧,見傳賓,取租賃的帕薩特,在靖遠羊肉館品羊肉、羊頭、喝孬茶,在東大街義烏商品城喝德祿酸奶,不宜樂呼!午飯後前往清真大寺,可參觀,其時正值穆斯林兄弟禮拜,巍巍百千人,頗為壯觀,正殿內游客不許進入。

其後,驅車前往塔爾寺;塔爾寺據西寧市區約30公裡,乘車約半小時;可能系周末的緣故,參觀人員頗多,買票進入,由導游帶領參觀(導游費需另付)。塔爾寺系藏傳黃教名剎,黃教創始人宗喀•巴(宗喀系藏語湟水,巴系藏語聖人之意)的名字及形像在寺內一再被提起。

西寧盛夏日落頗晚,出塔爾寺後尚有幾小時,於是驅車來到互助縣,互助縣以青稞酒聞名;在這裡第一次看到成片盛開的油菜花,金黃遍野,雖然在傍晚一改白天的晴朗而降下小雨,但仍不改秀麗壯觀之色。

晚飯在西寧著名的胡賽老號羊肉館解決,相比較於靖遠羊肉,此處更具大排檔之風,味道不錯,可嘗試。晚上住在西寧傑瑞家庭旅館,房間雖小但陳阿姨非常熱情,在西寧北大街一處不錯的小區內,也算方便。

第二日(2010年7月11日):西寧-門源-張掖

早八點出發,驅車前往門源,路況很好,但多山路。沿線隨處可見油菜花,層次分明,頗為靚麗,常不由駐車觀賞,雖有小雨而不能已。在一山路處被追尾,是此行第一磨難,後車頗是無賴,車漆明顯脫落居然只拿50了事;但心系門源,且遵人品守恆定律,速速了事上路,但此後每見車尾,不由多生感慨。概我系西北之人,確能了解西北人之處事——不喜外侵但必自保。

門源沿山路之旁,有一大阪山觀景台,可俯瞰山下諸多層次——綠、黃、深、淺、明、暗,可停車一覽;下山後即駛入門源,沿路滿眼盡是黃金甲,路況良好且車不多,可靠邊拍照。

門源繼續向西,即進入祁連山,山脈中多高山草甸、放牧牛羊之景,路況很好,車很少,非常愜意。

出祁連山,即入甘肅境內,忽而又見油菜花,且沿路綿延40余公裡不斷,此系甘肅扁都口,其規模絲毫不亞於門源,但卻聲名不盛。我們開車沿土路至一高處村落,遍野金黃、陽光燦爛、涼風習來、雞鳴犬吠相聞…停車、抬步、奔跑,見一老者與童子與田間,不由躊躇其可知有魏晉。

繼續西行,由於沿途常駐車觀賞美景,因此約下午6點左右方抵達張掖。之前以為張掖之於甘肅,乃不如天水、平涼,但此行頗感其西北重鎮之要塞。宿金都賓館貴賓樓商務標間,在沙洲小吃街品當地小吃炒撥拉、搓魚,均好。

第三日(2010年7月12日),張掖

因BB嘴唇過敏,留宿張掖一日,休養生息,為此行第二磨難。前往甘州區人民醫院點滴,下午後去游覽大佛寺,如有時間頗值一看,但票價確太貴。

出大佛寺前往一家音像店選購CD以娛沿途;後起沙塵,遂打道回府。

第四日(2010年7月13日),張掖(丹霞地貌)-嘉峪關

丹霞地貌,系此行最壯觀、最震撼之景觀。

早8點出張掖,去丹霞地貌,路況較好,車程約1.5小時。丹霞地貌景區內主要有4個觀景台,均可驅車前往(且鑒於各觀景台之間距離頗長,因此除非故意,不推薦徒步)。1、2號觀景台之間距離較近,4號遠些,過4號繼續向前,則由肅南縣至臨澤縣,因此需再行購票(每人10元),其後可見3號觀景台,以及三槍拍案驚奇的那個小樓,繼續向前可至熬河觀景台,景色怡人,強烈推薦一覽。

特別注意的是,過熬河觀景台後,路可繼續向前一直通向臨澤縣公路;因此有兩個選擇,其一調頭回返,其二繼續向前。但苦於並無任何指示,因此我們在未觀看熬河觀景台的情況下,即開到了河床之上,臨近公路,不得已只好掉頭回返。

出丹霞地貌,在售票處旁的賓館內吃了午飯,有一特色菜為爆炒土雞,口味很好,價格也適宜,只是雞得現殺,等得稍久。

其後去嘉峪關,走一段縣道(路況很好),之後全程有高速,但高速上多運蜂車,蜜蜂飛出,前僕後繼的撞向前擋風及車頭,情勢慘烈。

至嘉峪關後未進城,先去嘉峪關景區,從關門走出之時最為慨嘆,關內本富庶,一出關門卻是滿目戈壁蕭條——不由想起王維的名句,“西出陽關無故人”…當然,陽關之行,另有其磨難與感動,卻是後話,此時尚不得知了。

出嘉峪關,去長城第一墩,跟隨GPS從北門進入,一個很不起眼的土墩,差點錯過…土墩裡側有一小口,進去後可去山下的兵營和索橋,其中索橋雖很堅固,但走過去卻也是膽戰心驚。

晚宿嘉峪關彙力商務酒店,一家門面和服務都好的讓人略感詫異的酒店,但房間卻很是一般,有些失望,這也是我見過為數不多軟件比硬件好的酒店。另外,該酒店門前有很大的停車場,但前台會很好心的告訴你將車停到後院;於是照做了,後院停車場很大,很好;於是,第二天想要開出去的時候,有保安索要10元的停車費;於是,它服務好的形像在我心裡大打折扣——如以後可選,我可能會試著換一家酒店。

第五日(2010年7月14日),嘉峪關-敦煌(莫高窟-陽關)

一早出嘉峪關前往敦煌,高速一直通到瓜州,其後是100余公裡的國道。出瓜州後,才方覺昨天出嘉峪關時看到的景色也不足為奇了…瓜州,取盛產瓜果之意,出瓜州收費站,一路至敦煌,滿眼盡是茫茫戈壁,偶見綠洲便如見至寶。

瓜州至敦煌的國道路況非常好,堪比高速,約正午至敦煌莫高窟。參觀莫高窟須由導游帶領,進入景區相機需寄存,且進入後即便在窟外也不允許照相。導游帶領選擇性觀看10窟,但你在10個窟看完後,也可選擇去別的團那裡蹭看—因此,在理論上,如果想盡量多看莫高窟,可一早進去,跟隨導游正式看完十窟,之後一直蹭其他導游的團,直至關門。當然,我們只隨後蹭了一些。

敦煌之美,在央視記錄片《敦煌》中已展現殆盡,此不贅述。唯莫高聲明在外,人生鼎沸、熙熙攘攘,又不似雲岡可自由參觀,因此不免有些索然。

出莫高窟,赴陽關,便是此行第三磨難,卻也多有感動。敦煌城至陽光、玉門關、魔鬼城一線,必經215國道;但月余前,215國道開始翻修;修路本事好事,按常理一般保留一半修一半,但卻不知哪個SB一樣的部門,將整個道路全部鏟淨。於是,車在經歷了柏油路向一段石子路的過度後,居然發現眼前是茫茫戈壁,已經無路!惟有沿著前車的車轍摸索前行。此一來帕薩特變羨慕死了普拉多,哪怕是哈弗…行使速度緩慢都不打緊,唯擔心車陷其中或底盤受損。沿此路行使約有1小時,終於算是到了前往陽關的柏油路上。

陽關博物館,其建築多屬新修,導游在帶領參觀博物館後,會帶領出關,BB在出關時辦理了一份“關照”留念(“關照”即系簽證,如今“多多關照”一詞據稱也由此而來)。乘電瓶車出關,到陽關遺址,其實不過是個土墩,但比嘉峪關的第一墩卻也好出許多,而且在茫茫沙漠之上,景色頗為壯觀,也是個很出片子的地方。

在陽關遺址瞭望,能望見一片綠洲,問之,卻在綠洲中有一湖泊,名曰南湖。出關後甩開大部隊,驅車前往,至南湖鄉,鄉內早已不是沙漠景色,一片綠洲,村民樹蔭下喝茶打牌,好不快哉!沿途問路,車終開進一處小山坡,幾個拐彎後,居然在眼前浮現出一片湛藍,清澈明快,簡直似海市蜃樓一般,映襯著遠處的沙丘…訝異、沉默、如臨仙境。

天色漸晚,只得回敦煌城,重至215國道,此番更為波折。一處大車擋道,我們不得已改道,但帕薩特卻被虛土托起底盤而動彈不得,幸得周圍大貨司機相助,用鏟子挖出虛土方才脫困;重新上路後,眼見天色漸暗,車燈不明,卻仍未走出戈壁,周圍又仿佛全是險境一般,不由心生慌亂;索性終得一當地廂貨領路,終得繞出戈壁,安全到達酒店。

晚宿敦煌莫高賓館,吃夜市,心緒尤未平靜……

第六日(2010年7月15日),敦煌(鳴沙山、月牙泉)- 瓜州(榆林窟)- 張掖

因為昨天215國道的險境,所以臨時改變了計劃,此行放棄玉門關、魔鬼城兩個景點;也放棄從敦煌經德令哈返回西寧的路線(據說此路還需走約3-5個小時的215國道-戈壁段)。

一早起來參觀了鳴沙山、月牙泉,門票貴的厲害、再加上停車、乘坐電瓶車、租沙鞋的費用,真是覺得不值得。不過裡面的沙漠還可以,喜歡爬沙漠、滑沙的可以試試看;裡面也能開著2020兜一圈。月牙泉據稱現在已經主要依靠人工補給了,我媽87年的時候去過一次,我想她如今來肯定也是唏噓不已。

既然不走德令哈,便只能原道返回,途經瓜州有一榆林窟,號稱莫高窟的姊妹窟,加上游人稀少,不由心神向往。約下午3點多到榆林窟,車子不能開下去,必須停在上面的停車場曬著。門票30,幾乎沒有什麼游人,運氣不錯有一位導游專門帶著我們2人,參觀7個窟,對於30元的票價相當值得,導游篤信佛法,且知之也甚廣,感覺很好。

7個窟外,還開放4個特窟,但票價不菲,全部參觀每人400元,我們於是只參觀了其中最主要的25窟(200元);門票雖貴,但壁畫確實精美絕倫,四下無人,在窟內打著手電,細細端詳千余年前惟妙惟肖的畫作,感覺自比莫高窟大不一樣。

出榆林窟,趕路返回張掖,無話。

夜仍宿張掖金都賓館,吃門口烤肉。此行一共7晚,竟有3晚都在張掖,緣分也算頗深了。

第七日(2010年7月16日),張掖-青海湖

趕早出張掖,赴青海湖。GPS顯示最快路線是原路經門源,繞道西寧,約下午4點可到。於是一路又經扁都口、祁連山、門源,風光再次欣賞了一遍。但可能因為趕路,卻覺得不似來時的好了。

臨近青海湖時,因為開了一天的車已經疲憊不堪了,天有小雨,昏昏暗暗。誰想拐過一處山口後,卻發現遠處藍天白雲,陽光燦爛,於是便直奔光明而去。過了一個山坡後,藍天下的湖水便顯現在了眼前……一時間,再次驚詫了,從未見過如此美麗的湖水,在陽光和藍天的映襯下,顯現出分明的藍色和青色,如同錫拉島那美妙絕倫的愛琴海,而身後卻仍然是壓頂的烏雲和烏雲籠罩著的山脈——青甘此行多次感受仿佛身處去年游歷的希腊,至此算是極至了。

沿路隨處可見村民自己立起來的“直通湖邊”的牌子,我們挑了一處看著靠譜的,花了20塊錢門票開了進入,果真直接開到了湖邊……湖水清澈、湛藍,俯身下去,果真是鹹的…此刻,青甘之行竟被完美的推向了高潮。

晚上住在青海湖賓館,位於二郎劍景區內,一家就在湖邊的賓館,位置完美,房間可以接受,當然,價格稍高了些。青海湖周圍物價普遍偏高,吃飯也是如此。

第八日(2010年7月17日),青海湖-察卡鹽湖-青海湖-西寧-北京

早起離開賓館,前往察卡鹽湖,途經黑馬河鎮,據稱黑馬河向北一線,環湖西路風光最好,於是開車繞了一圈,可能因為時間、光線的緣故,卻並未感覺有何特別。

中午到察卡鹽湖,車可開至湖邊,之後乘坐小火車游覽。察卡鹽湖因屬固液態混合,因此多處湖面頗有一層虛無之感,雖不大,卻也是一個出片子的地方;且此為前往德令哈、格爾木的必經之地,因此途經推薦一覽。

察卡鹽湖為此行最後一站,出後即原路回西寧,車程也要4、5個小時。還車、和傳賓吃飯話別,又聽得一件小說般的奇事。

晚9點飛機回京,卻又遇空中管制,晚點2小時,到家時都已經3點了,此或為此行第四、也是最後的磨難吧。

附記:

誰想最後的磨難還在回京後第二天,第七日去青海湖時最美的照片卻可能因為傳輸過程中文件損壞而報銷了……但此行中我一直在想,這一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美侖美奐,能有幸見到已是莫大的緣分,但每處卻還是妄想都用相機記錄下來,未免有些不知足與貪了……如此看來,這些照片的消逝,卻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的了……


精選遊記: 敦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