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叢林吃大像魚

作者: 馬博士邊游邊吃

導讀別看越南這麼近,以前還真沒有去過。去越南的出國手續辦起來很方便,不用簽證。不像某些國家處處刁難我們,好像他們那裡是天堂,我們國民想去的不得了似的。其實,想去的也就是去看看,讓留下都不留。 去越南的航班的登機是在2號航站樓。好久沒有來過2號航站樓啦,進去一看,格局、設施依舊,但往日人來人往、熙熙攘攘的景像不見啦。辦理登機手續的人不多,邊 ...

別看越南這麼近,以前還真沒有去過。去越南的出國手續辦起來很方便,不用簽證。不像某些國家處處刁難我們,好像他們那裡是天堂,我們國民想去的不得了似的。其實,想去的也就是去看看,讓留下都不留。

去越南的航班的登機是在2號航站樓。好久沒有來過2號航站樓啦,進去一看,格局、設施依舊,但往日人來人往、熙熙攘攘的景像不見啦。辦理登機手續的人不多,邊防、安檢也比較快。安檢時看到幾位帶著泥工、瓦工用具的老鄉,應該是為越南的社會主義建設增磚添瓦去的吧。但安檢不讓隨身帶,只能辦理托運。

經過3個多小時的飛行,飛機到達河內機場。我們從這裡入境,然後轉機到胡志明市。機場的秩序有點亂,感覺像國內的長途汽車站。人們不習慣排隊,值機櫃台前擠成一個大疙瘩;安檢時加塞的也不少,1米線形同虛設,這些都像我們10幾年前。建議他們學習學習我們的“排隊日”,強化大家的排隊意識。

再次登機後,查看了下地圖才明白,越南的領土是南北向的狹長帶狀,海岸線很長,老撾、柬埔寨的東部都被罩住啦,這兩個國家沒有海岸線。從河內到胡志明市的飛行時間約2個小時。到達胡志明市已經是晚上11點多了,乘車到賓館約半小時的路程。

我們在胡志明市住的賓館的英文是Hotel Majestic,中文叫“大華酒店”,在新加坡、香港、廣州都有連鎖店。這是一座殖民式建築,是西貢最古老的賓館之一,是1925年建的,1994年進行了重新裝修,1995年重新開張。1層餐廳提供越式自助餐,5層上有“微風”露天吧(Breeze Sky Bar),是吃早餐的地方,8層有“M吧”,從那裡可以欣賞到城市的全景。

起床後去吃早餐,想走步行梯,找來找去沒有找到,順著員工通道上去,結果是人家的後廚。在服務員的引導下,穿過髒、亂、差的後廚,進入餐廳,眼前豁然一亮。朝陽已升的老高,藍天、白雲,木桌、木椅,白色的遮陽傘,每個餐桌上都擺放著開小黃花的綠色植物,臨街的一面擺放了一溜的高腳椅,外牆上掛著黃色的菊花,……。取了鮮蝦燒麥、海鮮粥、面包、煎魚、奶酪,……,讓服務生倒了杯現煮的咖啡,中西合璧的營養早餐。坐定下來,一邊享受早餐,一邊欣賞外面的自然風光。還是第一次在這樣的環境裡享受早餐,雖然有點睡眠不足,這樣的意境已經讓俺精神起來啦。

邊吃早餐邊四處打量一番,雖然是在亞洲,可餐廳裡就餐的西方人占了多數,他們在那裡嘰哩哇啦地冒著外國洋碼,咱一下子變成了“外國人”。抬頭向往外望去,遠遠的有兩棟高樓,好像在提醒我-這裡是市區啊!這裡城市的高樓比較少,所以,那兩棟樓有點鶴立雞群的感覺。往樓下看去,緊鄰賓館的是一條較寬的公路,緊鄰公路的是一條河。

公路看上去是一條干線,車水馬龍的。路的兩邊基本上沒有人行道,即使有,路面也已經破損,亟待整修。公路上跑的摩托車最多,其次是汽車,自行車偶爾能看到。上下班高峰時間的摩托車猶如黃蜂群,呼嘯著向你衝來。在這種情況下,沒有點膽量和技巧,橫過馬路要比在國內危險和難度大的多;需要膽大、心細、眼亮,還得腿腳快。

那條河就是西貢河。河水的顏色有點土黃色、渾渾的,水流比較急。一團團的水葫蘆不斷從上游漂下來,這玩意生命力特強,已經成了一個當地的環境問題。河岸上有些休閑的地方,要上杯飲料,可以坐上半天。河的對面有一些1-2層的民居和一些廠房樣的建築。有幾個碼頭,沒有看到橋,河上有幾只擺渡船來回穿梭不停,人們匆匆忙忙地上船、下船,忙活著各自的生計。

約了幾位同行,決定來個半日游,去鄉下看看。沿著這裡唯一的准高速公路開了1個多小時,來到一個相等於縣城規模的地方。導游和當地的地陪接上頭,然後帶我們坐船來到一個小島上。島上有幾個旅游點,一個是采蜂蜜的,這個我們見的多了,大家都不稀罕;路邊的菠蘿蜜大家覺得倒是很新奇;做椰子糖的現場倒是第一次見,這邊把椰子肉打碎,然後放在旁邊鍋裡熬,這邊大桌子上手工包裝;再一個景點就是喝茶、聽唱,在一個竹棚下,擺放著些竹桌椅,給我們上了茶和點小吃,兩個越南大嫂來唱歌,有吱吱呀呀的越南歌,還給唱了個走調的中國民歌。看到大家有點興趣索然,於是導游帶我們走到下一個景點:坐小船、穿叢林。

小船是狹長的,橫著只能坐一個人。艄公坐船尾劃船,艄公婆坐船頭引導方向。水道縱橫交錯,有的地方很窄,僅能容一條船通過;有的地方被叢林覆蓋,看不見天空,很難辨別方向;如果是陰天下雨,就更不用說了。侵略者一旦進來,肯定是落入人民戰爭的小河叢林之中,想跑是不可能的。這就是為什麼當年美國在越南的戰爭打了10多年沒有結果,最後只好撤軍。

穿越了不到一小時的小河叢林,又坐了會驢車,來到了吃午餐的地方。這是一個竹棚,胡志明主席的照片掛在竹棚的上方。午餐達到了四菜一湯的標准,紅燒牛肉、鐵鍋大排、青菜,這些口味沒有什麼特別的;有點特色的是大像魚,當地用大像形容這種魚大。制作時,從旁邊小池塘裡撈出一條魚,只去內髒,不刮魚鱗,干炸後放在一個支架上,因為新鮮,口味還可以。吃過大像魚,我們也沒有能夠順水游回市區,還是先船後車回到賓館。





















精選遊記: 胡志明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