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天古城與宣科二零零二年九月十六日(陰)
古城還在沉睡的時候,天晴已經醒了。
真正看麗江古城,一定要在清晨,此時的古城,靜靜的一掃往時的喧囂,穿城而過的流水,潺潺的一如古城熟睡的呼吸聲,臨街的店鋪、朱紅色的門板緊閉。長長的石板路泛著點點晨光,偶一抬頭,不知何處,有裊裊炊煙升起;仔細聽,有人在輕輕咳嗽、有狗在嗚嗚叫著,用爪子撓著木門板;忽而身後會傳來腳步聲,一個納西族婦女背著竹筐,急急的往前走去。。。
天晴獨自徘徊在古城中,從這條街走到那條街,從這座橋走到那座橋;沒有目的,沒有方向,一條街走到頭了,折回來,換一條接著走;一座橋走過去了,返回來仔細看看,才發現剛剛已走過好幾遍。。。
古城是有魔力的,魔力讓天晴沉醉其中,不知疲倦。
在漸漸的喧鬧聲中,古城醒來了。
天晴在迷宮一樣的古城中瞎逛,竟遇到了同樣瞎逛的小慕、和正准備瞎逛的小菜。
小菜本不姓菜。第一眼看到他時,他正拎個大包傻乎乎的站在古城入口處,一臉迷茫。我們這些自助游的人,出發前,都經過詳細的調查研究,對將去之處不說了如指掌,也知道個七七八八。只有小菜同志,聽別人說麗江好,就這樣跑了過來,到昆明轉車時,明明到麗江的車次多如牛毛,可他卻傻傻的等到晚上才走,再加上他來自北京一個什麼青鳥公司,於是當我們聽到他的典故時,都送其美稱“菜鳥”。為顯親熱可親,簡稱小菜。
諾大的古城,錯如迷宮的街道,天晴、小慕、小菜都能不期而遇,這就只能用緣分形容了。小慕神秘的說有知情人指點她,有進萬古樓逃票的捷徑。於是三個有緣人決定結束瞎逛,尋捷徑同上萬古樓。
盡管天晴前兩天已去過此樓,可現在是冒險呀,怎能不去?
三人懷著莫大的激情,努力上行。遇到兩個當地小孩,以瓜子蠶豆相利誘,以套出進樓密徑。終於有一個禁不住我們的糖衣炮彈,伸手遙指獅子山。於是我們心領神會,向獅子山後山挺進,由後往前包抄,如獵犬一般,仔細搜尋每一條可疑的小路,當我們都氣喘吁吁時,才發現已圍著獅子山轉了一圈,卻始終在萬古樓牆外打轉。唉,看來密徑難覓呀。
激情漸消,英雄氣喘,我們往山下走時,卻也笑著說,到底也來了個萬古樓環山一日游。不虛此行,不虛此行!
回到客棧,自然又是家一般的感覺。
這個家裡人很多,今天又新來了許多朋友,除了小菜,還有東北倆口子。東北人很豪爽,他老婆據說還是滿族正紅旗,算起來是格格。天晴立碼多看兩眼,真是。。。很美的一個女子。
今天是蟈蟈的生日,我們在客棧給他慶祝。店老板早已做好了豐盛的飯菜,東北人見狀,一下子沒影了,當我們到處找他時,他樂呵呵的拎著幾瓶啤酒進來,要與大家一醉方休。於是開吃開喝,開唱開笑。可惜我今晚要去聽宣科古樂,只能草草吃幾口,和小菜一起,匆匆離席,抱歉而去。
和小菜到古樂場時,已經人山人海了。
到雲南不能不來麗江,到麗江不會不知道宣科,他是一個傳奇。
宣科,一個瘦高的七十多歲的老人,精神矍鑠,在台上談笑風生,妙語連篇;嬉笑怒罵,旁若無人。觀眾被他的言語弄的暈暈乎乎,呵呵傻笑。
小菜聽著聽著,對他總結出一句“這已是個人精了”。
納西古樂分為“麗江洞經音樂”和“白沙細樂”。宣科的大研納西古樂會演奏的為前者。宣科最大的貢獻,我認為是他發現了納西古樂是古詞的樂譜。
詞興於唐,盛於宋,衍於金、元,衰於明,復盛於清。是一種配合音樂可以歌唱的樂府詩。詞的產生和創作,最早是為了配合一定的樂曲,詞的每個曲調都表現一定的聲韻和情感。詞的“依聲填詞”或“按譜填詞”,使詞比詩更具有音樂性。而南宋以後,詞已脫離出來,不復以歌了。其詞譜得以保留,而樂譜卻無人可知了。
唯有宣科,也只有他這樣一個才華橫溢的怪人,在二十八歲那年被判坐二十一年大牢後,竟從納西古樂中發現了詞的樂譜!“浪濤沙”、“一江風”、“山坡羊”、“步步嬌”。。。這些六百多年前失傳於中原的古樂譜,終於又在納西古樂中,得以完美再現。
唯有宣科,才敢說出“音樂緣於恐懼”這樣的怪論;也唯有麗江,唯有世居於此的納西族,這樣一個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民族,才能把六百多年前的古樂譜,保存至今。
古樂演奏者多為七八十歲的麗江納西老人,老人們雞皮鶴皺,身形瘦立,白髯巍巍。一老人輕搖銅鈴,漸漸的,笛、笙、鈸、木點、琵琶、二簧、三弦、蘇古杜等第次加入,間以鼓點、雲鑼。一時間滿耳絲竹縈繞,那緩慢的、空靈絕世的古樂聲,仿若帶我超脫俗塵,重返唐宋盛世了。
更有歌者,依“浪濤沙”之樂,低低吟唱李煜所填之詞。。。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
羅衾不耐五更寒。
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
別時容易見時難。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我是真的陶醉其中了。這才是真正的、完整的詞!音樂還詞以本質,給詞注入無盡的活力與靈性。就如麗江古城中潺流不絕的清泉一般,少了它環繞其中,古城就失去了靈魂。
我是怎樣的幸運?能享受這樣的天籟之音?
天晴感到了幸福。
幸福的天晴樂呵呵的回到客棧,發現小院中蟈蟈的生日晚宴仍進行得如火如荼。原來他們還在等我和小菜,一個生日蛋糕已准備好了。
圍桌而坐的,又多了兩個人,聽蟈蟈介紹,原來是明天和我們包車同上瀘沽湖的旅伴。他們是青島來的一對夫妻----陳哥和楊姐。在游木府時碰上蟈蟈他們,說他們准備負重二十公斤徒步中虎跳,蟈蟈對他們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終於使他們明白身背巨包徒步中虎跳簡直勢比登天!這樣一來二去,得!改去瀘沽湖了。
雖是蟈蟈的生日會,可唱主角的卻是那東北人,他此時已喝的醉醉的,滿臉通紅,興高采烈的又唱又跳,大家都被他逗得哈哈直笑,要他唱雪村的“東北人都是活雷鋒。”東北人高歌“霸王別姬”,雄赳赳、氣昂昂的跳了一段“忠字舞”。
最後,蟈蟈和千千夫妻對唱“東北人都是活雷鋒。”
在大家同聲附和“翠花。。。上酸菜!”中,蟈蟈點燃了生日蛋糕。
今夜,祝蟈蟈生日快樂。
今夜,陳哥、楊姐成了我們的新旅伴。
今夜,也是韓姐、小慕在此與我們共度的最後一夜。
明日,我們繼續旅途,韓姐、小慕將返歸程了。
這是怎樣的一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