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橫架湖面的長橋,是通往侏羅紀的神秘隧道。

從橋上往下看,喧響的水流正從幾個石雕龍頭中噴濺而出。
數一數;
左六、右三共九只,莫非是順應龍生九子之數?
看一看:
哪個是計較的睚眥?哪個是虛榮的霸下?……

沿著排列著16塊青銅浮雕壁掛的城牆,用幾分鐘,閱過幾億年物種的演變。

繞過聚集在澗邊飲水的龍群;

順著溪流拾級而上,可見一座高昂著七條龍頸的白色建築,如白雲泊在蔥綠的山頂,
那就是世界獨一無二的“遠古記憶寶盒”——恐龍大遺址。


步入展館大門,迎面的高大幕牆邊,擺放著祿豐龍之父楊鐘健教授的塑像。
塑像的上方是一條昂揚向上的川街龍頸椎,幽黃的燈光映襯下,恰似騰於九淵、一飛衝天的神龍。

這便是鎮館之寶——著名的許氏祿豐龍。
楊鐘健教授恩師的姓氏、
祿豐地域的名稱
合並命名了我國歷史上第一條真實可見的龍。

玻璃展櫃中,一只屈伸的龍爪在寂寞的旋轉,保持著生命最後的掙扎與考問;
以絕對強勢稱雄地球1.6億年的霸主,竟無法掌握自身的命運。
人世的變遷莫不如此:古來將相知何處,荒塚一堆草沒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