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走在華山之巔

作者: 學習游

導讀奔走在華山之巔 (隨團苦旅之華山) 初游華山,便纜車上下,已經夠懶的了,再不在山上走走,此為何來?然而時間有限,讓人無法漫步,只能“奔走”了。山道險峻,能堅持走完的不多,北峰停下一些,五雲峰休息一些,到金鎖關時,團友已經所剩無幾了。一個人沿著東、南、西三主峰轉了一圈,時而疾走,時而攀爬,時而駐步對著奇山異景凝視發呆,還能抽空兒在巔峰 ...

奔走在華山之巔

(隨團苦旅之華山)

初游華山,便纜車上下,已經夠懶的了,再不在山上走走,此為何來?然而時間有限,讓人無法漫步,只能“奔走”了。山道險峻,能堅持走完的不多,北峰停下一些,五雲峰休息一些,到金鎖關時,團友已經所剩無幾了。一個人沿著東、南、西三主峰轉了一圈,時而疾走,時而攀爬,時而駐步對著奇山異景凝視發呆,還能抽空兒在巔峰巨岩上躺下來曬曬太陽。匆匆的行程,匆匆的印像,匆匆的感受......

印像一:山美。想了半天形容華山的詞字,不知取舍,最終指尖敲出的卻是這俗俗的“美”字。華山以險著稱,世人盡知,“刀削斧劈”,貼切真實。不過,也許人們有先入為主的感覺,到了華山,只關注其險,卻錯過了其他。華山峰岩潔白,如玉似雪。刀斧修剪後,峰峰俊俏,如少女婀娜,素雅清麗。一路上,大小奇岩陡壁,立、躺、橫、斜,隨意堆砌,又似頑童積木,稚雅樸拙。奔走間,俯瞰仰視,三峰聳立,遙相呼應。巨大的峰壁,雪白通透,溫潤柔滑,大片的蔥郁松柏點綴其間,錯落有致,真宛如一方精雕細琢的秀美盆景,又好似一幅酣暢淋漓的水墨丹青。華山美不可言。

印像二:雲奇。沿著西峰山脊小跑上山,忽聽背後有人驚呼:“快看那雲!”遂停步回頭。剛剛還空曠深奧的西峰下忽然風起雲湧。大塊的雲朵自谷底蜂擁而上,它們不時變化著形狀,纏繞吞噬者大小峰巒,很快便爬到了西峰山脊,我剛剛走過的石階已經淹沒在雲彩之中。雲在西、南兩峰之間放緩,稍作休息,便向南峰衝去。南峰很高,雲卻走得輕松,似玩耍,似游戲,剛及峰頂便又掉頭快速向下,扎進山窪裡盤桓一會兒,最後向東峰湧去。我剛剛兩個多小時的行程,讓雲幾分鐘就走完了。博友眺山曾描繪西藏“雲彩掉下來”,而我在華山感受的卻是“雲彩走起來”,那一時的情景真正是美妙之極。

感受一:膽怯。從小在山裡長大,大山之險可以說是經歷無數,不知什麼是“膽怯”。不過在華山面對“鷂子翻身”、“長空棧道”時,我卻望而怯步了。“長空棧道”號稱華山第一險道,掛在懸崖絕壁之上,盡頭為一洞穴。棧道鐵索懸空,上不著頂,下臨萬丈深淵。“鷂子翻身” 是華山又一險處。一段懸崖峭壁,角度超過90度(向裡凹進去),有鎖鏈和腳窩連接上下。兩處都要買保險,都要系上安全帶。面對華山之險,我卻真真切切感到了“膽怯”。回來很長時間,我還一直在尋思:“鷂子翻身”、“長空棧道”,真的不敢攀嗎?如果在十歲、二十歲時,敢攀嗎?想起來好笑,不知為什麼會想這些問題?老了嗎?

感受二:觸動。下山途中,遇到很多向山上運貨的“挑山工”,有肩挑的,有背背的。不經意間,一個佝僂的身影,擦肩而過時,竟有歌聲傳來:“從來不怨,命運之錯,不怕路途多坎坷,向著夢中的地方去,錯了我也不悔過……”。我不知這個“挑山工”是有感而發,還是隨口唱唱,而我在心中卻突然產生了巨大的觸動。回身凝望,看那壓彎的脊背,流淌的汗水,沉重的腳步,聽那悲啞的歌聲……與隨後的挑夫攀談中,得知這背負百余斤上山一趟也就掙三十元。而我們這些拿著薪水,歇著公休,游山玩水的很多人,卻空身都登不上山去。在金鎖關八元買過一瓶礦泉水,這時候才感覺到一點都不貴。



精選遊記: 華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