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記四-後感

作者: 慧芳窩落

導讀世博後感: 1、 套用泰國小姐的話:因為排隊,所以排隊。排隊已成上海世博的一道“亮麗”風景線,是上海世博的不可分割組成部分。是一種體驗,是一種“樂趣”,沒有排過隊的人,等於沒來過上海世博。因為排隊,所以排隊,這才是有中國特色的世博會。(是看厲害角色的最佳場所)(對排隊時的噴霧裝置備有好感)(現已對白色欄杆“反胃”,尤對沙特和中國館的心 ...

世博後感:

1、 套用泰國小姐的話:因為排隊,所以排隊。排隊已成上海世博的一道“亮麗”風景線,是上海世博的不可分割組成部分。是一種體驗,是一種“樂趣”,沒有排過隊的人,等於沒來過上海世博。因為排隊,所以排隊,這才是有中國特色的世博會。(是看厲害角色的最佳場所)(對排隊時的噴霧裝置備有好感)(現已對白色欄杆“反胃”,尤對沙特和中國館的心生後怕)

2、 世博選擇上海是正確的。全國各大城市之中能孜孜不倦的去上幾次、幾十次博覽會的人為數不多,唯上海人占去大部分。現上海人多為世博達人,佩服一些上年紀的人,特別中年婦女,獨自前往多次,還為老公搶券,搶紀念冊,真心佩服。

3、 主題館基本不用預約、排隊,場館、信息量大,性價比高,但需要MORE TIME。但功利的我們走馬觀花,不求“好”館,只求熱館,汗顏。

4、 企業館都做得挺有誠意,用心良苦,廣告也是應該。

5、 國家館都挺大,但大多參觀效果不過爾耳,唯對有電影的印像深刻。我們已對文字、圖片等平面信息失去耐心,只想通過捷徑讓各大感官迅速接收刺激,這樣的參館體驗是不是讓那些用心做館的人寒心啊?!(現對3D、4D也基本無感覺)

6、 晚上雖為參館的黃金時間,但那時心態急,參觀效果減半(說來說去還是人太多,時間太不夠用)。並且館內有些項目暫停,禮品也停止發放。

總之,世博還是應該去的,去了世博,不是SB。

上海真的辦得不錯。(即使仍對上海無好感:地大、人多、車擠、生活壓抑)

吃:

基本靠自帶面包餅干水果解決問題。冷飲全是伊利+可口可樂產品。
日本產業館旁受網友追捧的章魚小丸子沒有想像的美味。(35/8個)

日本產業館旁受網友追捧的抹茶冰激凌還可以。(20/ 個)
東方既白的30多元的盒飯填肚尚可(世博的吃還是覺得偏貴)

遺憾:

日本館、美國館、俄羅斯館等國家館,航天館、可口可樂館等企業館未去。 護照章太少。


精選遊記: 上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