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一提到世博會,幾乎所有人的第一反應就是:累,排不起那個隊!
然而,如果你因此而放棄,那你一定會終生後悔的!
我帶著孩子在世博會苦戰了五天,參觀了包括中國,德國、沙特、台灣、日本、法國、意大利、澳大利亞、埃及、美國、西班牙、比利時/歐盟、加拿大、瑞士、芬蘭、俄羅斯、以色列以及日本產業、城市主題、上海企業、中國鐵路等在內的40個館,雖然歷盡艱辛,但卻深感欣慰——絕對地值!
世博會,早已脫離了傳統的博覽概念,實際上已成為世界各個國家展示自身形像的窗口。進入每個場館,就宛如進入到了這個國家,你可以非常清晰地感受各個國家的特點和差異,讓你懂得什麼是領先、什麼是文明。這麼短的時間,這麼小的代價,就讓你對世界各國有了一個初步的感受,而你卻因為怕吃苦而放棄,不後悔嗎?
強烈推薦:中國,德國、沙特、台灣這四個館必看!其次日本、法國、意大利、澳大利亞、埃及等也不錯。城市主題館就其內容而言相當值得看,但可惜展示模式不夠理想。別怕吃苦,那些個排隊時間短甚至不排隊的館基本上沒有什麼可看的,和農貿市場差不多,淨做生意了。哪怕你一天就看了兩個主要館,也是不白跑一趟。
澳大利亞是我們參觀的第一個館——這不是因為計劃,而是因為它是離地鐵站最近的大館。由於到的較早,只排了不到一個小時。澳大利亞館的核心是個環形影視廳,場中央是六塊巨大的升降式組合投影屏,一邊上升一邊旋轉,氣勢相當的壯觀,效果相當的令人滿意,使我們的世博之行有了一個開門紅。
但接下來的事情讓人哭笑不得。因為實在是對人山人海的排隊感到畏懼,發覺一個東歐小國人不多,於是就排進去了。果然,十幾分鐘後就進去了。但進去後就傻眼了:裡面就是放了一堆玩偶豬,說是用來投票的。不死心,再找,發覺後面還有個廳,鑽進去一看,掛著三個小電視屏,長椅上坐著幾個無精打采、一臉無奈的游客。
所以,想看世博,就不能怕吃苦,不然的話可真就是白跑一趟了。
比利時是歐洲的一個小國,但卻是歐洲的政治中心,歐盟和北約都設置在這個巴掌大的國家裡。國家雖小但文明水准依然是“歐洲主流級的”,呵呵。不過看了這個館後才知道,原來比利時不僅擁有大偵探波洛,還是世界巧克力的王國。展館裡現場展示巧克力的制作過程,並設置了“商場級”的櫃台兜售他們的巧克力。
中午和女兒去德國館吃了一頓德國大餐,享受了一把德國女招待親切友好的服務。德國大餐也和德國商品一樣,高品質,高價格。只吃了一道主菜,就花掉三百多,全吃下來估計要上千。不過恐怕也沒有幾個中國人能全吃下來——單是那只大蹄髈就把我的胃塞滿了。這才明白為啥那幫紅光滿面的德國佬都壯得跟牛似的。
加拿大館也是個大館,但排隊時間不算長,大約一個半小時。整個館的裝飾非常富有藝術性,但展示內容沒有留下太深刻的印像。加拿大是G7之一,政治上也是“大國”了,喜歡講人權(尤其是犯罪分子的,哼哼),但這個“美國的北半部”在科技前沿方面乏善可陳,和中國是沒法比的。
埃及館是第一天的最後一個館,館的構造相當的簡單,簡單到就像一座倉庫,但那些來自遠古的展品卻恐怕是所有展館中最貴重的,這使得埃及館成文本屆博覽會的重點展館之一。
第一天跑下來居然看了13個館,呵呵,還不錯,挺受鼓舞的。
第二天進園就直奔德國館,因為沒有經驗晚到了一步,結果整整排了三個多小時的隊,苦不堪言。但這苦絕對沒白吃——德國館太值得看了!
就概念而論,德國館無疑是最切合博覽會主題的館。它的主旨很鮮明,就是展示未來的城市文明。歷史上的德國曾因兩次發動世界大戰而讓世界人民包括德國自己蒙受巨大的災難,因此今天的德國人恐怕比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更懂得和平與文明的寶貴。戰後的德國低調而又務實,在民主的憲政下,理性、專精的德意志民族把他們的巨大能量用在了正確的方向上——推動世界科技文明的發展。
後來我們發現,在所有的外國展館中,德國館是做的最認真的。
德國館的高潮部分是一個懸球影視廳。兩個解說員踏著滑板來回穿梭,邊講解邊與觀眾交流,場內氣氛很快就熱烈起來,互動效果好極了。大球在兩邊觀眾的呼聲中來回晃動,不斷變化著色彩和畫面,真是漂亮極了。所有的觀眾都是興高采烈地走出了德國館。
從影視廳出來後,突然察覺一個問題:觀眾裡並沒有幾個孩子,怎麼那悅耳的孩童歡呼聲那麼大呢?再想想幾天前曾看過家人傳來的錄像,歡呼聲極其相似,這一想才恍然大悟:原來德國人巧妙地利用電子效果來烘托氣氛。哈哈,想不到一向傲慢嚴謹的德國人居然也會耍弄這樣的小聰明,真是有趣。
這次參觀使我意識到,雖然美國是當今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但文明的前沿卻是在德國。
淨化靈魂通常要去一個神聖的地方,譬如教堂。如果你不信教,那麼就去德國館吧,它一定能夠讓你的靈魂得到淨化。
上海企業聯合館是通過網上預約進去的。這應當是國內館中辦得最有水平的館之一,與德國館風格相近。尤其是那個球形影視廳,基本與德國館類同,只是主持人嫩一些,場內氣氛不像德國館搞的那麼熱烈。為什麼不請一個有專業水准的主持人呢?
大概是因為下雨,中國鐵路館幾乎沒怎麼排隊就進去了。最近十幾年來,中國鐵路突飛猛進,其發展勢頭舉世無雙。尤其是在高鐵技術方面,一躍成為世界強國,乃至世界各國紛紛找上門來。不過,就像鐵路企業業績好不等於鐵路板塊股票好一樣,中國鐵路館基本上就是一個成果展覽館,效果不是那麼強烈。看來,光干得好不行,還得會“講”啊,這條規矩到哪裡都不要忘記,呵呵。
瑞士館基本上就是一個旅游宣傳館,沿著長廊布滿了望遠鏡似的裝置,展示著瑞士美麗的放光。主廳裡是一個十幾米高的巨大投影屏,阿爾卑斯雪山的巨大山峰緩緩撲面而來,效果極其震撼。看來瑞士人真是地道的實用主義者——展示科技前沿這種事讓德國老大哥去做就行了,我們就實實在在地招攬生意吧,哈哈……
第三天的首選目標是法國館。由於改變的參觀策略,搶早趕上了第一波,結果一開館就進去了,非常開心。法國是一個浪漫的國家,也許國人都不大喜歡東一頭西一頭的薩科奇式的法國政治風格,但理性的講法國終究還是一個能夠體現歐洲文明的國家。進入法國館,浪漫的氣息便撲面而來。給我印像深刻的是那個香水亭室,起初沒搞懂,後來才弄明白那裡不是讓你看的,是讓你聞的,呵呵。法國可以沒有總統,但不能沒有香水——因為這個世界不能沒有了法國的香水。法國館也給我留下了很好的印像,不過和德國館比較起來,法國館的商業氣息略濃些,一進門首先看到的就是一輛雪鐵龍豪華轎車。
意大利是這個星球上當之無愧的藝術王國。在古典美術方面意大利人的才華是無與倫比的。因此意大利館的核心也許就是那尊半米高的1545年的銅像,表現的是一個體型優美的戰神踏在一個仰臥裸女的胸口上,左手高提女子的頭顱,右手垂懸利刃,女子左腿右屈,左手拉著右腳腕。殘酷、優美與性感被如此完美地融合在一起,這大概也只有天生就是藝術家的意大利人能做得到。
與法國館相比,意大利館的商業氣息就更濃了。整個展館幾乎就是個商場,從意大利皮鞋到法拉利跑車,可謂琳琅滿目。在歐洲強國中意大利的經濟是最為脆弱的,從意大利轎車在中國市場的敗落你就可以覺察到充滿藝術氣質的意大利人並不是商業競爭的強手。更糟糕的是這個國家至今不能擺脫黑勢力的影響,這使得意大利宛如那個被踐踏在腳下的女神,優美而又無奈。
城市主題館應當是最值得看的展館之一。如果有大點的孩子,一定要花時間仔細看看這個館,有著很好的啟發作用和教育意義。但很可惜的是這個館最精華的部分卻全都采用錄像片的方式做介紹,無法進行拍攝。如果能像德國館那樣多采用靜態展示方式就好了。
太空家園展示的是中國在太空技術領域的偉大成就,毫無疑問,這是中國最值得驕傲的科技成就之一。我注意到了展台裡關於“泛在技術”的陳述,看來太空專家們沒完沒了地往天上蹦不光是為了拍個照啥的,也在琢磨著如何造福民生。呵呵,好事啊,但願老百姓們能越來越多地享受到來自太空的服務。
第三天的最後一個館是北歐的芬蘭館。北歐曾被中國人視為“已經實現了共產主義”極樂世界,其文明程度之高差不多折服了每一個中國百姓。北歐國家都不大,有的人口甚至僅有幾百萬,但就這點國力居然能夠在世界科技與經濟領域爭得一席之地,譬如芬蘭的Nokia,瑞典的愛立信和沃爾沃(不過沃爾沃現在已經屬於中國了,呵呵)。所以國家發展的根本目標還是為了提高文明程度,如果經濟發展了,人民卻生活在痛苦與憤怒之中,這就偏離了人民的願望。
第四天的首選目標是日本館,展館的形式和風格與頭一天參觀過的日本產業館很相似。到了日本的展館,你馬上就能感覺到:這是到了日本了。排隊長廊的柱子上貼著:前面還需要兩個半小時,你果然就在兩個半小時准時到達門口。進去後先整隊(這是唯一一個讓觀眾像小朋友一樣整隊的館,嘻嘻),發放物品,禁止拍照。精細認真,遵守紀律,這就是資源幾乎為零的日本人能夠成為世界第二強國的原因之一。日本館是外國館中唯一一個在主建築內就設置了等候區的展館,但是守規矩的日本設計師恐怕做夢也想不到中國人又在外面設置了比它大N倍的等候區,不然洶湧的人流早就把日本館給拱翻了。哈哈,看來這“小鬼子”到了中國的地界上可就精不過中國人了。
中國館全部要預約,每天早上在各個安檢口發放預約券。區區5000張預約券在洶湧的人流中幾乎是眨眼間就發光了。我們基本上是不抱希望了。然而第四天早上我們居然拿到了預約券,我和女兒高興的跳了起來。高達50萬的入園客流量使得大多數的國人只能是望門興嘆。好在該館永久保留,沒能進去的將來還有機會。
雖然預約券上印著入館時間,不過把門的根本就不看,哈哈。中國館是所有展館中規模最大的,絕對稱的上是氣勢宏偉。由於中國的展館多達幾十個,展示的力量難免要分散些,分配到中國館核心的寶貝主要有兩樣,一個是規模巨大的電子版《清明上河圖》,肯定是舉世無雙了,據說把法國前總理感動的熱淚盈眶。另一個則是兩千多年前的秦朝青銅車馬俑。中國還是個發展中國家,單就技術而論我們走在世界前沿的還不多,但中國人在短短的幾十年間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卻是無可爭議的。如果國內館不是搞的那麼多,把亮點多向中國館集中一下,那麼中國館的效果會更加強烈。
美國館的水平與其國際地位實在是相差太大。據說這個館還是中國為他們建的,真是沒面子啊。當他們在上面誇誇其談的時候,他們是不是還以為面對的是三十年前的中國人?
西班牙館大概是最“唬人”的館了,該館的占地面積相當大,但進去轉一圈後感覺實際展出空間沒有那麼大——很迷惑那些空間到底干什麼去了。西班牙館最出彩的大概要算那個巨大的“嬰兒”了,緩慢地轉動著,會做出各種表情。
四天下來,真的是精疲力竭了(中間還休息了一天)。只剩下最後一天了,還有許多重要目標,該首選誰呢?
俄羅斯是個很重視青少年教育的國家,俄羅斯館也很受青少年的追捧,衝著這個,我們把最後一天的首選目標投給了俄羅斯館。但參觀下來略感失望。俄羅斯館更像是一個傳統的青少年宮,做為常識教育還是不錯的,但在展示先進理念方面就明顯不足。世博就是一個窗口,每個國家的狀況都能夠清晰地透視出來。當年的超級大國不復存在了,俄羅斯要想恢復往日的輝煌,恐怕還需要一段不短的時間。
以色列恐怕是當今世界上爭議最大的一個國家。一方面由於領土爭奪使他們成為整個阿拉伯世界的敵人,戰爭綿延不絕,另一個方面這個民族的優秀品質又令整個世界贊嘆和敬佩。生存在沙漠上的以色列人以他們的聰明和凝聚力創造著人間奇跡,
路過越南館,因為基本上不排隊,就進去轉了轉,看看這個當年的“世界第三軍事強國”如今帶給我們的是什麼。呵呵,還真是變了,開門見山就是商品店。代替槍炮的是陶瓷古董和熱鬧的表演。哈哈,越南人現在是真的務實了,甚至比咱中國人還務實。他們抓經濟、搞開放、和美國交好,學的蠻快的。不過越南有一點確實很值得稱贊,就是在他們的開放搞活中對反腐敗問題非常重視,看來他們是汲取了中國的教訓。但願他們有了錢後不要再回到稱王稱霸的老路上去。
中國省市聯合館規模相當大,雖然隊伍很長但基本上就是在行進,因此很快就進去了。但遺憾的是進了大館卻進不去小館,裡面還要排隊。要想都看下來,至少得5、6天。不知道設計者咋想的,有必要都圈起來嗎?
台灣館規模不大,但卻是最讓我感動的一個館。它的核心是一個球形立體影視廳,雖然規模沒有沙特館大,但立體效果極其強烈。我站在橫橋上拍攝,伴隨著場景的游動和撲面的風雨,就好像真的是在空中起伏波蕩一樣,有一種站不住的感覺,一只手緊緊抓著橋欄。據介紹這是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立體影視技術。台灣人真的是很聰明啊,他們就展示了一樣東西,但卻成功地表達了台灣在當今世界IT領域的領先水准。真的應該感謝親愛的台灣同胞,他們證實了中國人的能力。但願祖國大陸與台灣寶島能夠早日團聚,一個統一的中國該是多麼強大的民族力量啊。
參觀沙特館,正常情況下要排6個小時。我剛好在武警去結尾前站了進去,結果只排了三個小時。看了沙特館,你就明白永遠不要低估有錢人的能量。沙特館遠沒有中國館大,但造價是最高昂的。其核心是一個巨大的環形立體影視廳,人們站在環形自動梯上前進,其場景之宏大、震撼效果之強烈絕對是無與倫比。別再把“阿拉伯國家”與“落後”這兩個詞聯系在一起了,沙特躋身世界強國也許就在這十幾年間了。
五天的參觀結束了,雖然疲憊不堪,但卻是依依不舍了,還有不少該看的館沒有看到,實在是遺憾。但是回程機票已經訂好了,只能無奈地離去了。現在看,參觀世博至少需要十天時間。也許有人會覺得,花同樣的錢、同樣的時間,可以去趟新馬泰了,還不用這麼吃苦。這是沒體會到看世博的好處。去趟新馬泰除了獵奇、散心,你不會有什麼變化。看了世博,你會深受震動,會長許多見識,會明白什麼是文明,所受的教益可能會影響你的一生。你還會發覺你的孩子好像在一夜間就長大、成熟了許多。
去看世博吧,花時間好好的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