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歸來話“大英”2—約克

作者: 往往

導讀英國歸來話“大英”2—約克 從劍橋驅車向北250公裡,就到了古羅馬時期的古城—約克。這裡歷史悠久,紐約就是新約克的意思,那時的美國人就希望建一個像約克一樣的城市,可見約克在人心中的位置。天氣難得的晴朗,白雲朵朵,一路都是大片的農田和牧場。黃色、綠色、藍色、白色,像油畫一樣,美麗的色彩就在車窗外。不顧旅途疲勞,我們一直用相機對著美景亂拍。 ...

英國歸來話“大英”2—約克

從劍橋驅車向北250公裡,就到了古羅馬時期的古城—約克。這裡歷史悠久,紐約就是新約克的意思,那時的美國人就希望建一個像約克一樣的城市,可見約克在人心中的位置。天氣難得的晴朗,白雲朵朵,一路都是大片的農田和牧場。黃色、綠色、藍色、白色,像油畫一樣,美麗的色彩就在車窗外。不顧旅途疲勞,我們一直用相機對著美景亂拍。一路陶醉於美景之中。

車行間,看到了城牆,到約克了。聽導游講,約克的歷史非常悠久,公元71年,這裡就是古羅馬人的下不列顛首府,為了抵御外敵,羅馬人修築了城牆和城堡。幾經修補保存至今,應該有2000年了。人們就在這城牆內外正常的生活。這裡也是宗教中心,在中古時期,教皇的勢力比皇室還要強大。看到約克的城牆,它無論在高度厚度和建築藝術上都完全不能和我們中國的相比。就說北京的城牆,那是中華民族的驕傲,他更加厚重,古樸,加上四九城的牌樓,讓人感受著中國幾千年的文明。如今,我們不遠萬裡來到這裡,了解了異國的歷史,可我們還能向世界展示我們優秀的古代文明和集古代人民智慧的美麗的北京城嗎?我們破壞的已經太多了。

我們在一個小公園的門口下車,身旁就是碧綠的草地,艷麗的花朵,清澈的河流,古老的城堡,配上晴朗的天空和棉桃般的白雲,真是讓人心曠神怡。進城門,過烏斯河就走進了小城。這個曾經被北歐海盜---維京人占領了1個世紀之久的小城,充滿了歐洲情調。據說原本這裡是十分荒涼的,勃朗特三姊妹之二姐艾美麗寫的呼嘯山莊就在城的西北邊。







這裡最精彩的就是英格蘭最大的中世紀教堂----約克教堂,占地有兩個足球場大。平時參觀是要買票的,可是到了晚禱時間就可以隨便進入了。我們正是趕上了這個時間,走進了這個著名的大教堂。
約克大教堂 (York Minster),又稱聖彼得大教堂,被稱為世界上設計和建築藝術最精湛的教堂之一。約克大教堂不但是英國最大,也是歐洲阿爾卑斯山以北最大的哥特式教堂。僅僅外觀就讓人咂舌,細膩的磚雕,各種圖案的玻璃窗,給人以神聖、壯美的感覺。教堂於1220年開始興建,1470年完工。整整蓋了250年,據說現在它平均每分鐘的養護費就是8英鎊。只是因為門前的空地狹小,無從哪個角度都拍不下全景,除非使用魚眼鏡頭。

進到教堂內,人不知不覺肅穆起來。驚嘆著每一處的奢華和精美。抬頭看,東面一整片相當於一個網球場大小的彩色玻璃,是全世界最大的中世紀彩色玻璃窗,它由百多個圖案組成,圖案和人物由許多用鉛條連接起來的小片彩色玻璃組成,鉛條本身也成為圖案組成部分。這種藝術起源於拜占庭,11世紀時傳入西歐,可惜我拍的不好。教堂正北面的五姐妹窗是約克大教堂歷史最悠久的玻璃窗,也是英國最大的灰色調單色玻璃窗。93年一場大火把它燒裂了,工匠們像拼圖把玻璃一樣一塊塊拼了起來。

傍晚,整個教堂籠罩在金黃的基調下,高大的頂窗把外面的光線引入,如天外之光,給人以神秘而又神聖的感覺。睡在教堂中的大主教讓人敬畏。西方的宗教殿堂總是和東方的尤其是佛教給人的感覺不一樣,它高大、明快,也不限制拍照。而佛教的寺廟卻讓人壓抑、沉悶,裡邊總是黑乎乎的,有時會讓人感到恐懼。









14世紀末和15世紀初,約克處在鼎盛時期,到處一片繁榮。在這期間,與聖體節相關的周期性宗教盛會或者表演充斥街頭,越來越多的藝人來此賣藝表演。走在古樸的街道,可見中世紀保留下來的小樓十分別致,有木質的、石頭的,有些已經損壞,主人卻巧妙的修復起來,絕不是隨隨便便就拆掉了,讓人感慨人家對歷史文物的愛護已幾近愛惜自己的眼睛。

最要說明的就是約克郡的肉鋪街,這裡的店鋪,第二層向外探出,第三層又更加向外延伸,以致到了三樓,開窗就能和對面的鄰居握手。這樣既能節約地面空間,還能對小街擋風避雨。遠遠看去古老的小巷只有一線天。如今,出售紀念品的商店已經取代肉鋪。櫥窗裡陳設的小玩意非常誘人。 約克有名的是約克豬,它的肉質細而香,記得小時候,罵人常常說:你是約克豬。哈哈,原來是這個地方的豬。這是一個富足的城市,幾乎都是白人。處處都有酒吧和教堂。聽說約克啤酒也很著名,英國人是非常愛喝酒的,下班第一件事先喝酒去,所以酒吧最賺錢,可惜中國人很難得到許可,只好開餐館了。

英國人的生活是很精致的,無論櫥窗、還是商店內部布置得都很有品位,看得出是一種追求美好的生活態度。漫步在小城的街巷中,別有一番情趣。







精選遊記: 約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