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是“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二。桂林山水因“山青、水秀、洞奇、石美”而馳名中外。
主要旅游景點:
望夫石 望夫石右岸山上有兩個石人,高山上的是丈夫,小山上的是妻子,像是背著孩子在望丈夫,名望夫石。傳說是一對船家夫妻,行船到此,水枯擱淺,船上鬥來吃完,上山看有無船來好求救,結果沒有等到,雙雙化為石頭。
草坪 船到草坪,但見兩岸奇峰挺秀,水碧山青,茂林修竹,一派蔥翠。在漓江的整個游程中,這裡算得是觀景高潮的“序幕”。游船前行,但見兩岸疏林如畫,山村炊煙處處,風景宜人。倒影江中的疏林、群峰、遠山,有如淡墨渾揮,化入天際,沉入水中。船浪過處,又如卷動的山水畫卷。若逢陰雨天氣,“ 煙雲繞萬峰”,更蒙上了神奇的色彩。
冠岩 左岸一山,似古時紫金冠,山腳有岩洞,為地下河出口,一脈清流注入漓江。明蔡文《 冠岩》詩道:“洞府深深映水開,幽花怪石白雲堆。中有一脈清流出,不識源頭何處來?” 經岩溶地質研究所運用示蹤學的原理,在冠岩8公裡以外的地方,找到了地下河的源頭。
半邊渡右岸峭壁如削,無法築路,人們在岸邊擺渡往來。此地江山成一絕,削壁垂河渡半邊。
桃源賞月右岸桃源村,前擁翠竹,後立青松,三月桃李爭艷。村後月亮山頂有個大圓洞,如月掛山頭,富有詩情畫意,此景名桃源賞月。這便是偉說中伏波將軍“一箭穿三山”射穿的第三個洞。
鑼鼓灘 左岸邊有兩塊圓形巨石,大者曰鑼,小者曰鼓;右岸兩座挺拔的小山,一名鑼錘山,一名鼓棍山,此處叫鑼鼓灘。 村後一山兩峰,形似倒掛的羊蹄,當地諧其音,地名稱為楊堤。楊堤景色很美,為鄉政府所在地,又是枯水期游人登船的碼頭。
鯉魚掛壁 在楊堤看前方懸崖,下方大石壁上,有條紅鯉魚的圖形,巨鯉像在溯江而上,名鯉魚掛壁。
雞籠山 右岸一座小石山,上尖下圓,像是南方的竹編雞籠。還開有一個門,名雞籠山。左岸石壁上,有一排小石洞,好像是一群小雞往回趕。
童子拜觀音 左前方有許多山峰,中間一個尖峰,形似觀音菩薩,名觀音峰;在觀音峰前下方有一小山,像是童子對觀音低頭朝拜。
九馬畫山 左岸九峰相連,山面如削,石壁上有白、黃、灰、黑等色,色彩斑斕,呈現出馬的畫像,名畫山;馬圖最多可見九匹,又名九馬畫山。仔細端詳,畫面出現各種形態的駿馬,有靜靜佇立的,有低頭飲水的,有昂首嘶鳴的,有揚蹄奔跑的。
正上方那一匹大馬,在低頭飲水,尾巴高翹,有人認為尾巴像馬頭,正在向前奔跑。一般人可見三、四匹,要看出九匹來,可不容易。民謠說:“看馬郎,看馬郎,問你神馬有幾雙?看出七匹中榜眼,能見九匹狀元郎。”傳說畫山九馬來自天宮,當年孫悟空不願當弼馬溫,反下天宮後,神馬走脫在此,不願離去。畫山奇麗,清徐《畫山》詩雲:“自古山如畫,而今畫似山,馬圖呈九首,奇物在人間。
青峰倒影 船過畫山,江面開闊,水平如鏡,岸上翠竹成林,青峰倒影,美不勝收,”分明看見青山頂,船在青山頂上行“,在煙霧中,像披上輕紗,層次分明,詩情畫意,到處是天然的水墨圖景。
龜爬山 左岸山頭上,有塊岩石似只烏龜,當游船前行時,這龜徐徐上移,仿佛向頂上爬,名烏龜爬山。
駱駝過江 右岸三座山峰相連,像一只縮著頸子的雙峰駱駝,似向江邊走來,名駱駝過江。
尼姑和尚鬥嘴羅漢山上兩峰,一峰肥大,一峰瘦小,傳說肥大的是和尚,瘦小的是尼姑,兩人在對面吵架,稱為尼姑和尚鬥嘴。
興坪 左岸的興坪鎮,是隋唐以前古熙平縣縣治所在地,是座歷史悠久的古鎮。興坪依山面水,奇峰環繞,興坪河在此彙流漓江,景色薈萃,古有”陽朔山水在興坪“之說,是漓江風景的佳絕處。
七仙女 左岸的興坪鎮,是隋唐以前古熙平縣縣治所在地,是座歷史悠久的古鎮。興坪依山面水,奇峰環繞,興坪河在此彙流漓江,景色薈萃,古有”陽朔山水在興坪“之說,是漓江風景的佳絕處。
下凡 黃布灘與豬皮灘之間,有一段江面波平如鏡,船家稱為”黃布紋水“。右岸七個山峰,婷婷玉立,傳說是玉皇大帝的七個女下凡到此,留戀美景,不願返回天宮,化成了七座秀麗的山峰,名七仙女下凡。
狗熊望天 左岸一個山頭,像躺著的大狗熊,四腳朝天,名狗熊望天
蘋果山 往遠方看,有一圓形小山峰,中間凹進去,很像一只大蘋果,叫做蘋果山。
朝板山 左岸臨水處,有一座平整的小山,形似舊時大臣朝見皇帝時手中所捧的朝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