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熱黔東南(八)

作者: 弋雲

導讀Day6 為了避開旅行團的洶湧人潮,我們約定了早上6點半就出發。由市區到黃果樹車程約一個多小時,8點我們進入了景區。黃果樹瀑布大景區共分為三個小景區,分別是天星橋、大瀑布和陡坡塘,我們先去往天星橋景區,從景區大門到天星橋還有不短的一段山路。到天星橋時門口空無一人,我們連忙買票入景區。 兩年前我曾經來過黃果樹瀑布,不過當時是跟團,所以天星橋走 ...

Day6

為了避開旅行團的洶湧人潮,我們約定了早上6點半就出發。由市區到黃果樹車程約一個多小時,8點我們進入了景區。黃果樹瀑布大景區共分為三個小景區,分別是天星橋、大瀑布和陡坡塘,我們先去往天星橋景區,從景區大門到天星橋還有不短的一段山路。到天星橋時門口空無一人,我們連忙買票入景區。

兩年前我曾經來過黃果樹瀑布,不過當時是跟團,所以天星橋走到高老莊景點後就結束了,並沒有繼續走下去。這次自己繼續走下去,才發現美景在後頭。

天星橋景區我們玩了3個多小時,從景區出來都快12點了,於是坐上師傅的車去到大瀑布景區門口,在一家飯店簡單用餐,繼續行程。

看黃果樹大瀑布可以步行,也可以坐大扶梯往返。我是害怕爬山的,所以選擇坐大扶梯,LG自是陪著我坐了。其他幾個同事則是步行前往。大扶梯往返要50元,已經收了那麼貴的門票了,再搭個扶梯還要收費,真是離譜。香港海洋公園也有類似的大扶梯,卻是免費的。

我們來到第二個觀景台處,就歇著等另外幾人,打算會合後一起前行。可等了半個多小時也不見人來,打電話過去,居然他們都快到水簾洞了,呵呵,年輕人就是腳力好啊。等待期間還碰到幾個中年人,在那裡討論是否還要繼續往前走。有一個50開外的男士就貌似很明白地說,前面也就是幾個觀景台,跟這裡看的景致差不多,還要爬上爬下的,怪累的,就不去了吧。其他幾位聽他這麼一說,也猶豫起來,聽著他們的紛紛議論,我忍不住插嘴道,前面才是景點的精華,還有水簾洞,不去可惜了。山路並不難走,慢慢上不會很累的。幾個人一聽,連忙轉頭過來跟我打聽,我就很清楚地告訴他們,我來過黃果樹,這裡只是看瀑布的觀景台之一,距離瀑布還是有點遠的。再往前會越來越近,然後可以去到水簾洞,也就是瀑布的後面看瀑布。黃果樹瀑布是全國唯一一個可以從上下左右前後多角度觀賞的瀑布,不去就太可惜了。聽我這麼一說,幾個男士立即決定繼續前行,還不時地數落前面的那位,不懂裝懂,差點就讓大家錯過了美景。前面那個只能訕訕而笑,一馬當先逃之夭夭了。

上次去水簾洞我穿了雨衣,這次有意感受一下瀑布水的清涼,戴著遮陽帽就進去了,此際正是瀑布水大的月份,不時有冰涼的水滴透過帽子滴在頭上,上山時的暑熱登時消減了不少。出了水簾洞,繼續坐大扶梯返回,在景區的休息處會合,然後去往最後一個景點,陡坡塘。

陡坡塘因西游記而聞名,一去到那腦海裡就會自動響起“你挑著擔,我牽著馬”的歌聲。景區不大,很快就可以看完,幾個走路看瀑布的同事這時覺得累了,只遠遠地看了看,便坐在水邊的長椅上等我們。寬幅的陡坡塘瀑布還是很有氣勢的,一般旅行團的人都會在瀑布前合影留念。景區的草坪上還有很多的孔雀,悠閑地散步,我們逗著其中一只,想讓它開屏,可惜這只孔雀挺傲氣,壓根兒不理我們。兩年前我來的那次運氣不錯,好幾只孔雀爭先恐後地開屏展示它們的美麗羽毛,還遇見新人在景區內拍婚紗照呢。

就這樣,花了整一天的時間,游玩了著名的黃果樹瀑布,也為此次的黔東南之行劃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今天也是我們和楊師傅結伴同行的最後一天,臨別前,他把我們送到推薦的一家烤魚店,周記留一手特色烤魚店,讓我們品嘗一下貴陽本地人的口味。店在青雲路上,青雲路正在修路,但一點也沒有影響店的生意,依然是人頭湧動。我們坐下後,不見有服務員拿菜牌來點茶,看看其他的食客,原來都是自己去到櫃台處點魚,根據魚的的不同價格也不同,我們挑了個中等價格的,點了兩條魚,又要了幾個冷盤,幾瓶啤酒。等到烤魚端上來,我們不由得面面相覷,太。。。多油了。烤魚的味道是不錯的,很香,盤裡還滿滿地鋪著土豆、藕片、豆腐、洋蔥等蔬菜,但實在實在是太油了,這麼大熱的天,看著已經有飽腹感,唉,早知道,點一條魚就夠了。最終我們還是沒能消滅那兩條魚,看到有白粥,每個人喝了碗白粥,感覺清爽了一點。看看周圍的客人,個個吃得不亦樂乎,只能說,貴陽人的口味是比較重滴。吃完剛好是7點,原本外面的人行道上並沒有擺上桌子,還有很多人站在外面等待,可是7點一到,嘩啦啦幾十張桌子飛速擺下,帳篷撐了起來,燈也亮了起來,原本站著的人全都爭先恐後地搶位子坐了下來,敢情是等著坐在外面涼快點呀。這家店雖然不太合我們的口味,但看來是非常受本地人青睞的,對面也有一家烤魚店,看裝修比這邊高檔很多,卻是門庭冷落,店內的大堂空無客人,只在門外坐了兩桌,與這邊的火熱景像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更多精彩請至:http://***/itravel2009



















精選遊記: 貴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