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橋下看你……

18歲時,一部《似水年華》電視劇,讓烏鎮成了我們那個年代人的一個心結,夢一樣的地方,白牆黑瓦,盈盈流水,漿聲、燈影……
英小姐和文先生的故事,一瞬間愛情,一輩子的等待……
到烏鎮的時候已經接近黃昏,我駐足在橋上,時間仿佛倒流了三百年,眼睛有些濕潤,驚訝於眼前的美景,橋、樓閣、水、烏篷船、巷子,與其說是景色,倒不如說是一副水墨畫,這就是江南小鎮了。
吃過晚飯,夜游西柵,路是青石板鋪成的,窄窄的一條,兩邊是木頭閣樓,閣樓上掛這燈籠,發出微黃的光。船夫載著游客悠閑地擺著船,水中映出樓閣的倒影和燈光,影子都寫在水上……看著景色,人都醉了。
去書院買本書,讓老板給我蓋了個書院的戳,想留下點什麼

和更夫合影,好像是在武俠片裡……
第二天早起吃過早餐,游東柵,東柵與西柵不太相同,更多的是灰、白、黑。
路兩旁有長椅,相傳叫“美人靠”或坐或行,比起大都市的喧囂,那裡是可以讓人心沉下的地方,用我的話,那適合發呆,坐在那望望橋上的人,樓上的人,水上的人,一秒鐘長的像一輩子……
走過那個文先生說“人不能左右逢源”的逢源雙橋,集市上都是藍色的印花布。游客和我一樣,為了應景,都穿著花色的長裙,這個時候其實應該有綿綿的細雨,然後就是江南小娘子撐著油傘的背影……

那條長巷子,一眼忘不到頭,終於懂了英小姐和文先生為什麼牽手在這巷子跑。灰白的牆,看不到的盡頭,長巷裡的時間就像是靜止了,看不見頭,跑不到頭,就好想讓人們在這裡拉著手跑下去,什麼都不理,什麼都不想。和楊拉著手,跑進去……想起楊說的話“人這一輩子還是看緣分,有緣千裡來相會,無緣對面手難牽,我是跨過千山萬水,從祖國的西南到東北,橫跨整個中國才找到你。上輩子咱倆分開投胎的時候因為你看不懂地圖,走太遠了。所以我才這麼費勁找到你”

回來後就得了“江南綜合症”,把自己的夢丟在那裡,現在都沒醒來。
爸說讓我離開烏鎮的時候喊“烏鎮,我還會回來的……”走時我傻傻的,喃喃了這句話。下次來,我會帶著單反,帶著三腳架,和其他游客那樣,把西柵的夜景帶回城市,心裡吵得時候,翻出來看看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