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冠公主號郵輪地中海12天完美之旅(8)

作者: 嘟嘟和我

導讀D8 5月21日 Kusadasi 早上8點船靠岸,我們參加了船上的旅游USD79,參觀艾菲索斯Ephesus,聖約翰大教堂St. Johns Basilica和瑪利亞的小屋 Virgin Mary Shrine。 艾菲索斯Ephesus在聖經上成為以弗所。 我們先去瑪利亞的小屋 Virgin Mary Shrine。這裡是天主教的朝聖地。耶穌復活後,聖母瑪利亞由使徒約翰帶到這裡,在這裡生活。 這個地方的發現充滿了傳奇色彩。1812年,一個德國修女,修女Anne Ca ...

D8 5月21日 Kusadasi

早上8點船靠岸,我們參加了船上的旅游USD79,參觀艾菲索斯Ephesus,聖約翰大教堂St. Johns Basilica和瑪利亞的小屋 Virgin Mary Shrine。

艾菲索斯Ephesus在聖經上成為以弗所。

我們先去瑪利亞的小屋 Virgin Mary Shrine。這裡是天主教的朝聖地。耶穌復活後,聖母瑪利亞由使徒約翰帶到這裡,在這裡生活。

這個地方的發現充滿了傳奇色彩。1812年,一個德國修女,修女Anne Catherine Emmerich“發現”了這個地方。令人稱奇的是,她從未離開過家門。修女Emmerich是困於床上的殘疾人,一天從昏睡中醒來,看到聖母瑪利亞和使徒約翰從耶路撒冷前往以弗所,她詳細描述了瑪利亞的小屋,由作家Brentano記錄了下來。幾年後,一個法國牧師Gouyet閱讀了Brentano的文章,並前往以弗所尋找瑪利亞的小屋。他找到了一個和Emmerich描述一致的房子。教皇保羅六世和若望保祿二世先後拜訪了此地,後者確定了此處為朝聖地。

表面平凡的小屋



牧師



許願牆



第二站是艾菲索斯的古羅馬遺址。

艾菲索斯是目前世上保存的最好也最大的希腊羅馬古跡城。阿爾特米斯神殿名列古世界7大奇景,這座城是埃及艷後拜訪安東尼讓古羅馬人驚艷的地方,也曾富裕到在公元前400年就有街燈!艾菲索斯大約在公元前1000年由居住在安納托利亞高原西端愛琴海沿岸的愛奧尼亞人(Ionians)興建,廣泛采用柱式架構,配以大量雕塑和壁畫,愛奧尼亞式建築由此得名,並成為古希腊五種建築風格之一。

公元17年,艾菲索斯城毀於大地震。羅馬帝國第二任皇帝提比略,下令重建。哈德良(Hadrian)時期,城區主要建築的風格由希腊特色轉變為羅馬特色。

公元6世紀,艾菲索斯城通往愛琴海的河道嚴重淤塞,造成貿易中斷,居民被遷至阿亞索魯克山一帶,艾菲索斯城逐漸衰敗。

最著名的是圖書館和大劇院。

塞爾瑟斯(Celsus)圖書館是艾菲索斯最醒目的古跡,建於公元135年,本來是羅馬小亞細亞省首長Julius Celsus Polemaenus的墓,後來改建為圖書館。是一位總督紀念其父而蓋的。曾擁有12萬卷藏書,正面是兩層,內部是3層走廊環繞,在羅馬時期曾擁有12萬卷藏書,是目前世上保存的最好的古羅馬圖書館建築之一。正門口高處有4座女雕像,分別代表智能、勇氣、知識、美德。圖書館的對面是妓院,圖書館地下有通道,直通妓院。男人們可假借去圖書館看書之際去逛妓院。



圖書館的雕像



大劇場The Grand Theatre沿山而建,共三層,可容納25,000個座席。公元41年興建。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室外劇場。劇場聲學設計極好,不用麥克風就能讓最高層的觀眾聽到。





最後一站是聖約翰大教堂。聖約翰大教堂由查士丁尼皇帝建於公元6世紀。它建在確認的聖約翰的埋葬地,聖約翰被認為是傳播者(四福音的作者)和先知(啟示錄的作者)。圓頂下的聖約翰的墓,在中世紀使此處成為最著名的朝聖聖地,數以千計的信徒前來朝聖。但隨著以弗所重要性的下降,及受到阿拉伯的攻打後,該教堂成為廢墟。聖約翰大教堂為十字形,有6個大圓頂。如果全面恢復,大教堂將是世界上第七大教堂。



大巴把我們送到Kusadasi鎮後,我們自己去了這個鎮的一個景點,城堡。



晚餐



精選遊記: 庫薩達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