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青海的日志-發現囊謙、發現覺拉寺

作者: 萬田

導讀 7月24日 24日約5點格桑花專職人員陶然去接右手,約7點歸,又一夜未睡好。盡管吃了助眠藥。起床後請陶然、右手及拉毛去很遠的帳篷小吃店吃早餐(其實是怕吃糌粑),後去玉樹三完小學看孩子。正好課間休息,扎西拉基等孤兒見到我們後很興奮,硬要牽住我的手,去看望學校內的其他孤兒------ 在三完小,還見到格桑花05年的受助者才仁拉毛,她剛大學畢業前來三完小 ...







7月24日

24日約5點格桑花專職人員陶然去接右手,約7點歸,又一夜未睡好。盡管吃了助眠藥。起床後請陶然、右手及拉毛去很遠的帳篷小吃店吃早餐(其實是怕吃糌粑),後去玉樹三完小學看孩子。正好課間休息,扎西拉基等孤兒見到我們後很興奮,硬要牽住我的手,去看望學校內的其他孤兒------

在三完小,還見到格桑花05年的受助者才仁拉毛,她剛大學畢業前來三完小當代課老師,於是做了一個采訪。回帳篷和陶然、右手溝通至中午。隨後,乘坐扎西南加高僧的越野車前往囊謙覺拉寺。隨車的還有格桑花資助的孩子,在西寧就讀的高二學生仁增文毛。





在車內等了兩個多小時(總算領教了西部人的時間概念),約兩點多,由結古鎮出發,駛往囊謙覺拉寺。不久便進入了巴塘草原。但見綠草青青,小溪漫舞,牛羊閑適,天藍雲簇。山勢由綿延至崔嵬、由崔嵬至逶迤,加之扎西南加高僧的隨和,我仿佛開始領略了青海大美的含義------

約16點,車至一牧家,附近唯一的一個建築物。一陣喇叭後,走出一個師傅,看裝扮,應是尼姑,是高僧的親戚,她將我們引進草場內的屋子。

屋子在一個圍牆內,拾級而上,是一個約四五十平米的長方形房間,門對面是有一排裝飾櫥櫃、裡面放著神像及餐飲用具,靠門的這邊是一排沙發,晚上就是床了,兩側貼滿了佛像及家人的照片,屋頂的棟梁雕飾了規則的花紋,並塗上了鮮艷的色彩,屋子中間是一個爐子,灶台上燉著水壺等、一根鐵皮做的煙囪,直插入屋頂——典型的藏式民居風格。在那裡,再次品嘗了自制的老酸奶,口感像南方的老豆腐,味道卻酸酸的,比起一旁高僧用手黏成團吃的青稞面,我寧願吃這個老酸奶,我可是吃了滿滿一碗吶。我們該是貴客了吧,主人又端上了兩盆牛肉,每盤裝了五六塊足足有三四十公分長的生的風干了的牛肉。我拿起了盤子間的匕首,開始學著劈肉吃,放在嘴裡,有一股油耗味,硬硬的像是當年紅軍在咬皮帶吃,但為了能補充給養、不給後面的行程增添麻煩,我還是硬著頭皮斷斷續續的吃了幾塊------





土紅色的瀾滄江在峽谷間穿過,忽湍急,忽平緩。

19點多終於抵達覺拉寺。義西尼瑪高僧將我迎入其妹妹家,晚餐自然要盛情款待一番,而桌上的佳肴也只能是面片、牛肉加糌粑了。餐畢,到駐地邊上的土紅色的瀾滄江邊散步,期間,還在義西尼瑪自家的奶牛場,看放牧老婦人愉快地擠牛奶,並放了一罐鮮奶准備明早喝。之夜幕降臨返回入睡,夜2點多又咳嗽,熬至8點起。







精選遊記: 囊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