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西游旅程
第一天、長樂機場8:30——11:30蘭州中川機場、15:05——16:40敦煌機場,入住敦煌莫高賓館。(賓館免費接機)酒店即可訂散客拼團,西線散拼100/人。入住後前往沙洲夜市逛一逛,購旅游紀念品與水果。
第二天、第三天。敦煌二日游
D1 雅丹地質公園→漢長城→玉門關→陽關
D2莫高窟→敦煌石窟藝術保護研究→鳴沙山•月牙泉
D1:一早從敦煌市區出發,先去敦煌古城,門票40元,特別建議不進這個拍影視片的人造點,玉門關和雅丹地質公園在一條線上,之後西行210公裡,即可到達雅丹地質公園。(門票50+景點車20)接近雅丹時河盡山出,石披五彩,如詩如畫,運氣好的話還能看到海市蜃樓。這一路風景無限,沿途會經過古疏勒河、漢長城 、玉門關,門票40元,站在玉門關前,可充分感受大漠的荒涼與靜默。陽關,門票40+電瓶車10元,看大漠風景,體會西北豪情。
D2:早晨從市區出發,在敦煌飯店附近乘坐綠皮公交前往莫高窟(半小時一班),車費9元錢。莫高窟門票是160元。帶上手電筒,跟著講解員,依次參觀8-10個洞窟。建議在參觀前讀一本關於莫高窟的介紹,否則很難看明白壁畫的玄妙。之後繞過大泉河,前往敦煌石窟藝術保護研究陳列中心,這裡光線充足,可以近距離的欣賞敦煌壁畫和石窟藝術,雖然不是真跡,但在這裡卻能更真切的體會到莫高窟的美。臨行前將莫高窟的門票明信片在莫高窟郵局寄給自己。
乘坐綠皮公交返回市區,吃過午餐後休息,下午3點半以後,穿上沙灘鞋或拖鞋,乘3路公交車前往鳴沙山•月牙泉,車費1元。鳴沙山的門票120元,這裡不但景觀壯麗,還有各項娛樂項目可供玩耍,如滑沙(30元)、騎駱駝(80元)、自駕越野車等。
敦煌的門票是非常貴的,60歲以上可半價,在陽關的農家飯店吃飯要小心,價格是城裡的2-3倍。
第四天、K 592火車9:30——14:07嘉峪關,下車即購去蘭州火車票,入住長城賓館。賓館到火車站2公裡。去前聯系嘉峪關孫師傅可安排行程,接站、旅游,送站,全程搞定,孫師傅值得信賴,他會講解嘉峪關的情況,合理安排時間。
下午去新城魏晉壁畫墓,包車50元,門票31元,路上耗時30分鐘。這裡素有“地下畫廊”之稱,墓道裡的彩繪十分出眾,可以與壁畫零距離接觸。出墓後要參觀墓葬壁畫展覽。
第二天上午去賓館左側的迎賓湖公園,看大漠中罕見的綠樹、草地,以及寬大的迎賓湖水面。中午退房後跟孫師傅去嘉峪關關城→懸壁長城→長城第一墩。包車120元。
先抵達嘉峪關關城。120元的門票包含了嘉峪關文物景區的所有景點、懸壁長城和長城第一墩,在嘉峪關關城、看游擊將軍府、關帝廟、光化樓、“天下雄關”碑、戲台,以及長城博物館。如果恰逢大型旅游團到訪,興許還能看到聲勢浩大的仿古出關儀式。
出關城後去懸壁長城和長城第一墩。懸壁長城有西北八達嶺之稱,沿黑山山勢而建,雄偉壯觀,登上山頂的烽火台後沿後面的小路下山,看大型駝隊及歷史名人的石雕群像。長城第一墩在討賴河谷邊,第一墩的玻璃觀景台建在絕壁上,非常刺激,站在這裡往下看討賴河谷,可謂意境非凡。
嘉峪關的風景特別值得看,與敦煌相比,門票很便宜,性價比高。
晚飯後乘火車21:07——10:30蘭州,入住蘭州飯店。火車站到民航售票處(蘭州飯店旁)1公裡,到機場72.5公裡。
黃河外灘→黃河母親雕塑→水車園→黃河鐵橋
出賓館向右走,坐109路車,(車費1元)到西湖公園站,看黃河母親雕塑,被稱為“黃河外灘”的濱河路是一條東西長數十公裡的綠色長廊,沿路的景點很多,可根據個人喜好依次游覽。途中一定要嘗一嘗馬子祿牛肉面,是在馬路對面,然後一路看蘭州市容和百年的黃河鐵橋。
第七天早坐機場大巴去機場。(大巴30元/人)
蘭州中川機場8:35——13:00長樂機場
日志
第一天
早5:30就起床,趕阿波羅酒店的機場大巴,6:10開車,車上居然有人沒購票,讓購票的人沒位子坐,,售票小姐上車查票,才有一伙人(三女六男)報告他們買了七張票,全車的人瞪眼看著他們,這是一群80後,我鄙視他們,有錢坐飛機,沒錢買車票!大巴到機場時7:00,沒有走新線路。
機場辦登機手續已是憑身份證自己就能辦了,很是方便。
8:00登機,這是經停蘭州的烏魯木齊航班,飛機推遲了20分鐘,於11:45到達蘭州,從機上的舷窗往下看,蘭州的地面黃色為主,偶見的綠點是田中的小水塘,數量很少,水塘邊才有綠色植物,大地上沒有看見河流。中川機場不大,建築很有特色,門前是馬踏飛燕的雕塑,我們在這裡轉機,坐15:05的飛機,飛往敦煌,從機上的舷窗往下看,真是不毛之地,綠色幾乎是看不見了,真是荒漠的西部啊。
一出機場,莫高賓館的王小姐已舉著我們姓名的牌子在等我們了。在攜程網上訂的賓館,這家評價很高,免費接機接站,讓人有賓至如歸的感覺,在與司機、王小姐的交談中,我們就決定了第二天參加賓館的西線旅游。17:30入住的莫高賓館,位於鳴沙路,,賓館大門上方和總台後牆各有一塊電子的顯示屏,滾動播出歡迎入住賓客的名字,讓人感到自己身價高了許多。
賓館的的服務人員,個個態度和藹,有問必答,大樓雖然沒有電梯,但他們負責搬運行李到客房,也彌補了賓館硬件的不足。
放下行李,我們就前往沙洲夜市,敦煌是個18萬人口的小城市,是大漠中的綠洲,市面上瓜果不少,我們去的前幾天剛過的第三屆葡萄節,敦煌的街道非常干淨,隔不遠就有一個包頭巾、蒙面的清潔工,拿著工具,隨時清掃行人丟的垃圾。我與她交談中得知,她們是保潔員,要值班到晚上12點呢,真是沒有她們的辛勤努力,敦煌不會這麼干淨!
敦煌的交通有4路公交車,還有綠皮車是到莫高窟的專線旅游車,這是個以旅游為主的城市,沙洲夜市主要是美食城和購物步行街,在這裡,有水果,干貨、木雕,夜光杯、駱駝玩偶等,我買了張敦煌旅游地圖、飛天的骨雕、敦煌的風光碟片,在美食城吃了驢肉黃面、杏皮水,這是到敦煌的第一餐飯,驢肉味道不錯,黃面不咋地,杏皮水酸甜可口,號稱與北京、上海的酸梅湯有一拼呢。
敦煌與福州的時差約1、5個小時,晚上8點半,天還亮著呢,據說中午的太陽毒得很。
第二天
天氣預報說是有小雨。在敦煌這個地方,全年的雨量是39毫米,蒸發卻是2400毫米!所以,司機笑著對我們說:不可能。果然,一天未見雨點一滴。
早上6:20就起床燒水泡茶,7:00准時到對面的餐廳吃自助餐,人很多,是旅行團,多為趙本山的鄉親們,這些大叔大嬸哄搶食物,特別是包子饅頭等,一盤一盤裝的滿滿的,不知怎麼能裝進胃裡,真佩服他們的好身體呀。
7:30,我們就坐上賓館的小車開始西線游了,同行的還有兩個散客,一個是北京的女孩小姚,另一個是深圳的小伙小譚。出城不久就到了敦煌古城,停車場只有我們一輛車,進城的門票40元。北京女孩說她不進去,我說,千裡迢迢到這裡,不進怎麼對得起自己呀。她還是不進,說在車上睡覺等我們,後來的事實證明她是對的。經景點的導游介紹,這是個影視基地,拍了許多中日的影視片,當時是日本人設計修建的,四個月共花了200多萬人民幣。按劇情需要拍到最後要火燒古城,敦煌的市長和他們談判,提了幾個條件,一是燒完後的垃圾要運回日本,二是要支付燃燒後的空氣污染賠償費.....所以日本人最後只燒了門樓,還又重建了門樓。我們漫步在“古城”裡,只見這快速搭建的房子已經屬於危房了,搖搖欲墜,破破爛爛,真是不看後悔,看了更後悔,這才感到北京女孩的正確無比了,看來她是胸有成竹,早就作好功課,知道這“古城”不值得進了。
再次上路時,同行的幾部車相約不走大路(有40公裡正修路),走大漠去雅丹,車子下了公路,在大漠中行進,這是砂子的大地(不是沙子),沒有村落,沒有樹木,更不見河流,一望無邊的大漠,平坦、寬廣,汽車沿著車開過的痕跡使勁開,我說這麼平的大漠,修什麼路啊。司機說就怕車陷進砂裡去。正說著,在拐彎時,我們的車的前輪真的陷進了砂裡。我們趕緊下車減重,車子還是開不出來,且越陷越深,已近前輪胎的一半了。這時,已跑了很遠的幾部車都主動返回來了,我們這才知道,一輛車是不敢進大漠的,要是陷進砂裡,這是呼救無門的,試想一下,無路、無人、無水的我們,能挨多久?報警都說不清在哪,警察上哪救人救車呀。幾個司機幫忙拖車,繩子都拖斷了,車還是爬不出來,最後還是大家一起上,把車硬推出砂坑了。車子繼續前行,11:30到達雅丹地質公園,進場的門票50元,還有20元的場內車費,車上有一位導游進行講解,雅丹地貌是大自然的地質變化,千百萬年的風吹日曬,山石以每50年2公分的速度風化,演變成層次剝脫的各種形狀,讓人嘆為觀止。人在這時是很渺小的,100年在這裡是4公分的風化進度!12:45大家上車去看“西海艦隊”,那是一大片的景觀,像艦隊競相出海,那真是氣勢磅礡,浩浩蕩蕩,把我們都震住了,只有感嘆,再感嘆。
出了雅丹,我們回頭到了漢長城,這是西漢時在疏勒河邊修的長城,由河邊的蘆葦與砂石層層築成,間有烽火台,現在,我們在這裡已看不見河的蹤影,四周了無人跡,只有長城的殘牆斷壁還在茫茫大漠中堅守防線,向我們訴說歷史的變遷……
離開漢長城,我們驅車到了玉門關,古詩“春風不度玉門關”,就是指這裡的玉門關,她是大漠中突起的建築,是當年守關都尉的辦公場所,是西漢的輝煌所在。而如今,它只是一個荒涼的土圍子了,殘留的身高是10米,占地633平方米,可以想像一下,當年的它是何等的威風八面、高大威武,所有的人馬必須經過它,才能進或出長城的,它是古絲綢之路上的一個重要關口。
到陽關已是下午3點了,常言道:“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就是這了。我們在農家飯莊停車,馬路邊綠樹成蔭,到處是葡萄園,路邊的溝渠裡,奔流著雪山下來的水,這也是我們今天第一次見到如此多、如此清澈的水啊!有水就有生命,一點不假,這裡所有的綠色都是水帶來的。司機一下車就不見了,估計是店主另有安排。我們四人坐在葡萄架下,點了雪山駝掌、黑虹鱒魚、家常白菜、炒葫蘆、家常豆腐、西紅柿蛋湯和米飯,雪山駝掌是180元、黑虹鱒魚是108元。講講雪山駝掌吧,雪山就是蛋白,駝掌是膠質,有點像豬蹄,要不是在網上看到這是敦煌的特色菜,在農家飯莊點它以為得了便宜,後來才知道敦煌城裡才100元,虧大了。席間,店小二告知黑虹鱒魚抓不著,要換金虹鱒魚,那是188元的魚,我不干,最後只好撤了這道菜,結賬時付269元,才發現米飯居然是3元一碗。想想問題很嚴重,我感到這農家飯莊像龍門客棧,要殺人越貨了。付了飯錢的我們,很不甘心地溜進店後面的葡萄園,大吃大嚼,吃了不少葡萄、脆棗,才去找司機上車去陽關城了。
陽關是“西出陽關無故人”的所指地,其實陽關城是新蓋的,還不是原址,是個博物館,入館門票40元,電瓶車費10元。聽聽介紹,看看展覽,才知道陽關、玉門關在歷史上的重要性,它們和敦煌形成一個三角形,均是為守水而戰,控制水源,就扼住了命脈,對外來的敵人的殺手锏就是讓其無水!三點以烽火台為報信手段,發現敵情,互相支援,陽關至敦煌是80公裡,算一下,救兵趕到陽關要半天以上了。陽關的唯一舊址是高坡上的烽火台了,我們坐著電瓶車上去,只能遠距離看它,周圍建有碑林長廊,站在長廊,背對烽火台,面前的坡下是一片平地,號稱古董坡,是陽關的民居遺址,我們看過去是什麼也沒有,昔日的繁華已隨風而去,只有高坡上的烽火台,靜靜地看著這一切,它只剩4米高了。望著大漠,一股豪情滿胸,如我在那個年代,定是躍馬橫槍、叱吒風雲的將領,保家衛國,固守邊疆!當然也可能會是開個客棧,磨磨宰客刀的老板呢。
19:00,我們打道回府,太陽還高掛天上,我們的車沒走大漠,走那40公裡在修的路,果然是坑坑窪窪,車的底盤刮得鐺鐺響,司機開車可是費勁了,到賓館都21點了。這一天,汽車跑了420公裡。
在賓館周圍的一個四川特色店,要了兩碗餛飩,好吃。看了店裡的菜譜,虹鱒魚才48元,駝掌100元,米飯1元,想想我們真被陽關的農家飯莊宰得血淋淋的了。
回房間開門時,發現門沒關,總台叫來衛生工,那小姐嚇壞了,說是打掃完忘了關門,一直道歉,我們清點一下,沒丟東西就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