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9 西安,絲路之旅詳實游記攻略(四) 小議西安的天氣、食、住、行及手信
天氣:去之前聽西安的朋友說,9月的西安熱得很,白天都是30多度,而且西安雨不多,都是熱的時間很長了,才下點雨。但我們很不幸運,去的三天有兩天在下雨,天氣也比較涼,穿件外套比較適合。
食:西安以面食為主。當地比較有名的是幾家老字號的羊肉泡饃、德發長餃子、賈三灌湯包等(這些我們都嘗了),朋友說有個八寶粥也很有名,我們沒有去。這些小吃都彙集在鼓樓附近,而且不怎麼頂飽,所以一天兩頓就可以嘗個大概。但這些小吃都不帶綠色青菜,老吃面食我們也不適應。如果和我們一樣住七天北大街店,往青年路走,有家炒家常菜的小店,有米飯,味道比較適合老廣,也不貴,兩人一素一葷一湯50元不到,很飽。
德發長餃子:我們去的是鼓樓旁的那家,招牌很大,裝修比較新淨。裡面餃子的餡料種類比較多,價格從十幾到幾十元一盤的都有,還不算太貴。但是服務員老向我們推銷一個牌子的果汁(不是鮮榨的),小小一瓶要40元,不買就有點給臉色看,讓人很是厭煩。但是我們精明消費者是不會向強迫消費低頭的,哈哈。其實也沒吃出他家的餃子有什麼特別來。
羊肉泡饃:我們去的是回民街裡的一家老字號。羊湯很濃,我還能接受,後來問了很多朋友,喜歡的不多。西安的朋友說他們在家吃泡饃,都是自己手掰的,圖的是家庭坐在一起團聚交流的氣氛。有趣的是這位朋友現在不吃羊肉了,說是小時候吃太多了,現在聞到那騷味就受不了。
賈三灌湯包:也在回民街裡,很大的一棟樓。裡面裝修一般,偶爾有蒼蠅,客人很多。四周掛了很多明星光臨的留念照。灌湯包味道還不錯。除這還有很多小吃,我試了麻醬涼皮、爽口龍須菜和冰鎮酸梅湯。麻將涼皮面很爽,但辣得麻,能吃辣的朋友推薦。爽口龍須菜是涼拌的,還可以。酸梅湯酸酸甜甜的,喝過後一直念念不忘。不過LG就覺得一般,個人口味不一樣羅。
住:去之前上網查西安的經濟型酒店標間一般在140以上,無窗的會更便宜。我們去的時候剛過暑期,應該不算旺季。但剛到的那天竟然問了兩間都爆滿了,看來西安的旅游是很火爆的。去之前最好還是先預定好。我覺得7天北大街店性價比不錯,滿意。
行:
西安的公交大都是1塊錢的,如果有乘車卡5折。不過都沒有空調。大熱天或者下大雨開不了窗也挺難受的。所以找住宿還要考慮方便坐公交的問題。
市中心因城牆等的限制,道路比較窄,有些主道竟然只有兩車道,堵車還比較嚴重。而且西安的交通有些混亂,在幾個大的路口,雖有紅綠燈,但感覺已經控制不住了,各方向的車都湧出來。有些路口有人行斑馬線,但沒紅綠燈配合,車不讓人,行人過馬路還得靠個勇字。
西安就像一個大停車場。人行道上可以停車,連鼓樓廣場也可以停車(都是收費的),人車爭道連個安全走路的地方都沒了。
的士比較難打,特別是下雨或者高峰期。而且的士司機比較愛拒客。
手信:我們買的都是吃的,在回民街店面最大的那家西北樓搞定。駿棗、柿餅、尼猴桃干、腊牛肉等。回家就了駿棗和柿餅,不錯。特別是柿餅,很甜好吃。
第三天的晚上,我們離開西安,坐火車去張掖。西安火車站,讓人記憶猶深,實在太擁擠。我們坐的是22:50的1067次(西安-新疆庫爾勒),沒到9點就趕到了火車站。只見候車室裡人山人海,別說坐,就是站也沒地方。1067次的進站道,已擠滿了帶著大包小包的民工(一位家在西安的朋友說說北方還是相對不富裕,火車是主要的出行工具)。那環境,讓人很煩躁,懷疑開閘時能不能擠進去(我們很少坐火車,經驗少,其實開閘進站還是比較快的)。於是就有很多人問你要不要提前進站,10元。想想10元還能接受,賭一把吧。於是買了張做了記號的站台票,跟著10點多的車提前混進了站,雖然進了站還是要等,但總比擠三文治好多了。
1067還是老式的綠皮車,據說沒空調的。所以我們提前訂了軟臥,260多一張。因為不是暑期,軟臥票不算緊張,很多人上車後找不到座位才補的軟臥票。軟臥其實和硬臥差不多,就是一包廂只有上下兩鋪四床,設施稍好,有獨立的讀書燈、拖鞋、衣架等,乘務員給你打開水。還有就是軟臥的安全性高點,乘務員守著,一般其他車廂的人是不讓隨便進入軟臥車廂的。包廂有門,睡覺時可以鎖上,外人進不來。一個家庭或四個朋友坐個軟臥車廂還是挺好的。
以上僅為個人感受和意見,僅供參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