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廬山的廬字為房屋居住等意,結廬而居是也,果然,廬山乃我登過的諸山大嶺中最適合休閑生活的高處。山頂上有cooling牯嶺鎮,餐館影院郵局超市應有盡有,絕無生活壓力,各景點很少險峻突兀之所,且分布相對集中,老弱婦幼皆可光顧。
我們是從南昌登門入室進入廬山,蜻蜓點水南昌一游是必須的,作為省會大城,南昌的城建水平只能用一般兩字形容,城市風格好像更加民俗化一點,一切都是亂亂的,當然這只是一名匆匆過客的粗略看法。南昌景點不多,我們趕到滕王閣是早上7點多,景點入口還未開門,圍院牆散走,看到出口居然早開始進人了,擅長南昌話且長相老齡話的朋友可以嘗試跟晨隨練隊伍混進去,當然,不進院子也可以在河沿邊上拍到很好角度的滕王閣遠景。
滕王閣50元/人,清晨游人很少,偌大的廣場上空無一人。三大名樓之一,果然氣勢非凡,不過相比不久前參觀過的黃鶴樓,無論是名氣人氣還是規模面積等方面都好像稍遜一籌,樓內相關的文化文物等文化展覽陳設也單薄很多,有點小氣的是樓內小電梯居然還收費,作為當天第一對登樓的游客,在遭到熱烈歡迎的同時亦未獲得免票的待遇!坐車的路上看到八一廣場和八一起義紀念館,沒參觀一下,遺憾!
南昌飯館的商業街在中山路,美食街在旁邊的孺子路,去了網友推薦的民間飯莊,口味一般般,環境鬧哄哄,有點梁山聚義廳的豪氣,讓來自北方習慣了酒肆嘈雜的我們都不太適應。
從火車站到長途車站很近,2路公交就可以。南昌直達廬山的旅游大巴50元/人,好像間隔2小時一班,如果其它線路的長途車都比喻成饅頭的話,廬山專線車也就只能叫旺旺小饅頭了。也許我們出行的時間趕在中秋節前夕,屬於旅游的淡淡淡季游人不多吧,10多個的位置只坐了三分之一,長途的價格,的士的享受。1個半小時到廬山山腳,隨即就是著名的400個彎道,沒有網上盛傳的那麼難以忍受,自然准備好的塑料袋也無用武之地了,或許是旺旺的師傅沒有真正施展開山路飄移的技藝吧。
又一個小時到售票處,檢票員上車,在逐一跟乘客做了九江當地語言測試後,只有我們兩個人作為外來戶支付了買路錢,門票180元/人!血淚教訓啊,多掌握一門外語是多麼重要!!!說到門票,不要以為你買了180的門票就可以在廬山來去自由了,很多景點都還是要你掏銀子的,廬山作為一塊肥肉,不,一個景點,是由不同的地方來管理的,當然需要不同的門票制,面對著一切,我們老百姓又能有什麼辦法呢,只有默念一個詞,仔細看我的口型:-W-u--C-h-i-。
山上的住宿很多的,尤其是淡季根本不用預定,很大的挑選余地,當然,我們正常智商的游客和管理當局門票制度裡的淡季是不同的感念的,他們恨不得一年裡規定只有2月29號和30號屬於淡季才妙!7,8月暑期高峰已過,10.1黃金周未到,山上游人寥寥,100左右住宿條件就很好了,北方游客建議挑陽面的屋子,這樣枕頭被褥不潮, 昆蟲也少些;洗浴條件很必要;住宿最好在鎮上,真的方便很多,但不要臨街很吵的…
網上盛傳的石牛飯店在阿迪達斯專賣店旁的小巷子裡,位置稍高需要爬石階,性價比也很高,等價交換,你也不要對服務做太多要求。小院子飯館口味亦可,就餐環境不錯,位置在鐘樓路口,工行和超市間的巷子進去,籃球場對面就是。田園酒家門口攬客小姑娘很熱情,就餐還是免了吧!據說很多飯館都是在顯眼的招牌寫上家常低價菜吸引顧客,就坐後會極力推薦你當地特色菜,價格當然也很特色!普遍菜價都不便宜,包括早點,當然作為季節性很強的景點,商家一年中真正賺錢的時間不多,價格貴些可以理解!
天天發超市,牯嶺鎮政府賓館對面有一條小巷子順台階下去,下去就來到當地人買菜購物的地方,平價超市,但售貨員有明顯優先招待本地人的傾向,當然作為人員流動性很強的景點,把外來客的感受視為空氣的作風也是可以理解的!
我們上山的時間是中午,買了三天的觀光車票80元/人,如果想玩兩天游覽全部景點的人,可以稍晚點買一天的車票,第一天步行走西線,抓緊一點可以不坐車的,第二天再坐車游覽東線;如果想一天游覽全部景點的…就不要買游覽車票了,還是選擇風火輪吧!
西線的景點很集中,且游程無難度,簡易級別類似於我們學校時參加的春游。游覽車總站在隧道旁,亦可從鎮上的大成路步行出發,石路幽靜鳥語蟬鳴,有助於盡快地把你從昨日喧鬧繁雜的城市環境中抽離出來,第一個景點是花徑,然後是如琴湖,白居易草堂,出來就是錦繡谷,爬一段山路之後就是仙人洞、御碑亭,這一段是旅游團必經之所,所以你最好盡早出發游覽留影,否則哪裡都是人山人海,即便是在旅游淡淡淡季亦不能幸免!
仙人洞爬上來可以搭游覽車去下一個景點---大天池,我們到的時候已是夕陽西斜,沿山路匆匆游覽了圓佛殿---圓形建築寺院、文殊台---很好的觀景台、大天池---有池不大,此時已近月黑風高時分,出來坐車到西線終點站電站大壩,返程回鎮上。
第二天早起,坐車直達大天池,繼續昨日行程,猴谷門口,淡季游人罕至,猴子和養猴人都很無聊,我們可以有大把的時光逗猴,猴崽的長指甲已被剪掉,肉肉的小爪握著你的手乞食吃,很可愛,高興了想伸手摸摸猴頭,哪知那廝呲牙暴起揮爪一氣呵成,送給我手一道紅檁,多虧指甲已被和諧兼之俺身手敏捷躲閃及時,不然給它在臉上來幾道血印,別人還以為老婆河東獅吼了呢!
從旁邊的小道下行,就通往龍首崖,觀景台上回首,可以看到很好的景色,當然跟廬山上其他所有著名景點一樣,最好的取像位置都有當地人把守收費,你獨自拍照他們還會有意無意地遮擋搗亂,吆五喝六上躥下跳地討生活也不容易啊!繼續沿石階下行,幾乎就沒有游客了,山間路途曲折遙遠,有段石路很不好走,小心危險!不過聽說這段路不能走回頭路的,咬牙前行,意欲返回的時候想想大額門票錢,也許會有助於你堅定絕不能空虛此行的信心!
廬山上有些景點據說風景一般,但門票較貴,但給山上拉客者的回扣頗豐,所以你經常會遭遇一些導游或所謂的工作人員極力推薦前往玩之,譬如石門澗,大口瀑布等等,其實我們時間充裕原來事有意去看看的,但現場很反感這樣的生拉硬拽,放棄!我們在這段山路上就遇到了一位執著之人,從大天池就一直跟隨我們,若即若離,不離不棄,一路指引我們走到懸索橋,指著石門澗入口說是到出口了,入口幾個大字陽光下金光閃爍,俺沒戴眼鏡就當俺是文盲麼?!
在此人喋喋不休最後努力勸說中,執意過售票處而不進,沿石階上行,偶遇流浪小狗子一只,可憐啊,老婆愛心泛濫,喂食,隔很遠那人就高聲提醒,野狗勿摸小心帶病!雖然心理已有防備但還是心存感激,其實路上的眾多野導拉客者小販做生意的方式還是很文明的,手法不算太擾民,生意幾十不成也很少有惡語冷臉白眼相對的,起碼比部分正式的工作人員職業道德好些!不遠就是索道站,30元/人直達電站大壩,貌似索道也有回扣,執著人也不至於空手而歸了,我心理稍安些。懸索橋已封,另傳說有條山路可以爬到大壩,建議不要嘗試了,路遠偏僻風景一般!
大壩一邊的小路通往黑龍潭黃龍潭,據說黃龍潭不能洗手,黃龍潭一定要洗手,貌似大部分景區都有這樣的潛規矩,比如這裡要洗一洗,這裡要摸一摸,那裡要轉三圈,那裡還要蹦三蹦,旅途中笑談點綴而已,何必較真呢!前行幾百米就是黃龍寺,門口三寶樹頂天矗立,每一株好些都有上千年歷史,感嘆無論在時間上還是空間上,我輩都是自然界的匆匆過客!
寺後一僻靜山路蜿蜒伸展,陽光微撒,山風輕拂,深谷中只有偶爾的鳥鳴,喜歡獨自快走幾步,然後駐足後首,期待同行者自轉彎處如約出現,然後自己再驅步趕往下一個山路回轉之處。步行半個小時吧,密林褪去,一池碧綠鏡面似地湖水躍然眼前,蘆林湖到了,湖面比如琴湖開闊了很多。廬山之所以有名,估計跟山中的水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吧,高山正是因為有了其中的水波,才多了份靈氣和躍動,至剛和柔美,偉岸與小巧相得益彰。當年毛主席曾在蘆林湖中暢游過,主席一聲喜愛在江河中戲水,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果然。
湖邊的蘆林一號別墅(廬山博物館),曾是毛主席舊居,一定要參觀一下,站在主席臥室門口感嘆偉人不在已去兮!美廬,蔣介石宋美齡舊居,對面是周恩來紀念館,偉人詩詞碑林,廬山會議舊址、抗戰紀念館,幾個景點都很近的,小小的廬山,多少人物在這裡登場又謝幕,大江東去千古風流!
一天的跋涉,雙腿有些酸軟,坐車回鎮上,廬山電影院倏然閃過,感悟廬山不僅僅只是有風雲人物的足跡,更多的還是我們普通人的影像,到廬山不能不看《廬山戀》的,看著銀屏上的熟悉的景色和陌生的表演,不覺感慨風景依舊而物是人非。
第三天睡個懶覺,沒有看日出,遺憾,因為聽很多當地人說這幾天廬山氣候極佳,溫度陽光和可見度都很好,最適合爬山看日出的!前往含鄱口,一個視野開闊之地,據說觀日出絕佳,極目遠望,晴空浮雲,洞庭湖就平鋪眼前,視野伸展,神游太虛,仿佛整個身心都如鳥兒般自由飛翔在高天之上,其實有時候做回鳥人也是件多麼拉風的事情!
因為去過西雙版納植物園,過廬山植物園不入,登五老峰,一老峰的兩個觀景亭上還能遇到幾名游客,往後走就又只剩我們倆人,如花風景作伴一路說笑前行。二峰附近有迎客松,不要錯過喲!聽說五老峰上屬雷區,雖然對平時本人品行還算自信(小聲說),但依然心中惴惴,前四峰感覺相距不是很遠,周圍景物時常變化,所以一個多小時沒感覺辛苦就到了四峰山頂,這裡遇到了網上網友多提起的黃老頭,果然人很熱情,幫我們拍照,聊天加休息,磨蹭到正午,開始向五峰進發。
五峰上山下山的山路深入森林之中,曲折延伸永遠看不到盡頭,開始一段風景上佳,好幾處觀景台可以遠眺,不多時就轉入密林深處,倆人獨自在林中跋涉,目光所及之處只是茂盛的樹叢,雖然旅游最厭倦人流如注,但在如此曠野獨行之久,難免身心憔悴,加之石路烏任何標記指向,擔心方向對錯,幾近崩潰,無奈自我安慰,如果平時廬山有霧,一片白霧迷茫之中,不知所在不知所去,那將是多麼恐怖的場景!這段路程可以說在攀爬諸山之中最為糾結的一段了。大約一個多小時後,遠遠看見一老者在打掃石路,仿佛沙漠中見到綠洲相似,老人指路的態度熱情語言詳細,可是方言難懂,不過這已足夠,我們真正享受的是與人交流的過程。戀戀不舍告別老人又繼續顛摸索了一段時間,終於踏上了水泥路面,經過個轉彎,就是三疊泉的纜車站,一個旅游團如春風般撲面而至,久違的小旗子小紅帽大喇叭大嗓門…,重回人類社會的感覺TMD真好啊!
纜車站裡補充了幾塊餅干算是午飯,幾分鐘後就到了三疊泉入口,開始投入到漫漫石階之路,直上直下的石階網上眾人皆談之色變,尤其是一上一下往返幾千級石階,恐怖之極,也許是個人感受不同吧,個人感覺沒太大困難的,爬過諸如黃山泰山的人應該很容易對付的吧,要不是上午的五老峰之行,我想這段石階蠻可以更輕松一點的。三疊泉景色不錯,飛流直下氣勢如虹,周圍游人巨少,各角度拍攝無數張,仿佛感覺這樣才對得起三疊泉60元/人的門票吧。磨蹭的結果不光是浪費相機內存,亦消磨了時間,踏上返程石階已是傍晚,作為最後返回的游客,在落日余暉和眾多挑夫的注目禮中蹣跚上爬!
來到纜車站,已下班停駛!!!無奈順著山間小路步行出去,又是一個多小時的山間跋涉吧,但不是很困難,沒有大幅度上下的道路,頭頂上不時出現纜車軌道指引著方向,最重要的是山間的小溪流水相伴左右,景色頗美,建議有時間有體力的朋友們感受一下。
第四天,就要離開廬山了有些不舍,很早就醒來,窗外遠山濃霧已起,慢慢地山巒間的一切都被包裹起來,一片白茫茫的波浪由遠及近,想到霧中的廬山必是另外一幅景色,寄存好行李,坐車直接來到如琴湖,清晨的湖畔已是人聲鼎沸,中秋假期人流已到,不過看遠山在已半遮在迷霧之中,湖中心小亭亦在流動的霧團中若隱若現,仿佛在雲中飄動一般,標准的一幅山水丹青。
上山前單獨分配給老婆相機一架,終於會玩了,圍著湖邊輕轉,對著湖水猛拍,N多角度留下N多影像,直拍得相機發燙,回家刪照片刪得我手指麻木!
高山仰止,相比之下還是更喜歡水的輕柔嫵媚,坐車直奔蘆林湖,先拜訪了幾天內路過N次但未駐足的毛澤東詩詞碑林拜訪,碑林前有石階可下到湖邊,近距離接觸湖水,柔霧迷離中的湖面比前日平添了幾分仙氣,老婆自然對相機和內存又是一通蹂躪。其實如有時間,可靜坐湖畔發呆,賞落日余暉會更有意境一些。
時值當午,取行李下山,大霧已至,我們包裹在好大一團棉花糖裡下山,也許是冷空氣突至路人稀少的原因,感覺九江如此的荒涼蕭條,沿江邊散步,潯陽樓鎖江樓琵芭亭相隔很近,景點很小但各收門票20大洋,難怪宋江郁悶抓狂,白居易悲悲戚戚。
早上看窗外小雨瀝瀝,索性躲進被窩來個自然醒,梳洗完畢看雨勢依舊沒有停的意思,打傘出門去長途車站,坐去星子的中巴車趕去白鹿洞書社,大約20分鐘的車程中途下車,自己估計時間看路牌。事先跟售票員打招呼停車的作用不大,上車時大姐滿口答應,但不一會就把她的承諾跟一把瓜子皮一同扔出車窗外了,所以自助游出門在外,你要學習像馬兒一樣,即使睡覺也要睜大眼睛!
人品好老天也照顧!下車後,雨已經停了,把雨傘當成登山杖,順路邊土路上行20分鐘,到售票處買票,40元/人,裡面還有一段很長的盤山小路,游人很少,且多是旅游專車或當地自駕車,好在幾天來已習慣山林之中倆個人邊玩邊走,散心又隨意。白鹿洞書社估計是古時全國重點中學之類機構吧,曾培養狀元秀才無數,據說現在的孩子來此參拜後都能上北大清華!園中有白鹿三只,可在喂食過程中摸摸鹿角沾粘靈氣,尤其小孩子,放心,鹿兒可比猴子溫順多了!
角落裡一位母親不知什麼原因在怒斥小兒,情之所致,大巴掌在孩子身上上下翻飛,育人重地,師聖面前,居然使用如此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有辱斯文啊!書社院落重重,閑庭信步,後院有真正的白鹿洞,不要錯過啊。出院子溜達到後山,有枕流石一枚,就是郭凱敏第一次闖進張瑜鏡頭的地方,還有獨立亭,狀元榜都可以看看。
依然搭中巴回九江,無聊中到商業街閑逛,好像叫中山路吧,幾天的清淨養性之旅突然結束,重回喧鬧嘈雜的鬧市,畏懼了九江飯館的火辣口味,躲進KFC大嚼,至此廬山散心之行完美收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