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記之---伊朗篇(May.17—23.2001)路線:上海—香港—Dubai—Tehran
在上海辦好了去IRAN的簽證,出發。曾經是多麼遙遠陌生的國度,波斯古國,讓人好奇神往,也有一點點的緊張,不知道為什麼。。。從DUBAI起飛,快到德黑蘭時,我旁邊的朋友是伊朗人,職業是個醫生,待人還是挺熱情。和他請教了當地貨幣和美元的關系。忐忑不安也走了不少的地方,機場也可反映著一個國家的面貌,走出機艙,步入大廳,感覺是很壓抑和沉悶,天花板不知道怎麼做的這麼低。。。忐忑不安的排隊驗證過關,還算順利。還有一關,前面的一個人正被OFFICER查行李,翻箱倒櫃的不亦了乎,走綠色通道了,我們也沒有什麼違禁品,來之前看介紹,說不能帶酒,不能帶有露女人頭像的書刊,不能這個,不能那個。。來的時候輕裝上陣,過海關一路綠燈。座上來接我們的車,向市區挺進。機場周圍車到是不少,不過都是有了年頭的了,而且每量車都絕對是超載,不算司機,都是座滿6—7人。可憐的車啊。。機場出口有個廣場,當地的朋友介紹說這是“自由廣場”,相當於北京的天安門廣場。紀念在兩伊戰爭陣亡的將士。映入眼前最多的還是婦女們的黑袍,他們當地叫“HEJAB”,黑黑的長袍在身,看不到女人玲瓏的曲線,所有的人服裝千篇一律,所有的服裝店裡的布料也都只有黑色而已。在一小小的HOTEL安頓好以後,在門口打量了周圍的環境,一條湍急的小溪從門前奔流而過,.估計是從上面的高山上的雪融化而為。在HOTEL的告示板上寫著游客在街頭不要和陌生人搭話,不要隨身攜帶錢物及證件等。所以在那裡的幾天我只在門口的周圍走了走,其他地方真的是不敢去,真的有這麼嚴重嗎?不清楚,第一次來伊斯蘭國家,陌生和緊張的感覺大於興奮和好奇。還是小心為妙。但是其實現在回想起來,那裡的人還是蠻樸實的,至少我接觸的幾個人還都不錯。大家也應該聽說過,這裡沒有酒,夏日炎炎中喝上一杯真是一種享受。不過在這裡成了渴望而不可及的奢望。在酒店的餐廳裡吃飯,每天對於我來說簡直就是為吃而吃,沒有任何食欲。打開電視,畫面單調而乏味,永遠是那幾個穿黑袍的女人在說著什麼,換個頻道,我估計應該是在講經禱告。第二天要去另外一個地方辦事,需要搭乘飛機,座飛機到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好奇的是在這裡一個小時航程的機票價格只有大約10個美金左右。後來也一直沒有明白為什麼這麼便宜。。。從飛機降落的城市(ISFAHAN)到我們要去的目的地,還要有5個小時的車程。一路下來,我基本沒有看到任何樹木,整個山頭都是空空蕩蕩,荒漠化是非常嚴重。過了兩天回到德黑蘭,我們的客戶邀請我們到他們的辦公室去作客。去之前順路去了一個很大的公園,據說是古代一個什麼國王的私人花園,站在高處向下望去,可以看到整個城市的輪廓,很大,霧氣蒙蒙的感覺,空氣污染也是非常的嚴重,從市區裡的小車就能看到根本沒有什麼防治措施,突突突的冒著黑煙在街頭穿梭著。在伊朗禁酒,不允許在公共場所喝,一些人於是在家裡偷偸的喝上兩口。我們去的辦公室在一棟居民樓裡外面也沒有什麼門牌號和公司的標志,應該是為了避開麻煩。他們拿出幾聽啤酒,是“HEINEKEN”,當地好像也有黑市可以買到,不過我想價格也不會便宜。所以能在禁酒的國家用酒來招待你,可見他們的誠意。要知道為買酒可是有著風險的。。。倒上了啤酒大口的喝上一口,真是舒服,不過後來我發現他們幾個人都是小口的喝,伊朗人的濃眉大眼,體格驃悍,說實話這幾罐啤酒我自己也能消滅3、4個,更何況他們。看得出來他們是在壓抑著飲酒的欲望,盡量的少喝來留給我們。但是他們還是頻頻舉杯,說實話心理有種酸酸的味道,喝啤酒對於我們來說,很普通很簡單的一件事情,此時此刻卻莫名的沉重起來。我不信教,不能妄斷任何結論什麼好什麼不好,只不過很多的現像和規定是和我原來經歷的有著種種的比較和衝突。在伊朗,女孩子法定的結婚年齡是9歲,教義上好像是這麼規定的說以上天的眼光看,任何暴露和展現婦女魅力的東西都是罪惡的,因為它擾亂人們的虔誠和精神性。所以,望著街上一個個從上到下黑衣緊裹的女人悄無聲息的走來走去,我很難想像她們有自己的理想和靈魂,因為女人在實際的生活中是歸到房子,炊具等生活必需品之類,他們的生活被父親,兄長及丈夫所控制。不過據說大膽的女孩子如果脫離了男人的視線,會在自己的房間裡塗抹上口紅和換上有些顏色的服裝偷偷摸摸的SHOW一把,大膽的男孩子則會在地下車庫舉行個什麼搖滾PARTY以此來發泄。社會在前進,社會在發展,如同陽光有七種顏色,伊斯蘭教的社會也充滿了多樣性,用一種顏色和一副圖畫來描繪今日的種種想像也是不可能的。
後記:由於種種原因,和伊朗客戶的這單生意沒有做成,後來也沒有聯系。但是如果能有機會的在上海見到他們的話,一定好好招待他們,至少上海的所有牌子的啤酒讓他們喝個夠。。。)
Tony: nicepea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