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號
從西安到張掖,坐的是1067次普快列車。晚22:52出發,第二天下午14點左右到張掖。1067還是老式的綠皮車,據說沒空調的,所以托同事的家裡人在西安買了2張臥鋪。反正也沒坐過軟臥,嘗試一下。軟臥其實和硬臥差不多,就是一包廂只有上下兩鋪四床,設施稍好,有獨立的讀書燈、拖鞋、衣架等,乘務員給你打開水。還有就是軟臥的安全性高點,乘務員守著,一般其他車廂的人是不讓隨便進入軟臥車廂的。包廂有門,睡覺時可以鎖上,外人進不來。一個家庭或四個朋友坐個軟臥車廂還是挺好的。
火車駛進甘肅省境內,窗外就都是灰黃色,很少綠色植物。常見的是駱駝刺和白楊樹。農村的房子都是黃泥加磚蓋的。
張掖位於甘肅河西走廊中部,甘肅省名“甘”字由來地。公元前121年前後,漢武帝派大將軍霍去病大敗匈奴後設立張掖郡,意在“斷匈奴之臂,張中國之掖”。 “金張掖,銀武威,銅酒泉,金銀不換是天水”,張掖有祁連山冰峰雪水和黑水河的灌溉,土壤肥沃,物產富饒,所以有“不望祁連山頂雪,錯將張掖當江南”這樣的詩句。張掖是古絲路上的重要樞紐。
越接近張掖,情形又不一樣。窗外是連綿的山脈,成片金黃的油菜花,米黃的玉米地,景色不錯。
下午將近3點到達張掖火車站。打了車到預先找好的金房賓館。張掖打車有個規矩,從市中心到火車站要15元(司機說常常要空車回),其實打表也差不多,13元。金房賓館在南大街,離市中心的鼓樓就幾步路。這個賓館有2種標間,一種是帶電腦,可以上網的,要118,另一種就是普通標間了,98. 我們要了間118的,准備上上網看看新聞,天氣啥的。入住後稍為休息一下,之前已經聯系好包車的司機張女士來接我們去看七彩丘陵--丹霞地貌。我們事前已經做好了功課,因為日照方向的影響,游覽七彩丘陵最好在傍晚,這邊日落得晚(晚上七八點天還很亮),下午四點從市區出發即可。
張女士是我的一個同事介紹的,(後來發現她在網上也挺出名的,口碑比較好),人確實也不錯,並且很健談,當司機之余還介紹很多當地的風景,人情。另外估計這位張女士經常拉攝影發燒友們去拍照,知道通常在哪些角度能拍到漂亮PP。 一路上張女士還接了好幾個國慶期間包車的電話,看來是名聲在外了。我和LG笑著給她建議說,不如自己開個旅游公司,包車,訂酒店,導游服務一條龍。
張女士先帶我們去買第二天往嘉峪關的火車票。售票點在馬可波羅街。這是一條羅馬風格的風情街,路中心有馬可波羅像。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前往上都途中,路過張掖,醉心於此,曾在這裡停留了一年,在《馬可 波羅游記》中記述了張掖的富庶、城市的規模以及宗教寺廟的宏偉。
買到火車票,接著啟程往丹霞地貌。
據資料顯示,:張掖丹霞地貌發育於距今約200萬年左右的前侏羅紀至第三紀,位於張掖市臨澤、肅南縣境內,面積約500多平方公裡。這裡是國內唯一的丹霞地貌與彩色丘陵景觀復合區,被《中國國家地理》雜志評為中國最美的七大丹霞地貌之一。張掖祁連山丹霞主要由紅色礫石、砂岩和泥岩組成,有明顯的干旱、半干旱氣候的印跡,以交錯層理、四壁陡峭、垂直節理、色彩斑斕而示奇,它是一個以自然風光為主的自然風景區,集廣東丹霞的懸崖峭壁、峰林石柱的奇、險、美,還兼有新疆五彩城的色彩斑斕於一體。其氣勢之磅礡、場面之壯觀、造型之奇特、色彩之艷麗令人驚嘆。網上說,因為資金不足,張掖的七彩丘陵後來退出了聯合申報世界自然遺產,於是廣東的丹霞山等六大集中在南方濕潤區的丹霞地貌成功了,唯獨西北丹霞地貌缺席。
張女士說她05年開始帶客人來看丹霞,起初是5元,後來張藝謀在這拍了《三槍拍案驚奇》後,門票是一路飆升,現在漲到了40,據說很快要漲到80。七彩丹霞裡有三個觀景台,一、二號在臨澤(門票上寫的臨澤丹霞景區),三號(就是《三槍》的取景地)在肅南,叫大瓷窯風景區。因兩家門票分成沒談好,現三號台是要另外收費的。原來只收12元,並且他們帶進來的客人一般都可以免票。不過前段時間發生一些糾紛,賣票的人換了,新來的人不好說話,門票漲到40了還一分錢不肯便宜。心痛米米啊,為啥門票猛漲但我們的工資不見漲呢?
我們先去看一二號觀景台,也就是臨澤丹霞景區。我們來得不巧,前幾天還有門票8折的活動,已經取消了,沒法,全票40。一二號觀景台都可以直接開車到達。我們今天運氣不錯,張女士說前一天還在下雨,下雨是沒啥可看的,下過雨後山路好走了,否則是塵土飛揚,前面的路都看不清。我們在一號台時,陰天多雲,看著看著,太陽竟然露臉了,開心呀!陽光下的七彩丘陵有紅、褐、紫、黃、白、灰等多種顏色,確實很漂亮。張女士說這是因為泥裡含了鐵,銅、錳等不同重金屬所造成的。一號台主要是看這邊的遠景。張女士還說一號觀景台適合拍日落。而三號觀景台則適合拍日出。
景區裡有工人正忙這修建和加固觀景的小道,估計是在為“十一”人流高峰做准備吧,要不以這裡略顯原始、簡陋的設施,大家看景一高興,人擠人,確實容易出意外。


二號台就是深入到景區裡,近距離觀景。張女士指點我們哪裡可以爬,有顏色的都不能踩。這些丹霞地貌其實都是很軟的泥土,我們都該保護它,要不每個人為了自己拍出好片,到處亂跑,亂踩一通,就會毀了這個自然奇觀!



看完二號觀景台,張女士征詢我們還要不要看三號台。據她說客人中再掏錢進去看的占40[%],進去出來的人一半反映還不錯,但說門票再便宜點就好了。張女士以三號觀景台仍在修路需步行為由與看門人講價無果,我們抱著既然來了就不要留遺憾的心態,一咬牙再掏40。
進去後,會先經過老謀子拍電影的道具屋-麻子面館。這屋修得還不錯,據說物料都是有些歲數的老古董,是特地從北京運來的。我們也循戲裡人物老鑽的小洞進去參觀了一把。老張還留了另一處道具,一口井吧,我們懶得去看了。
三號觀景台官方名稱叫大瓷窯風景區,我們覺得它確實比1,2號的要好看,面積更大顏色更鮮艷,就是票價實在是貴。





由於是步行,在三號觀景台轉了一圈我們花了一個半小時,有點累。而且山上風大,吹得人頭疼,還有點冷,建議以後9月去的朋友做好預防,帶帽子,帶多件衣服。
第二天在火車站偶遇張女士的另外兩位客人,一對剛退休但活力無限的夫婦,後來我們一起拼車游嘉峪關。他們說張先生(張女士的先生)大清早帶他們逃票進三號台看日出,那時看門人還沒起床,不過天氣不好,好像沒看到日出。
美景也看得差不多了,於是開車回市區,張女士直接拉我們到金房賓館後面的小吃街,建議我們嘗嘗當地的特色小吃搓魚面,推薦的是吳記(說這間小炒比較好吃)。。搓魚面,是兩頭尖,中間粗,大概1寸長的小面段,形狀有點像小魚。一碗搓魚面,配一碗湯和一個小菜,把湯和小菜下到面裡就可以吃。才6塊錢一份。便宜呀。
這天具體費用:
火車站打車到賓館 13 /2人
金房賓館 帶上網 118/標間
包車到丹霞地貌 120/2人
丹霞地貌門票 40/人
大瓷窯門票 40/人
搓魚面 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