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女人,是張愛玲,是陸小曼,是陳丹燕筆下的風花雪月,是無數有名和無名的上海女人的融合體,她們的人生或許與“偉大”無緣,但她們卻是這座城市特有的“海上花”風韻,即使時光過去半個世紀,仍揮之不去。
張愛玲故居位於靜安區常德路195號,是一座被粉刷成粉色的大樓,只是粉色已經陳舊發黑,像被遺忘的過期粉餅。1939年,張愛玲與母親和姑姑曾經在這裡的51室住過,1942年,她從香港回到上海後,又和姑姑一起搬進了65室(現為60室)。她非常喜愛這裡的居住環境,說“公寓是最合理想的逃世的地方”。
因為她的緣故,這幢大樓雖然著彌漫著老樓特有的霉味空氣,仍是讀者景仰、文人垂青的住所。推開虛掩的大門,沿著老式的奧斯汀電梯登上6樓,你便到了當年胡蘭成求見張愛玲的地方。張愛玲通常不見生人,胡蘭成敲門不應,從門縫下塞進了一張紙條。最終他們相愛相戀,如火如荼、如痴如醉,忘記了風起雲湧的時代大潮、直到他們的甜蜜小船被時代的磅礡大浪掀翻。
1946年11月,東躲西藏的胡蘭成回到你駐足的這座房子裡住了一個晚上,第二天清晨,張愛玲淚光盈盈和他,以及這段凄婉的愛情道別,從此,他們天各一方,再也沒有見過面。
同樣如泣如訴地回憶著名媛往事的,還有位於靜安區延安中路四明村923號的徐志摩與陸小曼故居,一幢很普通的上海灘老式石庫門洋房。昏暗的白牆重新漆過,有些不合時宜的刺眼。房屋格局很簡單:你順著樓下當中的穿堂拾級而上,二樓廂房前間是新房,後小間作小曼的吸煙室,二樓客堂間是會客室。也備煙榻,供客人使用。三樓是志摩的書齋。《愛眉小札》、《媚軒瑣記》和《小曼日記》都誕生在這裡。
“我白天向望的,夜間祈禱的,夢中纏綿的,平時神往的——只是愛的成功,那就是生命的成功”。徐志摩把對陸小曼透心肺腑的愛看作他生命的一切。然而這轟轟烈烈的愛情卻因婚姻和陸小曼的不羈變得如開水般平淡。1931年10月,就在你面前,當陸小曼扔過來的煙槍擊中徐志摩的金絲眼鏡之後,詩人憤然遠走,搭機赴北平聽林徽音的演講,再也沒能回來——那年,他36歲。
也是從你面前開始,陸小曼洗淨鉛華,謝絕游宴、素服終生,她的生命中只有一件事:編撰《志摩全集》。
資訊小站:
1.門票/開放時間:
常德公寓張愛玲故居:9:00~17:00;10元/人。
延安中路四明村徐志摩與陸小曼故居:免費游覽,但應事先征得房主同意。
2.交通
常德公寓張愛玲故居:乘坐20、37、57、76、323、330、921路公共汽車靜安寺南京西路站下車;
乘坐地鐵2號線靜安寺站下車。
延安中路四明村徐志摩與陸小曼故居:乘坐48、49、71、127、311路公共汽車延安中路銅仁路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