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兩屆世博會,也就看了兩次中國館,一種莫名的感覺說不上來,究竟是什麼呢?
五月份去上海開會,進世博會看了十多個外國館,卻沒敢進漂亮的中國館。因為擔心裡面的展覽像愛知中國館那樣難以體現我的“中國心”!2005年參觀日本愛知世博會,出於愛國心去了一趟中國館,恰巧趕上“大連日”開場,幾位市領導和在大連投資的日本商人以打高爾夫“開波”的方式啟動了這一天!一場民樂表演、兩三個心算神童、幾個村鎮的招商引資檔口,這顯然不會是一個熱門場館的樣子!接到日文版招商引資傳單的普通日本民眾更是驚訝得不知所措,看到一個帶孩子的父親憤怒地把傳單塞回中國館招商人員——這就是幾年前的中國官員所理解的國家營銷方式,和這次緬甸等小國館以買特產為主一樣,干脆就讓大連市政府在日本擺攤,近距離招商引資了!在愛知世博會上,中國館與發達國家館所表現出來的國家之間的差距比現實中還要大,中國政府顯然並沒有認真研究過應該怎樣在世博會上營銷自己,也不知道是在對誰營銷!
去虹橋機場的路上,出租車司機聽說我剛從世博會出來,有點調侃地說他決不會去跟35萬人擠,簡直是湊熱鬧、受洋罪!我說:我們這麼大年紀,每天油鹽柴米,看不看世博也無所謂了,但是應該讓你的孩子們去看一看,世界未來的幾分之一或許就在那裡展覽,看看全世界的人各自都在想什麼,他們各自的美好理想是什麼,也許孩子們會因此覺得這個現實的世界還有那麼一點理想和光明的色彩呢?出租車司機在機場專門下車來幫我拿行旅,說謝謝你謝謝你,市政府還給了我們家一張票呢,我會帶孩子和老婆按票上規定的時間去看一看!
六月再次到上海開會,會議一結束妻兒就趕到了,下飛機就進園區,結果在進中國館前一秒,兩歲三個月的兒子竟在童車上睡過去了。妻說:進去,有適合他的內容再叫醒他。結果直到出口的坡道上才看見大量高水平的兒童畫,但是終於還是沒能把兒子叫醒,只能怪他睡得太沉。
兩次看中國館,進步很明顯。
從建築看,愛知世博會中國館不過是一個由裝修公司搭建的工藝美術水平的“房子”,立面被12塊仿剪紙的紅色生肖板占得滿滿的,沒有一點建築的美感;而上海世博會中國館已經是一個建築創作的“作品”,這個被四根巨柱頂起來的巨大的倒金字塔有著當然的視覺震撼力、強烈的雕塑感、懾人的紅顏色,雖然一直有些爭議,但這已經是對藝術作品不同品味的討論,“寶鼎”的造型意向無論如何也要比“五星”城等容易讓老百姓看懂。
從室內看,愛知世博會中國館的核心是一間國賓級的高級會客室,擺滿了高檔紅木家具,可能是為舉辦“中國日”時,讓國家領導接待客人和休息用的,不讓普通觀眾進入,只有中國人才明白這裡展示的是“級別”,普通日本人哪裡能懂。而這次上海世博會中國館流線組織之復雜在本次所有的展館中也是少有的,在49米平台上看電影和古董;在41米平台上座游戲列車;在33米平台上看真的荷花、超級稻和展覽,這次中國館終於有了“內容”,室內裝修投入比愛知世博會也不知高了多少倍!
從展覽內容看,愛知中國館大廳有一部循環放映的宣傳片,主展覽是輪換的不同城市的展板和展品,大連那個階段就在宣傳城市和村鎮建設的成就、GDP的多少、招商引資的優惠政策、准備引資的項目等等,二樓的副展廳是八字還沒有一撇的上海世博會宣傳展板。這次的中國館總算在頂樓有了一部需要排隊在放映廳放映的電影,看了上海電影制片廠的時事教育片,就知道改革開放好!而且有真古董——兵馬俑銅馬車、活古董——清明上河圖創意。往下走還有一個游戲場,可以坐著軌道游覽車鑽進建築鬥拱的“叢林”,體會“中國城市營建規劃的智慧”!最後是一個宣示國家未來理想的展示場——低碳展廳,可以看到玻璃後面的荷花、超級稻,知道了中國人如何“師法自然的現代追求”!雖然全程都還是我們習慣了的有關政治、技術和生態的意識形態,可是這些“形而上”的概念在這裡有了諸多鮮活的詮釋和樣式,就像穿上了新衣服,顯然比愛知世博會動了腦筋!
但是拿中國館與創意發達國家的展館比一比,差距還是很大!這種差距不是外在於形態的,而是一個物化的世界工廠和發明了機器、現代生產組織方式和不斷在輸出核心創意產品的國家的差別:
英國館表現出的那種對自身創意能力的絕對自信,就像一個紈绔子弟從褲包裡拿出來一件寶貝,把手絹打開,裡面包著一顆鑽石——雖然只是用亞克力做的“種子聖殿”,但是你不會懷疑這就是一顆鑽石;法國館就是一個立體園林、一段室內通道,有羅浮宮藝術品、路易威登、法屬殖民地,你一旦走過就不會忘記那濃郁的現代法蘭西文化和身上的法式大餐氣息;意大利館讓你糾結在歷史與現代之間,雖然一開始通過了一道古羅馬凱旋門,但是最終卻置身於一個現代創意集市;德國和奧地利館的建築就已經是展品,更何況還有不停的音樂會來提供背景音樂;西班牙館詮釋了臨時建築反而可以風情取勝的創意,披在身外的竹編就像正在抖動的弗拉明戈舞女;瑞士館披著一塊紗巾、還把游樂場放進了建築中,雖然經常要停業維修,但是有機會你一定不會放棄一試;整個冰島館只有一部五面牆的“立體”風光電影,但是拍攝的內容和技巧足以獲得你的尊重,這就是一個你累了可以來停留一下,可以隨意坐在地上的“廣場”……
但是正真讓我感到壓力的是同屬後發國家的韓國所表現出來的那種持續的創意能力和表現能力。愛知世博會上的韓國館展覽三件東西: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無數個手機顯示器同時演播不同的電視節目;一部足以讓你看得熱淚盈眶的卡通電影,表現戰爭毀滅後生命體系的重建過程,讓你厭惡戰爭;一個關於韓國出口電影電視劇創彙成就的展覽。上海世博會上的韓國館仍然帶來了民族舞蹈、技術產品、電影和“大韓民國,你的朋友”。看舞蹈表演的時候兒子終於醒了,進入電影廳再看了一部卡通電影《和聲城市》——創作者無限的想像力讓音樂成為“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工具,用心靈之歌搭起拯救生命的橋梁,用音樂重啟動殘疾兒童生活的夢想,再次讓我熱淚盈眶。兒子第一次看電影竟然是在韓國館,看著這個小家伙興奮的眼神,看得如此投入,妻子悄聲說:看來與韓國相比,中國目前也還不是一個創意大國!
袁奇峰 為南航icon雜志所寫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