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印像

作者: tlh_lz

導讀巴基斯坦的烏鴉很多,走到任何地方都可以聽見它們的聒噪聲。或許是因為這裡幾乎都是穆斯林,或許烏鴉是他們的神鳥,所以烏鴉們生活的很幸福--處處為家,絲毫不為生計發愁。另外,它們和國內的烏鴉長的不盡相同,國內的是全黑的,那種烏漆漆的黑,讓人看著總有點想躲避。而巴基斯坦的則是首尾發黑(不是特別的黑),而頸部則是灰的,個子也很大,常常旁若無 ...

巴基斯坦的烏鴉很多,走到任何地方都可以聽見它們的聒噪聲。或許是因為這裡幾乎都是穆斯林,或許烏鴉是他們的神鳥,所以烏鴉們生活的很幸福--處處為家,絲毫不為生計發愁。另外,它們和國內的烏鴉長的不盡相同,國內的是全黑的,那種烏漆漆的黑,讓人看著總有點想躲避。而巴基斯坦的則是首尾發黑(不是特別的黑),而頸部則是灰的,個子也很大,常常旁若無人的在路邊四處晃悠,不畏人。巴基斯坦是個長條形的國家,主要的大城市有卡拉齊,拉合爾,伊斯蘭堡,其中卡拉齊是出海口,所以經濟比較發達,也比較開放,屬於國際化的大城市(還沒有去過),而拉合爾是以前的首都,和印度挨的很近,有很多傳統建築,比如以前國王的大花園(現在是公園),好幾個皇室陵墓都建的極具氣勢,很有氣派,當時給我的感覺就是天下所有的皇宮都很講究四平八穩,惟我獨尊,很棒!而我幾乎一直在伊斯蘭堡活動,伊斯蘭堡是個新城,是考慮到印巴危機而改遷的首都,以前是原始森林,所以樹很多,到處都是樹和雜草(修整過的不多),整個城市是由英國人給規劃的,布局是劃塊,方方正正的,從E-G,然後在從1-10,也就是從E1-G10,?幾乎每個區中間都有個市場,但以F6,F7最大,我們是常常去那裡逛的。因為伊斯蘭堡是個新城,所以人口不是很多,而且幾乎都是富人,整個城市只有8棟高樓(大概有十幾層吧),其余都是別墅、平房(窮人都是住在附近的衛星城,叫rawapindi)。因為這邊的氣候干燥炎熱,整個城市白天很安靜,人們都躲在屋子裡面,只有到了晚上7點以後,涼快下來了,人們才開始出來活動,常常要到晚上12點左右才會回復寧靜。

巴基斯坦幾乎都是穆斯林,所以mosque到處都是,而且建的都很好,其中最大的一座就在伊斯蘭堡,是沙特王子捐的,非常的氣派,整體設計非常獨特,遠看像是歌劇院,而非清真寺,據說裡面的大殿可以容納1萬人做pray,而大殿四周則有四根高高的珠子(大概有100多米),晚上亮閃閃的,在遠處就可以清晰的看見,而大殿的頂上則是一個純金做的彎月,據說有好幾噸,真不知道當初是怎麼弄上去的。我曾經在外邊走過一次,因為是下午,很熱,而且要到mosque必須要赤腳,結果大理石的地面給曬的非常的燙,為了走一圈,有些地方是飛奔而過了,給當地人看得只樂。當時唯一想的起來就是聽說有人吃鴨子,將鴨子給關到鐵籠子裡面,邊上放上調料,籠子下面生火,結果鴨子燙的就四處跳,渴了就只有喝調料,因為腳下燙,所以血液往腳上流的就快,而調料也就過去的,這樣下去,鴨腳掌就最好吃,這樣就把鴨子的腳掌給切下來吃,當時我就覺得我們像那些鴨子一樣跳來跳起的,腳不敢沾地,非常可笑。不過在這麼莊嚴神聖的地方說這樣的話似乎不是很好,因為穆斯林都是很虔誠的,他們會在那裡很虔誠的做PRAY,每天三次(據說有的人是5次),從不間斷。我們住的酒店,辦公室都有他們做pray的毯子,到了時間,他們洗干淨手腳就朝著麥加方向匍匐禮拜,而這些時候附近的清真寺也會用高音喇叭放出頌經的聲音來提醒大家。

穆斯林是不吃豬肉的,平時以牛羊肉為主,他們會將牛羊肉燒烤,叫做8bq(音同),或者放在罐子裡面燜,叫做kawayi,吃的時候拿囊或者恰巴帝就著裡面的湯湯水水,其中,囊的恰巴帝的區別在此給大家說明一下:囊是發面的餅子,而恰巴帝是死面的,放在一個大爐子裡面烤干的(像國內做燒餅一樣),味道都挺好的。我曾經和幾個朋友去了伊斯蘭堡一個比較高檔的巴餐館去吃了一次,確實味道還不錯。:)不過去底下吃的話就很髒了,老巴不怎麼講衛生,又極缺水,所以得肝炎的很多。

由於他們總是吃葷,穆斯林除了真主之外不許有其他的崇拜,所以在這裡幾乎沒有什麼娛樂,人們吃飯的時間又晚(比我們晚2個多小時),所以常常是吃完晚飯就睡覺,搞得體形都偏胖,接了婚很快就生孩子,體形開始膨脹,個個都是梨形,常常感覺一個50歲左右的老巴女人完全可以拆我2個,非常可怕,所以在公共場所我常常替她們擔心椅子能不能承下她們龐大的肥臀?:P他們結婚很早,而且沒有計劃生育(據說開始實施計劃生育了,可以生4個吧--這也叫計劃??),常常一家子出門就會看見一大堆孩子,一個比一個大點,而他們這邊也沒有超載這一說,所以只要擠的下,就麼有人管,所以經常看見一個小車車裡面塞下近10口人,非常厲害。而且開的很猛。而公共汽車就更不得了了,先不說那些花花綠綠,在國內肯定被認為是靈車的公車(都是拉貨的卡車改裝的),就人們的上下車水平來說,絕對夠得上雜記團的水平,親眼看見那些人奔跑幾步,一手抓住車的一個把手,幾秒鐘的功夫就上到車頂了,或者進去(下也一樣麻流),當時就想,周星馳一定是看了這個情景才會想出白領用輕功坐公車的段子。:P

在可蘭經裡面說,一個男子可以娶4個老婆,所以我們出門之後常常猜測一個男人周圍數個女子的身份,但後來了解了一下,據說娶多個的極少,基本上都是1個,只有那些沒有文化的人才會娶多個。而娶老婆在這邊也是一項財富阿,一個女孩出嫁的話,要給陪嫁很多的,有次聽說有個GM有4個女兒,真為他難過,要把四個女兒都嫁出去要攢多少錢阿,可憐的老頭。而印度常常就聽說因為彩禮少而將新娘給燒死的,這種風俗非常可怕。

印巴衝突想必大家都很清楚,前段時間最緊張的時候偶也是監守在伊斯蘭堡的阿(其實伊斯蘭堡平靜的要死,只是天天看新聞被嚇的要死),那次去拉合爾出差,順便到印巴邊境去看了印巴降旗,真是非常有趣,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具特色的降旗了(升旗太早,爬不起來,沒有看),衛兵都是高大英俊的(估計近2米,我曾經和人家照了一張相片,掂起腳尖好像都沒有到人家肩膀),兩邊的人好像演戲一樣,好多人在那裡高呼pakistan(對面就是india了),還搖著旗子,衛兵都惡狠狠的瞪著對方,然後咚咚走到邊境,降旗,關門。整個過程很長,很精彩,是絕佳的愛國主義教育題材,可惜沒有帶錄像機。總感覺印巴矛盾好像中日矛盾一樣--難以調和,老百姓也極端仇視印度。都是英國人留下的禍根阿!

巴基斯坦以前是英屬殖民地,所以很多東西都是學英國人的,比較懶散,效率奇低,一天到晚都是tea,很多時候讓人很惱火,他們說十分鐘,你就要當1個小時來理解,否則你就後悔死了。而他們的tea,就是紅茶加奶,味道還可以,但是千萬別喝局方的,非常髒,杯子是所有人用的,糖和茶葉是放在地上的。他們平時喝自來水,而自來水也處理的很不干淨。身上的味道也很大,有一次出去玩,一個老巴司機開車,一路上我快給熏死了,最後回的時候千方百計換了個離他遠的座位。不過這個國家的福利還是很好的,

對了,這邊的名字也很有趣,大家都知道伊斯蘭名字裡面有穆罕默德,其實還有一個和它極其相似的,叫做麥哈麥德,音很近,可是絕對不是一個。而這只是姓,名字極有趣,比如我們公司裡面的:morbin(毛病?),sajid(殺雞的?),yikeba(一個疤?),qiaju(假酒?)。。。據說工廠還有個叫一個半的,可惜沒有見過阿。

巴基斯坦基本還是比較封閉的,伊斯蘭堡因為是首都,外國人又比較多,所以稍微好一些,我們到街上逛的時候也只是被當地人多瞅幾眼,說兩聲chinese也就ok了,但是那些平時很少見世面的人可就不得了了,常常被人家當初外星人看,拍照。由於中國和巴基斯坦的友好關系,我們在巴基斯坦是非常受優待的,這是其他國家覺得沒有的。所以有時候很是得意阿。哈哈!

現在是巴基斯坦的雨季,天空常常是灰灰的,氣壓很低,很不舒服。雨呢,常常是暴雨,下的很急很大,常常會使能見度降的只有十幾米。但雨後那一片生機卻是勃勃有致,讓人歡喜。剛來的時候是5月,國內正是盛夏,而這邊滿眼都是白花花的陽光,沒精打采的樹和那些枯黃的的草,假若只看空曠的荒原和草,肯定不會相信這就是巴基斯坦的夏天,恍若是中國的深秋了。而如今,四處都是綠油油的,氣候也沒有剛來時那麼酷熱了,一切變得開始清爽了許多。甚為開心!

白天的伊斯蘭堡實在是很安靜,唯有公路上各式汽車奔馳而過,到了晚上,人們才開始行動起來,停車場上常常找不到車位,marketing裡面人聲鼎沸,頗為熱鬧。隨著對伊斯蘭堡的日益熟悉,我們開始像老鼠一樣搜尋各種小店,希望能找到最有價值的東西,而不是剛來時的那幾個目標。

伊斯蘭堡是富人居住的地方,而門衛也是一道風景了。這邊的每個house都是有門衛的,他們穿著的制服和軍服很像,但是顏色上還是有區別的,比如我們office的門衛穿的深藍色,而house的則是棕色;帽子是貝雷帽,上面有一只鷹--巴基斯坦軍隊的徽章。由於這邊的溫度偏高,他們都習慣在門旁邊的樹蔭下架個凳子坐著,手上則是一把真槍,槍一般是那種霰彈槍,比較大,子彈上沒上不是很清楚,但腰上的確掛了子彈盒。由於伊斯蘭堡的治安相對好些,所以我估計裡面可能沒有子彈,但據說在卡拉齊卻是荷槍實彈的,若有可疑人等在門前晃悠,可能就會真的開槍哦。所以盡管我們常常想在一些漂亮的house門前拍照,但考慮到人身安全還是放棄了。

巴基斯坦是伊斯蘭國家,所以治安是很好的,因為可蘭經裡說了,如果有人偷盜就要砍手,處罰的非常嚴酷,所以極少聽說有這種偷盜搶劫的事情,但是近期的國際形勢卻讓人擔憂,所以馬路上常常看見一對對的裝備警察,晚上更是,主干道上還有防暴警察,常常會讓過往的車輛停下來檢查,由於中國和巴基斯坦的友好關系,我們倒是常常受到優待,我經歷了多次這種檢查,但每次車停下來,他們一看是中國人就會笑笑的打手勢放我們通行,所以後來我一看見要停車檢查就將頭伸出去,有時候再喊一聲chinese就無往不利了。

這邊政府機構的建築基本上還是很漂亮的,比如總統府,總理府,最高法院等等,這幾個大型建築都位於伊斯蘭堡最好的總統大道上,很有氣勢。可是由於前總理謝裡夫貪污給趕下台,現在還在國外,所以那棟富麗堂皇的總理府目前沒有人居住,而且禁止拍照,今天我們偷偷從另外一個角度拍了幾張,頗為欣喜!

巴基斯坦沒有什麼娛樂,所以度周末是個很大的問題,至今為止,我幾乎已經周圍能玩的地方都玩遍了,其實不是我很能玩,實在是玩的地方太少了,在伊斯蘭堡60km之外有個山叫murree,來過巴基斯坦的肯定都去過,去murree有三樣玩的:騎馬、打槍、坐纜車。說實話,裡面的娛樂設施連國內一個最普通的游樂場都比不上,可是每次去都是人滿為患(不幸的是,我去了3次),坐個纜車要排幾十米的隊,我們問一個坐纜車的老巴坐了幾次,人家告訴我們說thousands,可是就這還是要開上幾十公裡的山路坐個纜車(山路極難開車,每次去我都很痛苦),可見娛樂活動之貧乏。老巴常常是拖家帶口的去玩,但又不講秩序,喜歡加塞。第一次去的時候趕上穆罕默德的生日,遠遠看見坐纜車的人多如螞蟻,同去的人告訴我們說中國人可以加塞,當時實在沒有好意思就走了,後來我們再去的時候,我規規矩矩的排了幾十米的隊,眼看要到了,一個肥婆裝作扔東西站在了我前面,緊接著一群老巴全都加到我們的前面(十幾個阿),當時那個氣阿,如果眼光能殺人,我想她身上那些肥肉早都被我千刀萬剮,割的只剩骨頭了。哼哼!

枯燥的生活使人變態,所以我們要努力使自己活得充實,鍛煉身體是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剛來的時候常常跟著大伙去爬山,山不是很大,上下共5km,一般來講,我是花30分鐘爬上去,再花30分鐘下來。第一次去的時候堅持著爬了上去,但臉色非常難看,極度缺氧(多少年沒有活動的老胳膊老腿了阿),把同去的人嚇的要死,後來的知道了條小路,花了20分鐘就爬上去了。可是那個只是上上下下,沒有風景可看的山,對我來講真是沒有什麼興趣,每次去爬感覺都是自虐,爬了5次後就說什麼也不去了。但是據說有的人卻是上下兩次的,真是佩服。對於這種地方,老巴也是很多,但他們的活動時間比我們晚一個小時左右,所以常常在下山的時候遇見他們上山,真是非常痛苦的,因為他們的體味大,爬上去之後累的要死了,下的時候和他們迎面而過,一股味道鋪面而來讓人窒息--特別是那些大胡子老巴,後來我有了經驗,一看要和他們碰面,就深吸一口氣,過了5米之後在張嘴呼吸。

老巴還很喜歡徒步快走,在我們住的不遠處有一個大公園,每次黃昏的時候裡面都有很多人在繞圈走,有男有女的,但是男的和男的在一起,女的同女的在一起,相互之間不可以在一起走,更不可以坐在一起。同性相見先拉手擁抱一下,然後拉著手說話,走在路上也常常看見幾個男人手拉手散步,路邊草地上2個或多個男人坐在一起聊天的就更多了,相比之下好像女人倒是很少有這種親近行為,或許是因為女的很少露面的緣故吧。街上的女人往往分兩種,一種是臉全包住,一種是只包了頭發,據說是屬於不同教派的緣故,前者只能看見兩只眼鏡,渾身上下全黑,後者倒還開發一點,也常常穿短袖的巴袍(穆斯林女人是不允許穿長褲的,只能穿巴袍),她們的巴袍現在也有些改革,不再全部是原來那種肥肥的燈籠褲了,也可以做成西褲的樣子,不過那些上了噸位的婦人是不可能有什麼花樣了,因為巴袍實在是她們最好服裝了--肥肥的,穿著舒服,但就那樣還可以常常看見凸現出來的片片丘陵。我以前常常鑿模那些包的扎實的女人怎麼吃東西,因為她們臉上的布實在是沒有什麼拉鏈之類的東西,後來有次吃冰激凌的時候終於看見了她們是怎麼吃東西的:乘好吃的,然後撩起面紗,飛快吃下,馬上放下面紗,這樣外人根本很難看見她們的臉,實在厲害!

初到伊斯蘭堡實在感覺像個農村,而不是一個國家的首都。沒有高樓,沒有擁擠的人群,沒有繁華的商業區。。。總之,一個現代化的大都市所擁有的一切它都沒有,但隨著駐扎的時間加常,漸漸也覺得它的好來:城市安靜、生活悠閑,也頗為留戀起來。

在一個城市住上3個月,應該是很有發言權了吧?以上是我對巴基斯坦--主要是伊斯蘭堡的一點見聞,與大家分享。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