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國慶獨闖桂林東岸的山深之處,留下的印像是:嶺南秋色,唯此獨有。 苦等了一年,終於等到桂林車友傳來杏林秋黃的消息。但桂林時值陰雨,不是秋游的天氣。連續幾天查探天氣預報,周六凌晨,才決定出行。
又是孤車上路,少了熱鬧和喧嘩,卻換來懶懶散散、隨心所欲的舒坦。吃完早餐才開始准備簡單的行李,精選了300首MP3路上解悶,9時40分離開同樂關口,開始三天之旅。
走盡高速,沿綏江省道北上。車外是煙雨迷蒙,夾道有低天老樹,還有江邊連綿不斷的鳳尾竹林,一景一物都是那樣熟悉,這方水土,是我生長的故鄉。
進入廣西,風景漸漸不同,從賀州西行,路旁的楊樹綠瘦黃肥,及至鐘山,楊樹已黃透,風過處,葉落如雨。沿途的柿林落葉殆盡,紫紅的枝椏掛滿橙紅的果實。嶺南水柿主產於恭城,路邊一排排攤檔,低價出售新制的柿餅,與大圩路邊即買即摘的碩大草莓一樣,是時下最應節的水果。
到達陽朔已是傍晚時分,西街湧來密密麻麻的人潮,今天是陽朔的漁火節,放完漁燈的游人回到西街泡吧,陰寒料峭的冬夜,洋人街依然熱鬧。
我們躲開了人潮,晚餐後直上桂林。去年塵土飛揚的市區大道已經修建完畢,淡季的三星級酒店可以輕易拿到四折的客房。
豎日上午10時,離開陰雨綿綿的桂林,駛過五公裡泥漿路,我們先去古東的楓葉林。適逢當地“紅楓節”,擁有三千多株楓樹和瀑布群的景區正四處招引游人,但應者寥寥。環看附近的楓樹,葉色紫紅,色澤暗啞,沒有干燥天氣,缺少冷霜吹打,楓林雖紅卻不誘人。我們放棄了這項需時兩個小時的楓林游程。
返回正途,來到潮田河邊,河岸比去年更顯秀美。樹林中夾雜黃杏紅楓,映襯著藍色的江面。不管是什麼季節,什麼天氣,這段河岸總是讓我流連。
去年的碎石山路已經換成柏油路,銀杏林終於出現在眼前。村前屋後、山坡田邊,一株株黑碣的樹干之上,鋪滿了團團簇簇的金黃!終於看到了,南國金黃色的秋天!
在各條村裡悠轉,腳下踩著、身上披著、伸手摸著、舉目看著,全是金燦燦的葉子。村民熱情友善,讓我們上屋頂觀景,還送我們一包銀杏果。村中小孩帶我們看銀杏王,她高30多米、干粗2米,挺拔高俊,引領當地十萬株銀杏,同時招展燦爛的新裝。
晚住西街,冷雨霏霏。想今年一月星夜獨行,欣賞千裡古道的腊梅;春節遠駕雲南,望不斷無邊無際的油菜花海;歲未的今天,飽覽了嶺南杏林的樹樹金黃。如果有條件自己建房子,圍牆外要種一圈歐美楊,屋前屋後必定要種上銀杏,到了秋天,生活在油畫裡,該是怎樣一番情景?
我開始做黃色的夢……
oboe@szonline.net 2002-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