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婺源-5

作者: 入境無語

導讀 中華蘿藦葉甲---婺源的河流與水塘邊,我發現有這樣美麗的昆蟲。 她圓圓的身體,黑色閃光的鞘翅,長長的觸須有一點點彎,像許多動畫片裡的角色,煞是可愛。 她蹲在野菊上面,埋頭只顧貪婪地吮吸著露水,沒有功夫搭理我...... 火紅的日子---這樣的習俗,在婺源叫做曬紅 荷包紅鯉魚---這是婺源鄉村的一大特產,幾乎家家都養著幾尾。 這可不是一般的鯉魚。它頭小 ...



中華蘿藦葉甲---婺源的河流與水塘邊,我發現有這樣美麗的昆蟲。

她圓圓的身體,黑色閃光的鞘翅,長長的觸須有一點點彎,像許多動畫片裡的角色,煞是可愛。

她蹲在野菊上面,埋頭只顧貪婪地吮吸著露水,沒有功夫搭理我......



火紅的日子---這樣的習俗,在婺源叫做曬紅



荷包紅鯉魚---這是婺源鄉村的一大特產,幾乎家家都養著幾尾。

這可不是一般的鯉魚。它頭小尾短,背高腹圓,色澤紅潤,味道極其鮮美,既是一個價廉的菜,也是能夠登上國宴的美味佳肴。

據說,是皇上老兒賞賜給婺源籍的官宦,逐步繁衍保留下來的優質品種。

皇家的貴族血統,得到青山綠水的滋養,實現了平民化的普及,惠及歷代村民,乃至於順應旅游發展,成為名聞遐邇的美味。我不得不思考,究竟什麼叫做科學發展,什麼叫科技含量與附加值......

從殿堂到鄉村,從過去到今天。

婺源的魚也多彩。婺源的人,很睿智



原色原味---上桌了,依然保持那紅潤的色澤。

價錢一點也不貴的魚,鮮美無比的魚啊,我們多看一會吧,真的不忍下箸



打翻的顏料桶---大山裡面,村莊前後,那些楓樹、槭樹、烏桕樹和一些常綠樹,有的已經幾百上千年了。它們肩挨著肩在比賽,誰在秋天變色最快



吊瓜子---這裡面的瓜子,攤檔有得賣。

但是,我十分驚奇這樣的植物,在婺源就的農家院落裡面,似乎就是人們在喜慶場合所懸掛的彩球。



碧波彩虹---這樣的橋,叫彩虹橋。在婺源是最恢弘、最正規的木橋了。

她有如長虹臥波,橫跨兩岸。

這座建於南宋,至今有700多年歷史,村民們維護得很好,沒有顯露老態龍鐘的感覺。

石頭砌築的橋墩,船頭豐銳造型,能夠分解洪水對橋墩的衝擊。橋的榫頭之間,全部用木釘,幾百年過去了,榫頭之間依然緊密牢固。

我們走在上面,橋身很穩固,有那麼一點點微微的彈力,扶欄散發出木材的馨香,向我們訴說著歷史的厚重。



雨沐漿果



絢爛多彩---彩虹橋遠眺。

秋天的色彩,生活的色彩,歷史的色彩,生態的色彩......

婺源,宛如一幅五彩繽紛的長軸畫卷。

我們身處一個多姿多彩的時代。

我們長期身居街道冗長、高樓林立、紅塵滾滾的都市。

當我們走進婺源,解讀這樣的中國最美麗的鄉村的風情畫卷的時候,我們原本躁動的內心,倏然間便歸於寧靜。


精選遊記: 婺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