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周六有陣雨早上9點起床,9點半去旅館餐廳吃免費早餐,相當不錯。餐後駕車直奔布裡斯托爾的聖瑪麗紅崖教堂。
布裡斯托爾東距倫敦190公裡,西與威爾士首府加的夫隔海灣遙相呼應,又是通威爾士的鐵路和高速公路上的要站,故有“威爾士之門”的稱謂。我們這次的三日游最後一站,便是威爾士加的夫。
布城是座古今建築並存的城市,可觀光的景點不少。該城曾被譽為“集中了全歐洲船只”的貿易港。1497年,航海家卡伯特由此港出航,發現了新西蘭島。為紀念這位航海先驅,在城西布蘭頓山上豎有33米高的卡帕特塔。1843年在這裡下水的“大不列顛”號長達98米,是英國第—艘橫渡大西洋的鐵殼汽船。它在海上風光了幾十年,1970年拖運回該城原船塢,供公眾參觀。市內的王家劇院,據說是英國現存歷史最早的劇場,從1766年迄今從沒間斷過演出。市中心最高的地方,有創辦於1876年,現有近萬名學生的布裡斯托爾大學。而市西的克利夫頓懸索大橋,全長214米,只用單跨,就飛越了80米深的埃文峽谷,從1831年起,用了33年才完工,它是布城的像征和驕傲。此外,《金銀島》和《魯濱遜漂流記》均和該城有關。
但所有以上景點,除了懸索大橋我們是坐在車上看到的以外,全都沒時間去,而重點只看了兩座教堂:聖瑪麗紅崖教堂(見以前上傳照片:《布裡斯托爾聖瑪麗紅崖教堂(一)》)和聖三—大教堂。在古跡中,我是比較偏愛教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