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哥窟(Angkor)其實有許多景點構成,如果已經看過不少資料,應該知道它主要包括吳哥廟Angkor Vat和吳哥城Angkor Thom,和周圍一些景點。離這兩個景點較遠的還有北邊的女神廟Banteay Srei和南邊的Roluos鎮。1、吳哥廟Angkor Vat
摩托開過了關轄後,就進入了兩邊是參天大樹的林陰道,偶爾還在路邊看到幾只旁若無人的猴子,忽然豁然開朗,眼前一大片如鏡的湖水,倒映出藍天白雲,遠遠的看去,隱隱有一些建築物(吳哥廟Angkor Vat)在綠蔭的懷報之中,懷著期待,人就慢慢的興奮起來。我偏愛自然景觀多於人造建築,吳哥廟Angkor Vat前的這一大片綠蔭環繞中的湖水可以說是我的最愛,日出日落又另有一番滋味。
吳哥廟Angkor Vat是吳哥的代表,跨地最廣,最壯觀的,游客也最多。看日出日落的人也最多。我個人以為它在日落時非常美,先是被太陽的余暉染成金黃色,隨著太陽威力的減弱,慢慢變成粉紅色,旁邊的雲彩更是變化無窮,其效果讓我想到上次稻城之行中在高原看到的日出時的雪山(日照金山)。在廟的主體前有兩片池塘,作為建築的一個部分,用意是看那些塔在水中的倒映,自然這兩個池塘前面也是謀殺膠卷最多的地方之一。還有當地小孩子在池塘前放一排椅子,盛情邀你去坐,自然是要收錢的。
廟的主體分三層,最中間的一層,以前只有皇族和高僧才可以進入。要進入這層,需要登一段高高的階梯,每個階梯很高,但寬度很窄(只能容下腳背),坡度很陡,據說是70%。在登上去的時候,你不得不用上手,據說這樣讓人有登天的感覺,我不知道當時那些權貴們是不是也像我一樣這樣狼狽的“爬“上去的。第一次游人很少,自我感覺良好的一路爬上去,爬到一半時,往下一張望,開始暈眩,咽了口水,努力爬到頂後,再沒有心情參觀,我開始考慮怎麼下去。這時候開始後悔為什麼要不自量力的爬上來,有一陣子我害怕的想要大叫,最後鼓起勇氣,抖抖嗦嗦的又爬了下去。下來後,我仰望見一個女孩在上面悠閑的走動,當時我絕對對她懷有崇敬的感覺,覺得自己太沒用,然後又後悔為什麼不在上面多待一會。
在暹粒的最後一天,我決定用一整天的時間好好的體會吳哥廟Angkor Vat,耿耿於懷的來到最裡層,圍著整個樓體轉了一圈,突然發現其中一面的階梯原來旁邊有一段混凝土結構,寬度合理很多,而且一邊還有扶手,應該是專門給游客准備的,頓時勇氣大增。爬上去後,非常慶幸自己的決定,在上面眺望遠處,然後俯視那段讓人心驚膽戰的階梯(在上面往下看,你會覺得這些階梯簡直是90%,像懸崖一樣),那種暢快的心情難以形容。樓頂的裡面結構比較簡單,我就大多在外層轉悠,外層一圈沒有扶手,一邊走一邊也要爬上爬下,其實也蠻危險的(對我這個有恐高症的人而言)。後來累了,我就選了一個門檻下,靠著門框打了一會盹。(因為行程較寬余,我安排了較長時間在吳哥游玩,所以我經常在景點陰涼處坐下來,翻翻Lonely Planet和一本專門介紹吳哥的書, 或者索性閉上眼睛小憩。) 在Angkor Vat樓頂這個古人用來meditation 的場所,沐浴在高處特有的習習涼風中,有一種奇特的感覺,感覺自己真的參透到一些什麼。醒來後,精神氣爽,又逛了一圈,發現像我這樣的人還不少,有倚在門口打盹的,有幾個索性躺下來看書聽音樂聊天。
外圍走廊刻有若干巨大浮雕,分別講述不同的故事,如果有時間,對照書細細體會故事情節會讓你對吳哥的妙處更有體會
2、吳哥城Angkor Thom
Angkor Thom 不是一個景點,而是有幾個建築物組成的,其中Bayon 是代表,特別之處是54個塔上200多個巨大的頭像。Bayon也有類似長幅壁畫的浮雕,其中有幾幅講的是古代中國人和柬埔寨人的戰爭,從頭飾上可以區別這兩族人,你可以猜猜看誰是中國人。
Baphuon也是Angkor Thom的重要景點,但是目前在整修中。
Angkor Thom 的兩個大門很相似,前面都有一座橋體,橋欄分別由男神和女神石雕(大多是沒有頭的,據說給人偷走)組成,他們每個人都抱著一段巨蟒的身體。我猜想這是來自於那個攪拌牛奶海的典故(吳哥廟最著名的浮雕之一)吧。
3、除了Angkor Vat 和 Angkor Thom, 其他我以為值得一游的景點有:
- Phnom Bakeng: 巴肯山,著名的看日落的地方,上山的階梯已經毀壞的不成形
- Preah Khan: 占地面積大,容易迷路,在這裡你可以看見自然的力量,有時候巨大的樹根壓壞了牆頭,有時候樹木變成支撐物。
- Srah Srang:又稱Royal Bath, 是看日出的地方,在那裡我碰到人數最多最執著最有技巧的一群女孩組成的小販
- Neak Pean:和其他吳哥的建築都不同,是由若干人造池塘組成,中間一個大池塘,周圍4個小的,大池塘中央有一個小島,由兩條巨蟒石像圍成。書上說,Neak Pean 原先是湖中湖,人們要用船才可以到,我想這跟Angkor Vat 高高的階梯是一樣的道理,神跡應該在經過重重困難才可以到達的地方。
- Ta Prohm:是拍攝古墓麗影的所在,基本保持發現時的原樣,沒有經過整修,處處可以看到倒塌的牆頭和”Danger, no entry”的標記
- Preah Rup:是最高的建築之一,是登高望遠,休憩觀日落日出的地方。
- Banteay Srei:和Angkor Vat 和 Bayon 齊名,保留最完整的,雕刻最精細,不像其他吳哥的建築,它是紅色的,特別漂亮 (路程較遠,要30分鐘到,一般司機會要求加價)
4、Roluos 由3個景點組成,是比吳哥建築群更早的建築,對古建築的進化有特別興趣的人可以去看看,否則不建議去。因為一來路途遠(在吳哥的反方向),路上塵土飛揚,二來比較破舊,你可能會失望。
5、在吳哥行程安排:如果是一般的游客,3天應該可以了:一天小圈,一天大圈,半天女神廟,半天把大小圈所有的景點再轉一遍。而且買票當天下午4點以後還可以免費參觀。
我不是那種特別愛好建築的游者,買了7天票,玩了5天,基本所有的景點都看了兩遍,Angkor Vat 3遍,它前面的大湖每天幾遍,覺得足夠了。讓我再玩一二天的話,我也不知再往那裡去。
當然有許多人覺得7天也不夠,這不是我輩的境界
6、日落日出
在暹粒,每天一次的日出和日落是必修的功課,看日出,5:30必須出發,但我一直沒有在吳哥發現看日出特別好的地方。Angkor Vat, Srah Sang 是人們一般的推薦,但其實由於方位的問題,在Angkor Vat看到的太陽其實不是那種初生的紅紅的太陽,而是金黃耀眼的那種。Srah Sang 好一些,但也不夠理想。
反而Angkor 外面地勢較平坦的地方看到的日出更完整,更美,最美的是日出的彩霞,絢麗奪目。
日落我首推Angkor Vat, 重點不在於落日,而是落日余暉中的Angkor Vat。其他如Preah Rup 和 Phnom Bakeng,雖然可以完整看到日落,但我個人而言覺得不是Angkor 的特色,其他只要是地勢高的地方的日落難道不是一樣,上海的日落,如果用心去體會,也很美的。
7、導游書
游吳哥沒有導游又沒有書的話,你可能會不知所以,那裡的景點介紹很少,有時連這是什麼景點都沒有標記,我不得不經常問那些門口查票的人“what’s the name? What’s the place?”
幾次進入景點,發現似曾相識,原來是前面景點的另外一個入口。
而且有些大的建築結構復雜,有書上的建築構圖對照不容易迷路
最最重要的是,沒有書的指引,很多精妙之處你就無法體會
我從景點周圍的小孩子買了一本黃色封面的,比Lonely Planet 專業詳細。
當然只買得起盜版,3.75美金。在金邊和暹粒都有賣的,應該可以再便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