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
早7:20起床,飯後趕8:30的綠皮車,這車停在敦煌飯店的馬路對面,每半小時一班,是始發站,但沒有路牌、標志。司機告訴我們,市裡至今未讓他們立牌,只好讓人口口相傳,上車的人都說要去投訴,司機笑著說,你們一兩天就走,下車就會忘了的。我說我一定會去投訴的,而且是向市委書記投訴,改變這無牌的狀況。綠皮車准點開出,一路上,遇人招手即停,上車的人基本上是去火車站和莫高窟的,到火車站約15分鐘,到莫高窟30分鐘,票錢9元。
莫高窟的門票是160元,奇貴,有一些人就選擇不進洞窟,在外瀏覽,看看外觀和敦煌研究院的仿洞窟展覽了。我們花了錢,寄存了相機和大包,跟隨042頻道的導游進場了。大家戴上耳機,緊跟導游,我們一共看了8個窟,據說內賓、外賓看的不一樣。先看的窟是17號 ,是王道士發現佛經的藏經洞,道士能在佛洞裡長住,並發現牆壁上的裂痕,繼而發現藏經洞,的確詭異的很,可謂是鬼使神差了。還有美國人偷盜過的洞,少了一佛像,讓游客燃起抗美的激情,這個窟該是不會讓外賓們看吧,我是這麼想的。比較有名的是96號的九層樓中的佛像,35.5米高,是唐朝的作品,就是武則天的年代,目前它是第三大佛(第一是樂山大佛),室內號稱第一大佛。130號的佛像是第二大室內佛,高26米,但奇怪的是,看的人都說他比96號大,導游解釋是身材比例不同造成的錯覺,他的頭部特大,上舉的右手五指平齊,色彩發白,生硬呆板,說是1987年修復的敗筆,感覺是泥水工隨便糊弄而成的,實在讓我們這代人丟人了。地面的磚經過層層剝離,已露出了不同朝代的修復痕跡,各個朝代獨特的地磚,講述著洞窟的歷史。甬道的壁畫還被有名的張大千老先生剝去一層,只為他要描摹下一層的壁畫!最後一個洞窟是148號,是臥佛像,身旁站著72個弟子,是描述佛主升天的景像,洞窟呈棺材狀,很有特點。看洞的印像是前人的技藝高超,信仰堅定,在人跡罕至的地方,清心寡欲、認認真真地一洞一窟的鑿,一筆一劃的畫,一代一代堅持著,實在不易、實在偉大、實在讓人敬佩!
看完八個洞窟,交回耳機,我們就去博物館了,那裡二樓是一個畫展和西藏佛像展,一樓是仿洞窟的展覽,這是按1:1的比例仿制的,允許拍照,可以很認真地看一看,增長見識。
回程前上衛生間的時候,偶然發現了莫高窟郵局,我就把莫高窟的門票(也是明信片)寫上自己家的地址,寄了出去。
中餐是回賓館旁的小店,我們要了驢肉餃子和湯面,花了30元。可憐的驢啊,推磨拉車,馱物馱人,臨了還讓人包了餃子,人真是最壞的動物了。
午休至15:20。因為中午的太陽太毒,同時也是為了養精蓄銳,下午要去鳴沙山。
3路公交車在長途車站的對面,到鳴沙山1元錢,路途5公裡,可鳴沙山的入場門票是120元,本地人只要10元,看來這刀是向外砍的,不傷自家人。無怪網上有鳴沙山的逃票秘笈,就是因為門票太貴了。本是大自然的沙丘,要這麼貴的價,這要嚇退很多游客的,在我們福州,公園都已是免費的了,這本來就是老百姓的自然景觀嘛。憤怒歸憤怒,景還是要看的,入園後又要花10元坐電瓶車去月牙泉,有的人是騎駱駝上山再下山去月牙泉,那要80元。我們選擇坐電瓶車去月牙泉,車子開出不久就到了,爬上沙丘,對著月牙泉左照右照。景色的確很美,多少年來,沙不進泉,泉不干涸,創造了一個大自然的奇觀。泉旁的亭台樓閣建的十分漂亮,與月牙泉相互輝映。附近有滑沙的游玩項目,我擔心爬上去下不來,老胳膊老腿的,還是放棄了滑沙的想法。這樣一來,我們只有看著那些爬上滑沙點的人,坐上滑板,然後大喊大叫,一滑到底。由於不甘心,也像別人一樣去爬大沙丘,赤腳踩在細軟的沙子上,溫暖的感覺讓人很舒服。在高處極目遠望,一個個連綿不斷的沙丘是通向了天邊,這是40公裡長呀。我靜靜地坐在高高的沙丘,看著山下的人一個個變小,四周十分安靜。這時真的覺得人是很渺小的,如果有什麼想不通的,就到這裡來,沙丘能幫你淨化思維,重燃鬥志,去繼續你的人生。
坐車出月牙泉景點的時候,我半路下車,到駱駝休息站騎駱駝,花30元體驗一下。駱駝休息站有幾十頭駱駝,它們安靜的站、臥著。我發現它們每一隊有4-5只,鼻子穿著繩子連著另一只的尾部,連線很短,約1米多長,這樣一來,每一隊的駱駝必須統一行動,同站、同臥。一個包著頭巾的婦女領著交了錢的我走向“251”號駱駝,它是隊伍中的第二,主人騎第一只駱駝,我後面還有兩只是空的。一串駱駝在主人的帶領下,快速走向大門,到達目的地後,主人跳下駱駝,要我騎的駱駝跪下,它不跪,結果挨了主人兩腳踢,才一左一右地跪下了,我一下駝,它們這一串駱駝就起身走進了大門旁的駱駝休息場。這時的我突然心疼起它們,為了主人,它們也在努力,任勞任怨,付它們錢是應該的!到鳴沙山一定要騎駱駝!
18:40,我們仍坐3路車返回市區,還是在那家小店,點了虹鱒魚做湯,48元,蔥爆羊肉,白菜豆腐,炒胡瓜,米飯,還有兩小瓶敦煌酒和杏皮水。老板四年級的女兒跑前跑後當店小二。要的虹鱒魚約一斤三四兩,現要現買活殺,因為是雪山的水養大的,沒有土腥味,肉質緊實,細潤,味道不錯,一大碗湯,我怕吃不完浪費了,就舀出一小碗虹鱒魚湯送給老板的女兒吃,她在老板娘的示意下,高興地接受了魚湯。這頓飯一共花了110元。
第四天
天氣突變,氣溫下降,我已換上短袖毛衣了。
早7:00起床收拾東西,7:30退房結賬,吃完飯上車,才7:43,我們的速度是很快的。8:00,第一班的綠皮車准點開出,載著我們離開敦煌,到火車站的車費是3元。去嘉峪關的592次火車票很順利的買到了,54元/人。
9:32,火車開出敦煌車站,在大漠中行進,一望無際的戈壁砂灘,綿延至天的盡頭,靠近鐵路的地方,有一叢叢散在的駱駝刺,沿著鐵路,它們頑強地生長在這幾乎無水的地方。我曾在玉門關邊挖了一小支駱駝刺,放在賓館的水杯裡,它居然因有水而死了!問過當地人,才知道駱駝刺是種不活的,它是自己野生野長的。大漠上所有的草木都讓人肅然起敬,胡楊、沙棗、沙柳、駱駝刺,它們太頑強了,與惡劣的大自然環境抗爭。這兩天,所有的導游都會提到胡楊,說它“生一千年不死,死一千年不倒,倒一千年不朽。”看慣了江河湖海的我們,在這裡只有感嘆:水在這裡是太寶貴的了,古時衛兵守水、護水、戍邊,老百姓擇水而居,繁衍生息,都是圍繞著水、水、水…
平坦、空曠的的大漠能干什麼呢,我們在火車的左邊窗外,看到了風力發電廠,無數高大的風車(我是這樣稱呼它們),一行行,一排排,非常壯觀的、整整齊齊地站在我們的視野裡。加上前天在敦煌看到的太陽能發電廠,聽到的衛星發射場,軍事基地等,我們為大漠感到高興,大漠還是有用的!
14:10抵達嘉峪關,下車就去買好第二天去蘭州的臨客臥鋪票,117元/人。打的住進了長城賓館,這是四星級賓館,外觀像城樓,大堂高大,寬敞,客房也如此,到處是寬、大的感覺,有一股西北的豪邁氣魄,似乎告訴你,這裡的地多,不要錢!這是我們南方寸土寸金的賓館所不能比擬的。總台的先生小姐們不苟言笑,幾乎不看人,待客的態度比敦煌差遠了。同時入住的有許多外國游客,看來散客的我們在這裡不僅不受重視,還不受歡迎。
放下行李,我們與嘉峪關的孫師傅聯系上了,可他正有客人,要第二天才能接待我們,我們只好另找的士去計劃中的魏晉墓了。因無公交車去魏晉墓,我們包了的士前去,車費50元。車子跑了16公裡,到達新城鄉,一看空無一人的售票處,就知道這是個車馬稀少的景點了。買好31元/人的門票,又上車前行約700米,只見一排平房立在眼前,兩個小門一個是旅游紀念品小店,左邊的另一個門裡就是魏晉墓了。一個小伙子站在魏晉墓的門邊迎接我們,進門的牆上寫著不准照相的字樣,還設有保管箱寄存東西,好像這是很重要的地方。我很自覺地問要存包嗎?小伙子說不要,我們兩人就向地下走去了,下了拐角樓梯就進入了墓的甬道,向下,向下,斜長的甬道盡頭是三個相連的墓室,這時約是地下10米多。走在甬道裡的我們,雖然隔不遠就有一盞照明燈,還是在心裡打著鼓,這可是古人的墓,罪過啊!我們低頭從弧形門鑽進墓室,二鑽,三鑽,總長大約不到10米,一堵牆立在眼前,前面已沒了通道,是盡頭了。我們笑著說:31元就是這麼多了,平均一間10元!不能就這樣回去,我們要認真的看一看了。3-4平方米的墓室的頂是拱形的,四周的牆是磚壘起來的,沒有用水泥、粘土等粘合物,有一些磚是直立的,上面畫著畫,這就是壁畫了,牆角旁邊有耳室,像是放東西的地方,我看了四周,不像是安了監視器的樣子,就拿出相機拍了幾張相片,快步逃出墓室,回到了地上的人間。就在我們坐的士要離開魏晉墓時,的士司機良心發現,又倒車把我們送到魏晉墓壁畫展覽館,在看了展覽後,才知道魏晉墓的來龍去脈。魏晉墓其實是當時老弱病殘的活人入住等死的地方,有的還有家人陪住,死後才封頂蓋土了,難怪墓室裡有套間、耳洞。直到72年,一位牧羊人發現了這片墓葬群,政府開挖了18座,後來都回填了,留下這一座用做展覽。
回城的路上,我們讓的士司機送我們到熱鬧的地方,去看看嘉峪關的市容,他居然把我們送到大唐美食城,一路走一路問,待買到地圖,才知道大唐美食城那是一個城邊的地方,那司機真是個無良的司機,我們從此在嘉峪關就再不坐的士了。一個地方的好壞,看的士司機就能知道七八,到一個生疏的地方,買張地圖,坐公交,是明智的選擇,不容易上當,也就不會生氣了。
晚上又與孫師傅聯系,他明天中午來接我們,這樣我就看地圖,重新調整行程,上午去嘉峪關的迎賓湖公園,下午跟孫師傅游玩。孫師傅是網上的名人(13909473958 QQ:309998307),眾多網友對他評價有佳,在遭遇了今天的的士司機後,我們決定跟定孫師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