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不清去過多少次京城了,也曾長住在那裡,卻未曾去串串胡同、看看四合院。直到有一天,發現京城遍布高樓大廈,老房子已被拆得所剩無幾。留下的一點一片,看著卻叫人心疼不已。悔恨之余,心想著人很奇怪的,為什麼總要走遍了天涯,才找到鐘情的原點;但自己的最愛,恐怕已經擦肩而過了。
不久前匆匆拍下這些老房子。盡管不是京城最典型、最有價值的,自己卻老是翻來覆去地看。喜歡那些上翹的很精神很提氣的屋檐、喜歡那些精致雕刻的瓦檐、門窗,喜歡那些看得到樹梢的牆頭……即使房頂上長滿了荒草,大門也朱顏不再,但那些老房子獨特而精美的靈魂,卻總是隨處可見。
沒有鋼筋鐵骨,泥土煆燒的磚瓦卻抗住了歲月和風雨的摧殘。中式建築就是那麼令人驚嘆。無論是雍容大度的四合院,還是曲折幽深的胡同,一走進去,喧囂便被隔離在外,人心也於瞬間就頓感安靜與平和。四合院人家,胡同孩子,驕傲情懷與優越感,或許就是出自京城隨手可以觸摸的、千百年文化智慧的沉積吧。
“詩書繼世長,忠厚傳家久”。據說這是以前很多人家都會張貼的門聯,也是舊時很多人家的祖訓吧。歲月無情,人心不古。無論是昔日輝煌王爺府還是尋常百姓家,這些見證了多少時代變遷的老房子,大多數都被摧毀了,剩下的也是朝不保夕。想想就不寒而栗,多少代人的夢、愛和歸屬,頃刻間就可能灰飛煙散了。沒有什麼可以留得下來,沒有什麼可以是永遠。
紅塵滾滾、風雨炎涼、世態遷徙……深望家園的魂靈會敘說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