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的記憶已經模糊了。十年,漫長的足以讓我的世界裡桑田化為滄海。 游走中的城市越來越沒有依戀和歸宿的感覺,偶爾出趟城來到新津的岷江邊,倍感空氣的清新,愈加地想離開,哪怕是短暫的一刻,於是中秋的次日與姑姑踏上峨嵋之旅。感謝老公在家裡帶孩子,讓他也體會一下我平時的生活。
六點三刻,新南門旅游集散中心第一班開往峨嵋山市的班車已經上了一半的人。幾經蹍轉,經過西部瓷都夾江,峨嵋山腳下的報國寺,於半山的五顯崗進山,一路到清音閣都比較平緩,山清水秀。不斷勸自己不要走得太急,目的地重要,中途的風景和看風景的心情同樣重要。
黑白二水洗牛心前停留,一直在想像把牛心亭當成清音閣,事實上清音閣是座名寺。過了生態猴區向洪椿坪行進,山路逐漸陡峭。三道橋前,有只潑猴竟然搶走了我的飲料瓶,聽說如果不是抬滑竿的師傅與我同行,膽大的猴子會跳到我的肩膀上來,翻我包包。它的尖牙利齒一下子撕開了塑料瓶,要是換了人的皮膚還不皮開肉綻啊?為了避免猴子的驚嚇,我在山下就把紅色的衣服換了。遇到猴子還不能掏口袋,因為我想把相機拿出來拍照,猴子以為我要拿東西喂它們,一下子從後面蹦到我面前,突然感到有毛茸茸的東西擦過,一聲驚叫。
洪椿坪似乎已經廢棄,洪椿曉雨也沒感受到。做過登山游客的登記,滑竿見攬不到我們這單生意,不再與我們同行。拐過彎,猴子們又在路中央玩耍,不少游客都領教教了厲害,大家都是結伴而行,用手中的驅猴棍擊打地面,告訴它們:“沒的,沒的!”
見識了一盤崎嶇的山路,走到癩子大坡,已經上氣不接下氣,知道前面還有傳說中艱難的九十九道拐,更有人說鑽心坡才是真正的坡。總之足夠挑戰人的體力和耐力。
沿途相遇的游人總要互相打聽前方的情況,彼此加油。休息的時候遇到,有時還要把拍的照片分享。下山雖然省力些,但關節受到的衝擊很大,不少下山的人走路都一拐一拐的。不過也有裝備齊全的登山者,專業的就不同。
在報國寺拼車遇到的同伴是某大學的植物學老師,進山考察的。世界也真小,他上班的路居然是我家附近我也常走的路。沒想到竟然走了幾百裡路在峨嵋認識了。進山不久我們就分散了,走走停停,到了九十九道拐,我們又遇上了。看到茶棚子,就意味過了九十九道拐。天開始下起蒙蒙小雨,我們在路邊休息的小吃店買了一次性雨衣繼續前進。
路上還結識了幾個在西南石油大學讀書的,他們是學校的北京老鄉,中秋節當天就到了山下,所以清晨從報國寺一路登山而來,計劃是一天登頂,連走夜路的手電筒都准備好了。一路上我們超越和被超越,最後因為疲勞和天氣的原因,他們也投宿在遇仙寺,並且在第二天坐纜車上金頂——實在走不動了。一百多裡的山路啊!我們的速度大約在每小時3--4公裡左右。
走到仙峰寺我們還要繼續趕路,理論上今晚應該趕到洗像池投宿,可是受進行速度,天降小雨等種種影響,只能盡力往前趕,不要把太大的路程壓力留到明天,原來計劃的是在洗像池看八月十六的月亮,因為落雨,像池月夜也成了記憶中的遺憾。
天色漸晚,雨也越下越密。幕色中看到期待以久的遇仙寺時,真的再也走不動了。這是我平生第一次穿著短袖,面對穿著羽絨服的服務員。寺裡的齋飯已經停止供應,不過還可以點菜。非常小的一間屋子,兩張小床,一個桌子,就滿滿當當。談不上多麼干淨,而且是公共衛浴,甚至連個電視也沒有,160元。能洗澡已經滿足了,出門總是眼睛享福,身體受罪的。山上的房屋是不用瓦的,可惡的猴兒們要上房揭瓦。
才七點多,都市裡的夜生活還沒開始,山裡卻靜寂的要入睡了。腿疼的想哭,明天到底還能不能走啊?在峨嵋,選擇了徒步,尤其是走到半山,那是沒有退路的。迷迷糊糊地睡一會兒,又醒來,再睡,再醒。
早早告別了遇仙寺,寺門口有個大大的露台,非常好的觀景地點,因為細雨,除了霧氣,什麼也看不到。再向上走,還是有山民的房子,可以住宿,甚至在更遠點的九嶺崗也有比較好的住宿,價錢都便宜些,不過昨晚不知道前面的情況,不敢在夜色中冒然前行。
洗像池,傳說中普賢菩薩給白像洗澡的地方,也是山中的大寺。商業意味太濃了!不過峨嵋是普賢菩薩的道場,峨眉——山之領袖,普賢——佛之長子。來了怎麼能不拜望一下呢?!
在前往雷洞坪路上的最後一個小吃店歇腳時,抓緊時間和老板聊了聊:他們就是山下萬年村的農民,自家在山上的房子,高山區的海拔,不僅氣候寒冷,連蔥都不長,一壇天然氣必須加壓才能用,什麼都靠背上來,電要攤五塊錢一度。原來近年徒步登山的人越來越少了,不像以前冬天還有源源不斷的人經過,現在他們冬天就關門下山了。
終於走到了雷洞坪,看到了久違的公路,驚喜。跟團看日出的人潮估計有兩萬左右,他們源源不斷地從金頂方向下來,全部是租的羽絨服,沒有我想像中的破舊髒,相信天氣讓他們失望了,峨眉山一年二百八十天會飄雨的,真正能看一下子看到日出,雲海,佛光,聖燈那是要相當的運氣。
體力透支,道路濕滑。從雷洞坪到接引殿坐纜車我們步行了一個小時。纜車在短短的三分鐘內,海撥上升了五百米。金頂的清幽雅靜令人留戀,山頂的雨已經停了。下山時出了纜車,半山的雨還是在下,真的是一山有四季,十裡不同天。因為有霧,遠處的號稱蜀山之王的貢嘎雪山看不見。很失望,路過的草叢裡還有未化的雪塊,空氣超級清新,據說每立方釐米有五萬個負氧離子。
四面金佛在霧氣裡模模糊糊,金殿,銀殿,銅殿的風采也打了折扣。至於在舍身崖往下看,真是雲深不知處。萬佛頂就沒有時間和體力上去了,計劃中的原始森林裡坐回小火車也沒搞成。有遺憾也許是好事。
第一天:
06:35 家中出發
06:45 新南門旅游集散中心
07:00 成都——峨嵋山客運——報國寺車站
10:00 選擇從五顯崗進山
11:00 清音閣
13:00 洪椿坪
16:00 仙峰寺
18:00 遇仙寺
第二天:
06:30 起床
07:00 繼續登山
09:00 洗像池
11:00 雷洞坪
12:00 接引殿索道上山
14:30 金頂索道下山
15:00 雷洞坪觀光車下山
16:00 報國寺車站
17:00 峨嵋——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