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盛夏初秋,熱至頭昏腦脹,最好的納涼辦法就是去體驗山水駕車往深山冷嶴裡鑽,最佳的消暑處方就是去回歸自然撐筏往激流溪坑裡漂。今年,托老天的持續大熱長熱酷熱狂熱,讓我有幸有機會有動機有理由來了個,二游四明大峽谷,雙漂章水李家坑。
經常開車或乘車途經寧波往奉化的國道上一處叫喇叭口的三叉路口,總會在此看到有風景旅游點的指路牌,什麼浙東第一漂、四明山大峽谷、李家坑漂流,從沒吊起我要進去游玩一次的興趣。妹妹的朋友向她介紹了李家坑漂流,讓我們把原來組織全體員工分兩批去上海看世博的計劃改變成了分兩批去李家坑漂流,這才有了我帶隊去李家坑的第一漂,這才有了我帶友自駕重游的第二漂,這才有了不知哪一天還想再去的第三漂,因為真的太好玩了。
常言道:五岳歸來不看岳,黃山回來不看山。過去曾去過號稱是國內第一的武夷山漂流,一開始去李家坑原本就沒指望能有什麼精彩的,只光想著欣賞山色水景、體驗山高水急、感受山清水涼的,漂了沒多久還以為結束了,正在自言自語“這就漂完了?88元就沒了?”,誰知道李家坑迂回曲折跌宕驚魂的九段景點還在後面呢……
等全程漂完後回味總結對比起來,原來:武夷山漂流是看景,李家坑漂流是玩水;武夷山漂流是艄工撐的竹筏,李家坑漂流是自己劃、隨意漂的氣筏;武夷山漂流是坐汽車一樣四平八穩的一直向前,李家坑漂流是坐碰碰車一樣的碰撞、掉頭、打轉;武夷山漂流頂多是濕到鞋或褲腿,李家坑漂流是親水型的衝浪戲水,剛漂過第一個水壩時人的全身就已經從裡到外全濕透了。
在一處處驚險刺激的激流險坑衝浪速降過後,都有那麼一片平緩過渡的水域,在這裡,大家一改往日的莊重溫和沉穩矜持,大開“殺戒”打起了水仗,有主動潑水挑釁的,有故意戲鬧進攻的,大家沒有什麼戰爭公約,夫妻間可以“同室操戈”,兄弟間可以“互相殘殺”,同伙間可以“反目成仇”,親友間可以“六親不認”,陌生的可以臨時結盟同仇敵愾。當你的氣筏不小心的、不由自主的、不是時候的正好漂入兩軍對壘激烈酣戰的水面當中時,原本的交戰雙方便會立刻聯手攻擊起你來,腹背受敵孤立無援的你馬上就會淹沒在一片水花浪花當中,“你們央及無辜呀”的慘叫聲也淹沒在一片水聲笑聲當中。
在這裡,從頭到尾嘴巴就沒有合攏過,以致於樂極生悲,腮幫子都笑得有些疼了;在這裡,耳朵一會兒在水戰中被左右夾擊雙耳灌水,一會兒在漂流中被沒頂的波濤悶得兩耳失聰;在這裡,滔天波浪讓你衣不遮體、丟盔棄槳,驚濤駭浪讓你暈頭轉向、魂不守舍;溪流中常會看到有人被衝丟失的拖鞋、船槳和安全帽子。
在這裡,越是漂亮的美媚淑女越容易成為眾矢之的,小孩的水槍也知道找佳麗靚妹射擊,就連岸邊的老頭見到好看的徐娘漂到面前時也會一時興起抓住機遇水攻幾下不亦樂乎,卻不知隨後漂來了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同伙,給那毫無防備沾沾自喜正偷著樂的老頭兒措手不及劈頭蓋臉的一帽子“復仇”之水。
在這裡打水仗光用手是不夠勁的,在實戰中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用頭上桔黃色的安全帽最有效,潑水量大,最有“殺傷”力,其它的還有路邊叫賣的各色塑料水槍可以遠距離射擊,還有用劃船的木槳拍水的。有人來之前可能聽說過在這裡漂流要打水仗的,所以來時特意從家裡帶一個淡蘭色的小塑料盆,本以為能在水戰中占得裝備上的優勢,贏得攻勢上的便宜,誰知道聰明反被聰明誤,蘭色小盆在一片桔黃色安全帽中的與眾不同中招致引火燒身成為眾矢之。而且這種用安全帽潑水攻擊的方式也是各種各樣的,有正面直接的上潑下潑,有左右側面的橫掃斜潑,更有對後背之“敵”的仰面過頂翻扣的倒潑。
這就是二游四明大峽谷的開心,這就是雙漂章水李家坑的快樂。滿山養眼的茶園竹林,滿溪涼爽的清冽山水,千年古木蒼松勁竹,風景秀美鳥鳴蟲唱,船如天上漂,人似鏡中游。戲水濯足悠哉閑哉,衝漂過壩有驚無險。真沒想到四明山腹地,還有這等休閑娛樂的好去處,真沒想到李家坑漂流,還有這等狂歡極樂的好玩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