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去西藏
幾年前我就產生了去西藏的想法,由於各方面的原因,總不能如願,但對西藏高原的神秘和那裡的風土人情始終牽掛著我的思緒。“總有一天,我要去西藏!”。
終於2010年9月21日與朋友約定駕車去西藏,一行三人,開始了前往西藏的漫漫長路,從北京出發走京藏線,路經河北省、寧夏回族自治區、甘肅省和青海省,最後抵達西藏自治區首府拉薩市--藏族同胞的聖地,也是我們的聖地。
向往的聖地
去心中向往的聖地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要克服高原缺氧的高山反應。從格爾木出發,已是海拔3700米,往西藏地勢越走越高,經過昆侖山4700米,風火山口5000米,唐古拉山口5200米,高山缺氧給人帶來身體不適,頭疼、頭暈和嘔吐,三人中我的反應最為強烈,有一種將要脫胎換骨的感覺。一路上除了看見駕車的西藏的,還有很多騎自行車的年輕人或騎或推車地爬坡,艱難的跋涉,目的只有一個---去西藏、去聖地。
我想再讓我年輕40歲,很有可能我就是他們中的一員,在極其艱苦的惡劣環境下挑戰自我的人,還有什麼困難不能克服,我佩服他們現在的精神,同時也祝福他們的未來。
除了以上看到的,還有許多藏族同胞是徒步磕著長頭,用這種虔誠的行為去朝覲聖地,我慢慢地悟出了其中的道理,這種拋開雜念的行為,在不斷淨化人的靈魂,途中任何的艱難和惡劣的環境,都不能動搖他們的意志,目的只有一個,到聖地朝覲,我想我也是個朝覲者,可能進入聖地之前的人,都必須經歷各種各樣的考驗,難怪有人說‘去西藏沒有去不了的路,只有去不了的人’,所以經歷的那些痛苦全當是到達聖地的洗禮吧!
藏羚羊
經過可可西裡的途中,時常能看到許許多多的藏羚羊在公路邊上吃草、奔跑、嬉戲,在這片荒原上安詳的生活著,這裡是無人區,真正的主人是它們---可愛的藏羚羊!
能看到這麼多藏羚羊,而且不怕人和車,真要感謝日夜守護這片土地的藏羚羊保護站的同志們,為他們的付出所感動,更加懷念那些為保護藏羚羊英勇犧牲的好同志,我在心裡默默地向他們致敬,並祈禱他們站在天國看到今天的一切,你們的努力沒有白費,人們不會忘記你們。
淨土
到西藏後越來越覺得這裡是我們國家最後一塊完整的淨土,我們每個人有責任保護好這塊淨土。
離開拉薩到林芝地區,原始森林覆蓋著每一座大山,這裡沒有潺潺的溪流,而到處都能看到奔騰的滔滔山水,發出巨大的濤聲,山是那麼的綠,水是那麼的清,空氣是那麼的清新,遠處山坡上牛羊在安靜地吃草,小木屋上縷縷炊煙,非常的安靜、祥和,沒有了城市的喧囂,會使人陶醉在其中,盡情地享受給人恩惠,並且會產生‘留在此山中’的想法,當你看到這一切,感受到這一切時,你手中喝剩的塑料瓶、用過的費紙、垃圾就不會隨意的亂丟,生怕污染了這塊淨土,使你自覺地產生保護它的責任心。
自由的牛羊
車行駛在林芝地區的公路上,時常能看到沒有人看管的牛、羊、豬和雞,它們自由地吃草找食,後來向當地人打聽才知道這些家畜是不會丟的,它們自己放養自己,天黑各自回家,有時幾天不回來,主人也不著急,因為總會回來的,甚至有的小豬離家幾個月回來時長大了並且帶著一群小豬崽回來的也有,非常有趣,我們這些在內地生活的人從沒見過這樣的事,可見藏區的人們是多麼的樸實,滿地到處跑的家畜該是誰家的就是誰家的,沒有人去的多占。
人們都沒有貪心,生活的環境才會像我們看到的那樣祥和、安靜,這可能就是天堂裡的生活吧!
南迦巴瑪峰
從林芝縣城到雅魯藏布江大峽谷有100多公裡的路程,受印度洋暖濕氣流的影響,這裡空氣濕潤,峽谷兩邊的山上長滿了原始森林,連石頭上都是青苔,真是天然的大氧吧呀!當看到雅魯藏布江在幾字形的峽谷大轉彎時,正前方就是南迦巴瑪峰了。
南迦巴瑪峰雖然只有7700多米的海拔高度,但是極難攀登,至今無人登上過,人們稱它為少女峰,因為一年中,很少能看見她的真面目,經常被雲霧籠罩,就是看見也是瞬間又被遮擋了。
我們的運氣真好,打邊鼓我們到達時山上的雲霧逐漸散開,露出了南迦巴瑪峰,像寶劍一樣的雪白等邊三角形山峰直刺藍天,我們是幸運的,這是上天的恩賜。
更有趣的是從大峽谷底返回的時候,突然一道彩虹像一座天橋架在兩山之間,今天真是感到太幸運了。
經幡
剛到西藏時看到很多山上都有像彩旗一樣的經幡,為什麼這麼多不太明白,住的日子多了逐漸悟出了道理,藏族同胞所崇敬的神山、聖湖是他們祖祖輩輩和這些山、水生活在一起,離不開它們,崇拜是一種愛戴!
對,藏族同胞是真正熱愛大自然的,愛護所有的山山水水,同時也感謝所有的山和水,包括所有值得他們尊敬的人,如文成公主已成為藏族同胞們心中的菩薩。
西藏小伙
我們准備返回北京時,選擇了從昌都到類烏齊的路,這樣可以不走重復的路,多看看西藏的美景,但是沒想到我們選的這條路正在修,一直等到晚上七點才放行,途中經過一座高山,又下著雨,山路特別泥濘,到處是坑,天黑路滑,加上我們的車是捷達,底盤低,時常拖底,車在泥坑間左右回旋,艱難地爬行,由於高山缺氧,車時常熄火,這要走到什麼時候才算完,真是進退兩難,快絕望的時候,我們的後面又來了一輛大卡車,我們把自己的車推到路邊稍寬點的地方給大車讓路,可是大車卻停下來,下來一個年輕人,看了看我們的車,又看我們三個人,用生硬的漢語說“你們前面走,我後面給你們照亮,到山頂下山就好了”,受到鼓勵和安慰,我們也有了信心,一路有小伙在後面照亮順利多了,到達山頂後,小伙子示意我們停車,說“現在下山了,你們跟著我,有情況打喇叭”,因為上山和下山的路都是胳膊肘式的急彎,尤其下山路滑十分危險,我們不熟悉路況,有小伙子帶路很順利就到了山下。為了表達感激之情,我們請求小伙子和我們一起吃飯,小伙子很平淡地說“不用,我還要等我的同伴去別處辦事,這到類烏齊不遠了,慢點開,放心吧!”,就這樣我們只能道了謝,握手告別,好心的小伙子叫什麼?不知道,只記住他的車號是藏BA3500,生活在淨土的人是那樣的純淨、樸實,只是幫助別人,卻不求任何回報,使我們這些內地人自愧不如,幾年前,我開車在天津求人問路還要花10元,這次在西藏那小伙子陪我們走了近百公裡的路,我們卻無以回報。
結束語
西藏之行雖說只有短短十七天,但對於我來說確是一次十分難得的機會,身體經受了嚴峻的考驗,靈魂得到了升華,雖然已經回到北京,但腦海裡時時想起西藏的山、水和那裡的好心人。
在返回的路上,經過巴顏客拉,海拔接近5000米,山頂像平原一樣,是黃河的源頭,這裡氣候惡劣,環境艱苦,但仍看到許多村莊,人們在這樣的地方放牧、居住,是那樣的安然自得,祖祖輩輩生活在這樣的環境,從沒有想著和山下的人爭地、爭水,讓人不由得產生一種發自內心的敬意。在北京至今還有馬路中間的丁子戶,堅持爭錢、爭利的人,和高原上的人們相比是多麼的可笑和無聊。
西藏許多江河的源頭,生活在這裡的人們把山、把水看的非常神聖,他們崇拜它、愛護它、守護著中華民族生命的源泉,至今沒有受到污染,我們從心底感謝生活在這裡的人們,願他們生活的更加美好。扎西德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