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樣貴州--梵淨山辛巳年冬月,獨訪梵淨山。
經鳳凰走銅仁,輾轉江口,暮色漸濃時分始達山門。許司機以雙人資,以再行19裡至山腳。恰兩少年欲同行,竊喜車資減半,蓋每人10元而已。
寄存多余物資於山腳小店。兩少年一姓吳,一姓楊。吳君剛略高,體稍胖,著西裝皮鞋。楊君振華平頭,體格健碩,便裝球鞋。二君只提塑料袋一只,吳君遂負吾包。行百步而氣喘如牛。楊君訕笑之,奪包先行。一刻鐘後千步已到。每千步有店家,店家殷殷勸宿。吾幸得伴同行,不忍停歇。二君英雄氣長,願為伴繼續攀爬。
吾知楊君無恙,但恐吳君難支,心下不免惴惴。然吳君不肯示弱,步伐雖慢,仍奮力前行。楊君負重,亦健步如飛。羨慕不已。常誓言鍛煉,終無長志,惟願前路少坎坷,然滑竿者,死亦不肯坐之。
兩千步亦到。天色已晚。路面有冰。店家亦殷殷勸宿,更有瘦削男子,於暮色裡奔跑追來,游說吾等乘滑竿。據傳滑竿收費1元每公斤,自籌體重過大,笑言還價。男子迭聲應道:可商量!不敢戲說傷人,只得婉言謝絕。
值此冬月,樹葉凋零,寒風霜凍,石階高低上下全無平處,步履漸至凝滯。初時尚有笑語往來,漸只有喘息聲相聞。楊君於夜色中屢屢回望吳君,關切之情溢與言表。
夜色更濃。楊君深以無月相伴為憾。不料體力不支時,一輪皎潔明月破空而出,不禁驚呼陣陣。予觀夫天空明淨,浮雲淺淡,月華璀璨,山野悠遠,心境遼闊,神清氣爽。三人立而觀月,月華入眼而眼亮,眼亮而心悅,心悅而恍然如夢,夢如明月載我歸,梵淨山上遍訪仙。
4千步已過,吳君停歇更顯頻繁。楊君以水井惑之,吳君怒曰:莫非止渴之梅乎?予笑而應之:果有水井,不遠則到。
4600步回香坪。惟願就地躺下睡去,再不必膠著於無窮無盡之階梯。楊君又呼道:水井不遠!予亦怒道:信口雌黃!
此前疲累之時略作休息便可恢復如初,不料一過回香坪,每一步都似竭盡全力,休息時間愈長而體力愈不可恢復。心下駭然:莫非已過極限?
海拔愈高,則植被愈低矮。灌木林裡偶有動物聲響傳來,移手電觀之,或為松鼠,或為狡兔,張皇而奔逃,形狀嬌憨可笑。
累餓交加,吾曰暫停而進食。恰一樹橫臥道中,取食物與水,坐而分食之。略飽則氣力長,遂起身,漸行漸歇,漸歇漸行,過6000步而山頂在望。路邊有房,屋內有燈,二人出而勸宿,妄談宿資30元。笑而卻之,復行。百步而有水井兩口,井水清冽,灌之則精神倍增。再行數百步而至7000步!
山頂有廟,隱約覺其玲瓏。對面木屋一座。推而進,問食宿,告之宿資10元,還可供應餐飯。
欣欣然洗腳安寢。
一夜無話。腰酸背疼不得早起。日至高竿方起。三人沿石階鐵鏈攀緣而上,峭壁嶙峋,冰掛森然,望之而寒氣頓生,撫之則身手俱涼。飯店老板原為一長者,袖手而上,如履平地,嘆之弗如。
金頂之上,一座石橋,兩座小廟,無甚可觀。然則岩石崢嶸,如頁層疊;放眼群山,視野遼闊,甚為可喜。
稍加盤桓,遂回旅店用早餐。用畢下山。回憶昨夜之坎坷山路,欣慰驕傲之情溢於言表。5小時上山路,僅3小時即下至山底。兼之陽光燦爛,草木葳蕤,喜之再三。
版權所有:嘎瑪卓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