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世博

作者: vivianxie678

導讀這次出國需要從上海轉機,老天爺特意留我在上海待了2天,一個人閑著無聊,到世博會逛了逛。 從新聞上看,每天到世博會的人都在四、五十萬左右,我去的那幾天,剛好是低潮,每天十幾萬,呵呵,沒那麼多人,感覺挺好。由於時間有限,我只能一天之內盡量多逛幾個館,傍晚還約了同學吃飯,第二天夜裡要上飛機就不逛了,所以只有有限的6、7個小時。 第一站自然是中 ...

這次出國需要從上海轉機,老天爺特意留我在上海待了2天,一個人閑著無聊,到世博會逛了逛。

從新聞上看,每天到世博會的人都在四、五十萬左右,我去的那幾天,剛好是低潮,每天十幾萬,呵呵,沒那麼多人,感覺挺好。由於時間有限,我只能一天之內盡量多逛幾個館,傍晚還約了同學吃飯,第二天夜裡要上飛機就不逛了,所以只有有限的6、7個小時。

第一站自然是中國館。可惜的是到了之後才發現相機沒電了。呵呵。前一周出去拓展,用光了。只好用手機拍了。穿過世博軸,和中國館合了幾張影,沒進去。排隊的人太多,估計一天就耗進去了。

中國館背後是台灣館,挺精致的一棟建築物。從外面拍了張照片就匆匆前行了。

看了地圖才發現,世博園區太大了,幾個小時根本走不完。考慮到時間有限,我決定直接去非洲聯合館看看,然後幾個非洲獨立展館,到歐洲國家幾個展館看看,最後看看亞洲館區就走了。

事不宜遲,直接坐園區大巴到了非洲聯合館,等大巴的時候還就近和演藝中心合了個影,像個大飛碟。非洲聯合館是一個長方體的建築物,裡面有大部分的非洲國家展區,一般都是經濟實力較弱的國家。像幾內亞、塞內加爾、佛得角、幾內亞比紹等等,都在裡面。幾內亞館在非洲聯合館南門入口的左前方,很顯眼。特意進去看了看,呵呵。還在展區門口留個影。畢竟是在那裡待了3年,對幾內亞還是有些懷念的。這次去幾內亞,應該是最後一次了。在非洲聯合館裡還有幾個非洲集市,販賣一些非洲國家的土特產和工藝品:木雕、首飾、樂器等等。但是價格很貴,比在當地買要貴得多。

非洲聯合館南側就是幾個非洲國家的獨立展館:南非館、埃及館、突尼斯館、阿爾及利亞館、安哥拉館等。幾個非洲館的外觀還是挺好看的,拍照留念,沒時間進去了。

非洲展區東側是歐洲展區,老遠就能看見俄羅斯館。俄羅斯館應該位於歐洲展區的最西南角了,外觀很漂亮,圍著它拍了好幾張照片。在俄羅斯館南側就是美洲廣場,廣場西側是加拿大館,很有特色的一個館。

從俄羅斯館東側往北走,正對著羅馬尼亞館。羅馬尼亞館像一個地球,右側掉了四分之一下來。羅馬尼亞館3樓有個瑪利婭餐廳,看看時間已經中午了,走進去吃了個午餐,順便休息一下。午餐味道還不錯,尤其是牛排,比外面的味道要好多了。從餐廳向西側望去,就能看見紅紅的克羅地亞館,一片火紅。從餐廳用餐出來,樓下的演藝廳正好開始表演羅馬尼亞舞蹈,走到看台上欣賞了一場20分鐘異域風情的舞蹈。很有特色。

看完演出出來,抓緊時間和丹麥館、英國館、法國館、德國館、波蘭館、西班牙館等幾個歐洲館合影。最有特色、印像最深應該就是英國館和西班牙館了。英國館是那些亞克利棒挺有意思了,西班牙觀外牆好像都是草席呵呵。

歐洲展區看的差不多了,直接又坐大巴奔赴亞洲展區最遠的日本館。日本人還真能搞,弄個展館搞得像動畫片裡的玩藝,不過,確實想進去看的人挺多的。日本館的南側是哈薩克斯坦的展館,沒什麼奇特,就是新任領導曾經待過的國家,拍一下好了。附近還有個館,照片看不清楚了,特色不鮮明。然後韓國館,叫大韓民國。哈哈,怎麼那些小國家都喜歡自稱大啊。是自信還是自卑啊?讓我想起了“大日本帝國”。哈哈。

沙特館挺有意思,像個大碗,碗沿上還種著樹,熱帶樹。有一種館在漂浮的感覺,很有現代感。最有意思的是沙特館西側還有一個扣過來的綠色的碗狀建築,沒搞清是哪個國家的館。哈哈。兩個碗放一塊,還挺有意思。附近就是亞州廣場,當天下午3點好像是印度國家管日,有半個小時的表演。老早就有很多人在舞台前占位子。我一看,附近有個高架橋,走到上面去看效果也挺好。看了看,還不錯。
尼泊爾館不讓靠近,遠遠看了看,像寺院。以色列管像個透明的水瓶,它西側還有個城堡樣子的建築,挺好看的,只是忘記名字了。拍了照片。繞了一大圈後,又回到了中國館前面,看見了香港館和澳門館。

大太陽底下轉了那麼久,渾身都曬紅了,頭發、衣服都汗濕了。也累,坐地鐵赴約去。手機拍近百張照片,找找數據線,傳上來看看。


精選遊記: 上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