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的游記都是我和菜菜分工完成的,所以會特別注明一下是誰寫的。
10月3日,周日,雨,by YiYi
今天5點半就已經醒來,只為已經准備了近3個月的日本之行,整個的准備過程十分充實,仿佛自己已經到日本游歷了一遍。帶上行李,早早的出發,九點半的飛機,八點多就已經過了安檢,進入了等候區。
此時日上免稅店裡已經擠滿了漂亮MM,化妝品的威力無邊。可惜我是一個另類,對於化妝品沒有興趣,轉了一圈,直接等到登機口。9點三刻飛機起飛,身邊還是以日本人居多,看來自由行的人還是比較少的。
東航的機餐還是一如既往的難吃,誰讓我們為了省機票錢才訂了東航呢,當時查了JAL和ANA,實在是比東航的貴了一千多每人,只好放棄。
日本到底是近呀,才一小時四十分鐘就抵達了關西國際機場,然後是安檢。日本的安檢需要填寫入境卡和行李單,在飛機上會有空乘發放,如果沒有發,在入境處也有專門填寫的地方,入境卡用英文填寫,行李單可以填中文。另外,還需要做的一件事是按指紋,兩個食指,我按了二遍半才通過,而菜菜按了三遍,汗一下。
通過安檢,拿了行李,出門後就開始尋找JR車站,看著大廳裡這麼多的中文字,我卻只是一知半解,就好似有條蟲在心裡爬一樣的難過。不過還算順利,馬上找到了JR的車站和案內所,我們事先已經在攜程上買好了JR KAISAI PASS,直接兌換成當日的PASS即可,工作人員會在PASS上印上當天的日期,之後只要在乘坐JR時出示給工作人員看即可。
半小時後抵達天王寺,換乘地鐵,從地鐵下來找酒店又花了不少時間。這時候我們第一次意識到,日本,至少是大阪的路標非常不清楚,在路口沒有任何路名的站牌,甚至於我們連東南西北也分不清楚。還好手機可以當指南針,先搞清楚自己的位置,然後再借助事先已經下載在手機裡的地圖,總算在大雨中找到酒店。
酒店是早在三個月前就已經預訂好的東橫Inn,這是一家類似於漢庭的連鎖酒店,雖然房間很小很小,但是勝在干淨便宜,並且一般都離地鐵站很近,出行很方便,我們之後在京都、東京的酒店也都是住在這家連鎖酒店的。我們Check in的時候,還辦理了一張會員卡,不但在不同時期有優惠,還能在住滿10晚後免費贈送一晚,雖然我們此行只住5晚,但享受到的最直接的優惠就是第二晚的住宿費打8折,給了我們相當的驚喜。辦理完CHECK IN之後,馬上出發去大阪城公園,此行的第一站。
乘坐地鐵轉JR,在大阪ビジネスパーク駅下車後,再次沒有了方向感,繼續指南針加地圖模式,找到了大阪城公園的入口。而此時,悲劇正在上演,由於事先查過天氣預報,知道第一第二天會下雨,所以帶了最近公司發的那把傘,但是雨下得正酣,外面下大雨,傘裡卻開始下起了小雨,不但衣服濕了半片,連頭發都濕掉了。在走了十多分鐘後,傘裡的小雨變成了中雨,我們徹底無語,可惜這裡是公園,基本上除了樹木就是石頭,連個路邊攤都沒有,我們只好繼續將就的前行,連相機都不敢拿出來拍照。只是在有避雨地的地方,端起相機草率的按幾下快門。直到走到天守閣腳下,才看到有店鋪,我們果斷的花了400YEN買了一把雨傘,終於可以擺脫這樣的窘境。
天守閣果然宏偉漂亮,正如之前多少次在照片中看到的那樣,腳下的大石塊以一種非凡的狀態疊加在一起,盡顯偉態。在天守閣外圍有一圈護城河的遺址,裡面已經沒有水,只有長滿的青苔,但即使沒有了河水的阻隔,仍然可以想像出原來的樣子。離開天守閣,又花了很長的時間找到了車站,這個公園,應該也是大阪最大的公園了。可以在寸土寸金的日本保存這麼大一個公園十分不容易,並且養護得很好。
離開大阪城公園,我們乘坐JR去了神戶,事先已經預訂了傳說中的神戶牛晚餐,在JR三宮站不遠處,我們順利的找到這家餐廳,在一個不起眼的3樓,也就二十余個座位,在和店員表達了已經預訂的情況下,店員用還算流利的英文向我們介紹了他們的菜色品種,一改菜菜對於日本英文的認識,感覺說得好英文的日本人還是蠻多的。神戶牛的吃法是直接坐在料理台前,看著大廚師傅現場制作的整個過程,邊做邊吃,保持料理的新鮮原味。為我們服務的料理師傅是一位始終保持笑容的師哥,料理的操作流暢而沒有任何猶豫,光看他制作的過程就是一種享受。
我們分別點了2個不同類別的神戶牛的套餐,師傅首先問了我們要不要一種日文發音類似於咖喱的東西,這回輪到我和菜菜面面相覷了,不理解這個到底是什麼東西,最主要的是看這個東西的形狀也不知道是什麼。找來了英文好的店員翻譯,但是也說不清楚,只是說不會很辣,只是吃了之後可能會有口氣,那麼菜菜給到我的解釋就是類似於洋蔥一樣的東西。好吧,任何沒有嘗試過的東西,我們都應該嘗試一下,於是請師傅燒了,後來一嘗,其實還是說不出來是什麼,不過味道還不算奇怪。接下去是幫我們燒各種各樣的蔬菜,雖然僅僅是山藥、茭白、香菇這類很普通的食材,但是大廚還是非常認識的烤制,切配,擺盤,整個料理過程就如同是在進行雕刻一般的精致,而事實上味道也相當的不錯。接下就是重頭戲出馬,他分別根據牛肉的紋理,切成不同的大小,並把邊角料切下放置一邊,根據我們進食的進度來烹飪。之前曾在上海吃過一頓和牛,當時的味道已經驚天人,但比起AM5級別的神戶牛,真的是小巫見大巫了,入口即化,牛肉居然可以如此鮮嫩,真的是回味無窮。詞窮無法表達真正的感受,還是需要親口嘗試的。等2大塊牛肉燒好,還有最後的炒黃豆芽。對於這個小菜我其實沒寄予什麼希望的,最主要是牛肉吃得我已經撐死了,沒有多余的胃來裝這些東西。但是大廚真的做到了物盡其用,剛才提到的邊角料,他切成肉丁煸炒,再和黃豆芽一起翻炒,菜菜過著米飯吃,一直說味道好極了,到了第二天還在念念不忘這道菜。
吃完晚餐,由於下雨,我們放棄原先准備去的風見雞館的參觀,直接步行前往神戶港。神戶港是被譽為日本三大夜景之一,當然這個需要坐纜車上山去看的。一直生活在上海的我們,對於夜景已經有了免疫力,香港太平山頂的夜景也感覺不過如此。所以步行一圈,看了神戶港邊的電視塔和海洋館,就離開了。偶爾看到三三倆倆的人在港邊漫步,真是一個人極少的地方。之後我們離開神戶,乘坐JR回到大阪的酒店。
日本人很喜歡用透明的雨傘,無論是男是女,一般都是透明的或是全黑的雨傘,這點一致性讓我們有點吃驚。在景點看到撐著五顏六色雨傘的,基本上可以肯定是中國人。
日本確實是一個很干淨的城市,馬路上甚至找不到垃圾桶,也不會有人隨手亂扔東西,永遠保持非常干淨的狀態。
景點的人並不多,從大阪城公園到神戶,我們基本上只在天守閣的時候看到少量的日本人的旅行團,所以其實在這裡旅行,會有一種融入的感覺。
菜菜方向感的迷失讓我不知所措,本身我的方向感就沒有他好,而他居然第一次在另外的城市沒有了方向,這點容他自己來解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