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了車,而且買的是當下最火的凱美瑞240G,特別是沒有加錢、且只等了四個月!
買了車,當然就要用!全家一商量,決定國慶長假去婺源逛一趟。
婺源,今雖劃給了江西,但史屬安徽管轄;是古徽州“一府六縣”之一。粉牆黛瓦的徽派建築、古樸純真的民風民俗、厚重深遠的徽州文化傳承、保存至今。
3日,早8點從馬鞍山出發,一路高速,於中午1點來到了江灣鎮(中途休息、吃飯約耗去了一個半小時)。
江灣鎮
這裡據說是×的祖籍地,為此由同濟大學設計,特修了氣派的“蕭江宗祠”。
江灣蕭江宗祠
江灣文風鼎盛、群賢輩出,宋代以來出狀元、進士與仕宦38人;傳世著作92部,其中15部161卷選入“四庫全書”(確不可小視)。村中保存有上好的明清官邸,頗具歷史和觀賞價值。
江灣敦倫堂
來到的第二站是曉起。“古樹高低屋,斜陽遠近山,林梢煙似帶,村外水如環”便是曉起的寫照。
曉起禮耕堂
隨後我們來到了汪口,這裡是重要的古水運商埠。古埠頭、古街巷、古商宅和古民居構成了汪口的四古特色,先後被授予“中國民俗文化村”、“江西歷史文化名村”。
汪口俞氏宗祠
汪口出來,已近傍晚6時;沒辦法,只得驅車趕往清華鎮宿營。
我們預定的金星賓館是一家很干淨、服務周到、有泊車位的賓館;店主姓俞,老板娘姓查,電話是0793-7242699。盡管是旅游旺季,我們所住的三人間,兩日房費僅300元。
次日出游,首站彩虹橋。但遺憾的是,這座吉祥美麗的宋代廊橋正在大修,而且拒絕游人觀賞;遂只能發“望洋興嘆”的遺憾了!無奈,便驅車直奔大鄣山臥龍谷。
臥龍谷是國家AAAA級旅游區,環境甚是優美:紫色的山、綠色的樹、白色的瀑布、彩色的水潭相映成趣,彩珠的碰撞、野性的張揚,儼然一幅天然潑墨的山水畫,又似一部雄渾跌宕的交響曲……
臥龍谷-三瀑聚會
出了臥龍谷,我們來到古坦黃村百柱宗祠。
古坦鄉黃村
百柱宗祠又稱“經義堂”,因內有100根木柱得名;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既保留了明代建築的特點,又開創了清代徽派建築的先河;是明清過渡時期徽建典範的存世孤例。1982年在法國巴黎舉辦的“中國民俗展覽會”上,百柱宗祠作為我國古代建築的藝術瑰寶參加了展覽。
古坦百柱宗祠
至今,百柱宗祠仍留有五大謎團:
1)宗祠內既無蜘蛛結網之憂,又無燕雀築巢之慮;
2)五鳳樓之牆一塵不染,無需清掃;
3)宗祠匾文為什麼會由清朝宰相張玉書提寫;
4)340多年前,宗祠如此巨大的建築材料是怎麼運來的;
5)宗祠實有100根木柱,但一般數法卻難以數出100根。
其後,我們又驅車靈岩森林公園,瀏覽了蓮華洞。
靈岩蓮華洞
說實話,在看過了湘、桂、黔、京、浙、皖的溶洞後,靈岩的溶洞顯得就索然無味了。
第三天,我們首先參觀了思溪和延村。
這裡保留了136幢以商宅和官宅為主的古民居。賈而好儒、誠信仁義的儒商風範和文化精髓,在這裡表現得淋漓盡致。
最後,我們來到了李坑。
李坑山環水繞,人傑地靈;古道上青石縱橫、柳碣飛瓊,街巷中兩澗清流、溪橋疊鎖;明清古宅沿溪而建,粉牆黛瓦參差錯落;構築了一幅小橋、流水、人家的美麗畫卷。
這次婺源之旅,我們是購買的聯票(全部景點180元/人,60歲以上半價,70歲以上免票),先後游覽了九處景點;而聯票包含的江嶺、慶源因錯過春季(看油菜花),文公山因文化氣息過重(與朱熹相關),就放棄沒去了。總的來說,婺源這個號稱中國最美的鄉村,還是值得一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