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滿“一千零一夜”的阿曼,對我來說,是個太過陌生、便卻又太過熟悉的地方。雖然它國土面積不大,更算不上出名,但擁著阿裡巴巴的珍寶,坐著飛毯遠去的童年夢想,也足以成為我,還有許多人無法拒絕的拜訪理由。
馬斯喀特 陶醉在神話的細節中
剛走進阿曼首都馬斯喀特阿布斯坦皇宮大酒店(Al Bustan Palace Hotel),我就和“勇闖天涯“的女主持人一樣,發出一個毫不掩飾的“WOW!”。
因為所有想到的和想不到的奢華,在我面前都變成可以觸碰的真實。
典雅輝煌的阿拉伯式裝飾,挑高達8米的高度,使本就美輪美奐的酒店大堂像皇宮一樣氣勢恢弘,兩側富麗堂皇的回廊、精美絕倫的工藝品、優雅華美的大廳小屋,就像神話中示巴女王光彩四射的迷宮,令人黯然銷魂。
而走進房間,又是一番情調:鍍金的光芒在漆成白色的家具中嬉戲,遺下光影無數,窗外的塵囂就在這個寧靜的瞬間裡悄然退去。我就坐在雕花的窗下,喝一杯很燙的薄荷茶,電燈一關,四壁便滲出紅地毯濃烈炫目的光芒,美麗中綻放一絲脆弱的嬌柔,手中的《一千零一夜》仿佛籠上一層如夢似幻的輕紗,舊日佳人的心情和呼吸,就在我面前徐徐展開……
馬斯喀特(Muscat)在阿拉語中意為“降落之地”,公元7世紀後成為海灣地區航船往返印度次大陸的中轉站,自此興旺至今。現任國王Sultan Qaboos於1970年即位後,興建了很多的現代化高樓大廈,也包括這座曾位居世界十大酒店的阿布斯坦皇宮大酒店。
但同時,在這裡找到阿裡巴巴發現寶藏前的平常日子也並不難。
已有千年歷史的馬托拉集市(Muttrah Souk)就還保留著原來的模樣,漫步其間,就像脫胎換骨,和塵世隔了層屏障。
用白色石塊建的房屋早已發灰,看不出時間,也許只有500年,但也許是馬爾基娜設宴消滅強盜時曾看到過的,迷宮般的小街裡,低頭而過裹著頭巾的年輕女人、把白色粗布圍巾的兩角咬在嘴上的老女人,趿拉著阿拉伯式皮鞋(又稱巴布斯)的男人就在我前後悠悠地走著,時而又閃過一兩個小姑娘,厚厚的面紗掩不住雙眼流露出的清澈聰慧,山魯佐德的少女時代,一定就是這個樣子。
和書裡描寫的一樣,薄荷茶香混合著羊皮制品淡淡的膻味,蕩過一陣阿拉伯香料的迷醉。無須喊“芝麻開門”,大大小小的店鋪裡,數不清的地毯、金銀和珠寶玉器就已經我的面前散發出璀璨耀眼的光芒,一串串黃金、鑽石、瑪瑙和碧璽組成的首飾或絢麗奪目,或柔和圓潤、或靈動蜿蜒,隨著悅耳的風鈴聲擺動搖曳,就像一個個會說話的密友,娓娓動聽地講述著過去的故事,而幾十美元的傳統工藝品就和它們並排站在一起,隱約對照,忽明忽暗,卻又演繹出自然而然的奇特風貌。
當然曾屬於祖曼綠蒂的奇珍異寶我是買不起的,但也並非沒有收獲,比如那個造型古樸、花紋精美的阿拉伯油燈。我本該問問阿拉丁,該擦哪一個角落,就能召喚燈神前來,但終於沒有那樣做。
因為,我現在已經置身在神話中。
塞拉萊(Salalah):阿拉伯半島最香的小城
“乳香是她口中噴射出來的芬芳氣味,舉世無人和她爭艷、媲美。她的身體似乎塗滿乳液,每部分精致的肢體上都懸著一輪晶亮的明月……”一走進乳香之城塞拉萊(Salalah),《一千零一夜》裡的這幾句詩就會和芬芳的乳香一起,在我心靈的深處綻放。
也許是上天對此地的恩賜,塞拉萊和北部馬斯喀特等地炎熱干燥之氣候完全不同。每年6月至8月間,這裡受印度洋季風吹拂,雨量相對豐沛,不但適宜種植香蕉、椰子、木瓜等熱帶果樹,也令杜法爾山地的粗糙石灰土壤,培育出全世界少有的優質乳香。
乳香是由乳香樹滲出的樹膠和樹脂凝固而成,在發現石油之前漫長的4000年裡,它的價值曾等同於黃金,是統治者權力和財富的像征。公元前後近千年,起於阿曼境內的阿拉伯半島東端,一路穿過也門、阿拉伯,直到埃及的長達1250英裡的貿易路線被稱為“乳香之路”,同時,還有一條“海上乳香之路” 甚至遠達中國泉州。
如今,“乳香之路”已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而它的起點塞拉萊,自然也就成為阿拉伯半島最香的地方。
隨便在塞拉萊的任意小巷裡游走,各種款式的乳香塊、乳香制品、乳香器具都會在所有的角落深深淺淺地微笑著。閉眼深呼吸,到處都是氤氳舒緩的香氣,隨風飄來的,也許是各式乳香器具店的味道;也許是把乳香燒紅祭祀的味道;也許是能干的主婦熏衣服的味道;但最大的可能,則是剛剛經過身邊英俊彪悍的阿拉伯男人身上濃烈的味道……
不過作為女人,我最感興趣的,還是玻璃瓶裡像水晶般剔透的乳香香水,幾縷飄逸的香氛,霎那間便點亮了遠去青春的色彩。
難道不是嗎?它們有的熱情綻放,散發出燦然至心靈的激動;有的婉轉悠揚,清澈冷靜,不經意間揮灑出矜持與誘惑;還有的透露著花朵的絢爛,但又不失高貴,恣意著水果的芳香,但又不失明媚……無論男女,隨心所欲地根據香水表達不同的愛好和個性已成為當地人的習慣,有的還會度身定做適合自己或家人風格的香水,正如私人定制的小禮服一樣。
不過身邊香氣太多,偶爾也會不習慣,我便在下午的時候,順著香爐形狀的路標獨自前往城外,坐在山坡上,什麼也不做,只想呼吸真正純淨的空氣。
但只清靜了不到5分鐘,不知附近誰家裡又在歡迎貴客,濃濃的味道飄過來,穿梭在水波蕩漾間的清涼陽光和裊裊花香中間,又是精妙無比。
蘇爾(Sur):辛巴達航海的起點
陽光燦爛,是蘇爾給我的第一印像,順著湛藍的天空遠眺過去,海灣像一泓彎月,沙灘平緩,同樣湛藍的海水一會兒藍得含蓄而熱烈,一會兒又藍得溫柔而洶湧,晃得我幾乎睜不開雙眼。
早在公元前6世紀,蘇爾就是阿拉伯半島的造船和貿易中心,同時,它也是辛巴達的原型艾布•歐貝德•卡賽姆──一位至今資料可見的最早到達中國的阿拉伯人的故鄉。
現在這裡的造船業還和辛巴達航海時一樣繁榮,除了船只的動力改用現代的柴油引擎,船身仍然沿用數百年前的阿拉伯式單桅帆船制作方式。施工現場沒有圖紙,甚至沒有細微的測量,幾乎所有的工作都由工匠依靠傳統的目測完成,竟也全無差錯,就連市場流通也和《一千零一夜》相差無幾——整個海灣地區都會購買這裡的單桅帆船。
而當年艾布•歐貝德也是駕著這種帆船出海,然後便向東、向東,一直到達那片流淌著長江、黃河的土地,我的祖國。
爾後,真實的歷史和魔幻的神話就在蘇爾、在阿曼、在整個阿拉伯半島交織往復,形成了一個巨大而斑斕的漩渦,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織就了全世界無數兒童夢中奇異瑰麗的阿拉伯夜晚。
不知不覺中,太陽緩緩沉入了地平線,一艘艘單桅帆船密密麻麻地停泊在辛巴達航行過的海岸上,沐浴在金色的光輝裡,仿佛披著示巴女王的黃金舞衣,遠處鑲嵌著染色玻璃的窗戶像星星般漸漸亮起來,為古老的街道瀉下魔術般的光束,此時的風景,可能連凡•高也難以復制。
忽然同行的一個6歲小朋友甜甜地問我,阿姨,您說,《一千零一夜》的故事,真的就發生在這兒嗎?
我笑笑,回答說,我不知道。不過,你看,我們頭頂星星像鑽石般閃耀的天空,一定就是一千年前,山魯佐德、阿拉丁、阿裡巴巴、馬爾基娜……等無數《一千零一夜》主人公曾擁有過的天空。
■旅游資訊
交通:首都馬斯喀特西蔔機場有通往世界各地的航線,從阿聯酋迪拜也可開車到阿曼,車程只有5公裡左右。阿曼境內有飛機但無火車,可乘阿曼國家交通公司長途車前往各地。從馬斯喀特前往塞拉萊車程9小時,國內班機1個半小時;前往蘇爾車程3小時。
購物:阿曼各地都有乳香出售,當然到塞拉萊購買物有所值。未經加工的乳香塊最便宜,每500克在人民幣100元以內,乳香制品價格則要貴得多。挑選乳香塊時,顏色愈淺,質量愈好;色調愈紅或黑,裡面所含的雜質也愈多,質量愈差。
注意事項:阿曼是世界上最炎熱的國家之一,出門時應隨時使用並攜帶防曬用品,如果前往偏遠地區,還要帶上足夠的水。另外,阿曼是保守的伊斯蘭國家,言行舉止應注意尊重當地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