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接近尾聲,大量屯積的門票需使用,使得近期游客人數顯著上升。
10月14日是我第四次入園,主要是陪二個親戚首次觀博。當天總進園人數近50萬,天氣預報說陰有小雨轉陰到多雲,故沒帶雨具,可小雨一直到下午才停,很是不爽。
7:00一行三人趕到3-1入口,一看人流就嚇了一跳。馬上從馬路上排隊進入3號門前的安檢等候蛇形欄杆區,我是在偏左邊區,前面已有約200多人。3號門於12日已對城市名片冊的發放方式進行了修改,在中國館預約劵發放完畢後馬上發放名片冊,發完後再發意大利直通名片冊。
9:00安檢,速度很慢,但幸運的還是拿到城市名片冊,趕緊跑進航空館排隊通道。該排隊區有休息長凳,較舒適,但進館速度很慢,一直到10:50才進館。
航空館近4分鐘的地乘4D體驗確實刺激,可惜時間太短。
11:30,休息會後趕緊去最佳實踐區蓋章。先至最北面的單館區蓋5個章,需排隊的立即放棄。後至3個聯合案例館補全了15個章。
各案例館其實做得很不錯,其中的台北案例館排著長隊。可由於時間緊,來不緊仔細欣賞了。一直到12點多才換好三張中國館預約劵。就地處理掉一張,我和兩親戚分手,他們的以後行程就按我的安排進行了。
以下是他們二人的行程:
乘龍華東路線至太空館。
12:30,國家電網館(提前網上預約)。他們沒換到禮品,規則已改為需4-7月中的3個月的賬單才行。
13:20,上海企業聯合館(提前網上預約)。
14:00,通用汽車館(提前網上預約)。
乘越江線至世博文化中心站。
15:30,換台灣館預約劵(提前網上預約,進館時間為19:30~20:30之間)
16:15,開始中國館的排除。長至1個多小時的排隊需不斷移動,這是他們最累人的體力活。出中國館後稍事休息。
19:15,開始進入台灣館排隊區,很靠前,由於前一時間段未全放完,拖到20:10才進館。
21:00,乘越江線至浦西出園。
我的行程如下:
12:30,遠大館,為體驗2分鐘的地震經歷,整整排了1個多小時,事後覺得並不是很值。
乘越江線到後灘。
15:00,美國館,人雖很多,可該容量較大,排隊1小時多點。三場電影感覺很人性化,不錯的場館。
出來後看了中南美洲聯合館,沒感覺。巴西、墨西哥館排隊人也很多,放棄。
16:30,智利館。網上推薦的很精致的小館,值得一看。
乘國展線到世博軸。
17:00,主題館中的城市人館。很空曠,內容也不錯。可太累了,盡管不用排隊,還是放棄其他主題館。
省市聯合館旁自加熱盒飯18元,對付一下肚子,乘世博大道線到寶鋼大舞台下。
18:30,氣像館,排隊1小時15分鐘,無長凳,幾分鐘只放12人,很累的排隊。3D電影一般吧。
出來看了聯合國聯合館、信息發展網館,沒感覺。乘越江線到浦西。
20:15,民營企業館,很精彩的場館,“活力矩陣”表演讓觀眾感動得集體鼓掌。
21:00,和親戚會合後出館。
小提示:
1、在目前大客流的情況下,3號門是取得中國館預約劵的較好選擇。
2、在無精力排熱門館的情況下,選擇一些次熱門的場館也不錯,在我看過的場館中,推薦民營企業館、泰國館、美國館、智利館、澳大利亞館、歐洲區的一些其他場館等等。
3、盡量網上預約,減輕園內排隊時間。台灣館現已停止網上預約,直接走4號門。通用汽車館的預約因網絡堵塞已變得越來越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