唧唧復唧唧 木蘭當戶織
不聞機杼聲 唯聞女嘆息
問女何所思 問女何所憶
女亦無所思 女亦無所憶
昨夜見軍帖 可汗大點兵
軍書十二卷 卷卷有爺名
阿爺無大兒 木蘭無長兄
願為市鞍馬 從此替爺征
……
木蘭詩,是我國南北朝時期的一首北朝民歌(公元581年前)。《木蘭詩》講述了一個叫木蘭的女孩,女扮男裝,替父從軍,在戰場上建立功勛,回朝後不願作官,但求回家團聚的故事。熱情贊揚了這位奇女子勤勞善良的品質,保家衛國的熱情,英勇戰鬥的精神。
回回想起中學裡朗朗讀書聲,木蘭女將英姿煥發,橫槍立馬的形像就會出現在眼前。想不到的是,二十余栽年後會來到傳說中木蘭女將的家鄉----木蘭山!
明代萬歷年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為紀念木蘭而修建宇殿於此,並易其山名為木蘭山。
那個年代,是怎麼個情況呢?
那時候明朝北部已有一個可怕的對手---努爾哈赤,已經統一了建州女真,極其壯大,而明朝遼東總兵李成梁已年邁暮年,為了抵擋北部敵人的入侵,李將軍采用了焦土政策,放棄遼東六堡軍事基地,並遷走了這裡的十余萬居民,將此地拱手讓給了努爾哈赤。從此女真軍隊將縱橫遼東,不可阻擋。
此刻,民間渴望英雄出現來拯救時局,於是一千年前的花木蘭再次成了人們崇拜的對像。
(以上純屬讀《明朝那些事》書後的個人暢想,未經考證)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
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萬裡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
如今的木蘭山位於武漢市北部黃陂縣境內,距武漢市區50公裡,海撥高度582.1米,寺廟林立,是歷代佛教、道教薈萃之勝地,也是爬山鍛煉身體的好地方。2010年夏天一個周末,驅車從武漢來到木蘭山,一睹木蘭風采。
詳細圖文介紹見http://***/cyong88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