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廬山紫竹
記得我在上大學之前,被分派到一家建築公司當工人。工地上,我會經常看到一個帶著眼鏡的雜務工在忙碌。在我的眼裡,他不是在拌水泥就是在提泥桶,從來都沒有閑過,因為工地上幾乎人人都可以向他發號施令。施工員悄悄地告訴我,該人曾經是公司裡的高級工程師,因為裡通外國而成了牛鬼蛇神,正在接受勞動改造。從施工員的口中我還得知他解放初期畢業於日本的早稻田大學。在那個紅色的年代裡,對外國的大學一無所知的我,從此就記住了“早稻田大學”這個名字。這一次當我們來日本之際,我這一段青春的記憶忽地又冒了出來,讓我有一種想親近一下這個曾經刻在我腦海最深處的高等學府的衝動。
早稻田大學坐落在東京的新宿。我們乘坐JR山手線在高田馬場下車,其實該站並不是離早稻田大學最近的車站。在東京旅游,我們除了趕時間,偶爾會另外買票坐其他路線外,一般都盡量使用JR鐵路通票。JR山手線是東京的環形線,東京絕大部分的旅游點都可以在這條線上找到。
高田馬場站外的許多巴士都要經過早稻田大學,但我們卻選擇了步行。大約20分鐘後,校園的圍牆在望,我們從敞開的大門中走進了校園。由於我們並沒有什麼特殊的目的,因此也就隨意地在校園中閑逛起來。校園的布告欄上貼滿了日文的告示,大部分是會議通告,從一份通告的漢字行間,我們猜測應該是關於怒斥軍事擴張的集會。但不知道是不是針對日本政府的。不知不覺,我們從一扇小門走出了圍牆,進入到一條窄窄的巷子。巷子兩旁掛滿了出售或交換舊教科書和參考書的招牌。巷子直通馬路,馬路旁的一幢高層建築一看就知道是大學的教學樓,因為走廊裡到處都是請勿打擾的告示。從開啟的門縫裡,我們看到了坐在計算機旁的學生們正聚精會神地盯著眼前的屏幕。
從教學大樓出來,我們沿著馬路找到了早稻田大學的正門。所謂的正門就是一個樹木蔥郁的大廣場,在廣場的盡頭,一尊黑色的大銅像佇立在花圃的正中。這是一個頭戴博士帽,身著長袍,手拄拐杖的老人,他站在蒼翠的大樹下,正在專心地凝視著廣場上朝氣蓬勃的殷殷學子。他就是早稻田大學的創始人大隈重信。大隈是日本明治時代的政治活動家家,曾經當過內閣首相,他一生強調教育,於是在1882年創建了東京專門學校,專門培養政治家,哲學家和工程師。當時的學校被一大片金黃色的稻田所包圍,因此後來才有了“早稻田大學”這個特殊的名稱。
大隈銅像的背後是一個臨時搭建的木板牆,該牆是為了紀念早稻田大學建校125周年於2007年專門設立的。牆上畫著一幅幅的水彩畫,描繪了早稻田大學自建校以來各個時期的校園風光。在大隈先生左手邊的大樓前,放著一排桌子,那裡是新學員的接待處。在桌子的兩旁,各停著一輛白色的X光體檢專用車,只見男女新生分成兩列等待入學體檢。從女生的隊伍中,我聽到有人在說悄悄話,雖聽不清楚談話的內容,但憑感覺就知道是國語。打聽以後,知道她們剛從上海來。
早稻田大學圍牆外的小巷

大畏銅像細節

大畏講堂裡正在發布2009年度財政預算

北之丸公園是一座對外開放的皇家公園,南面與天皇居住的御花園為鄰,共同組成了東京市中心一塊巨大的綠化地,她的地位就相當於倫敦的海德公園。公園及其周圍棣屬於東京的千代田區。千代田是日本政治文化中心的代名詞,就好像倫敦的西敏市一樣。在千代田,除了日本最高權力機構以外,還集中了許多博物館和大學。例如東京理科大學,東京大學,東京醫科大學,明治大學和日本工業大學等都坐落在這個區域內。
我們的旅程從北之丸公園開始,在公園內參觀了東京科技館以後,我們跟隨著一隊身穿校服,頭戴校帽的小學生走出了公園。一路上,到處都可以見到東京申辦2016年奧林匹克運動會的錦旗,錦旗的中央印著一個五彩緞帶扎成的蝴蝶結,估計是申辦成功以後的東京奧運會標識。
日本並不禁煙,就連新干線上都辟有吸煙車廂。可是在這裡,只要觀察一下人行道,地面上每隔一段距離就會有一個“千代田區路上吸煙禁止”的圓形標記。看來日本政府要下決心將千代田區變成一個真正的綠色環保區域。
就在這個綠色環保區域內,我們有幸見到了世界書街之最 – 神田神保町書街。說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書街,則是一點兒也不為過。當我們走進書街的時候,所見到的景像就是整條街都擠滿了各式大小書店,根本沒有其他商店的立腳之處。其實這裡的書街遠不止一條街道,而是圍繞著神保町地鐵站的一大片區域。
由於這裡的書店太多,加上我們又不懂日文,所以我們只能沿著書街走馬觀花,匆匆地瀏覽一下放在書店外的書籍。這些書籍有的被堆放在大紙箱裡供人隨便取閱,有的則被整齊地羅列在靠牆的書架上。即使僅僅從書店外陳列的圖書規模來看,也可以稱得上浩瀚書海,更別說書店裡那一排排的書架,一摞摞的書了。
在一眼望不到頭的書街上,絕大部分的書店為古舊書店,好多書店同時兼收購。在一家書店門口,我看到了許多中國碑帖的拓印本,價格僅在100日元和200日元之間,這些碑帖即使在中國都難以用這樣的價格買到,而且有的碑帖在中國已成珍本。我從這些碑帖裡就意外地發現中國近代書法家高逸鴻先生抄寫的東漢張遷碑的全文,只需200日元就可以買下,真是太值了。須知將經國先生生前曾經向他習過字畫。他的弟子中甚至還包括了中國台灣的武俠小說家古龍先生。
這一次來神田書街,還有另外一個目的,就是想親自瞻仰一下內山書店。說起內山,我曾在魯迅先生的雜文裡多次讀到過,內山先生是魯迅先生的摯友,他開在上海虹口區的內山書店曾經作過魯迅先生的避難所。果然我們在另外一條馬路上看見了“內山書店”幾個大字,懷著一種特殊的敬意,我們跨進了這家由內山家族所開的書店。與其他的書店不同,這裡除了陳列著日文書以外,還出售中文書籍。我的朋友從中選購了一本由曾在日本攻讀經濟學的孔祥煦先生撰寫的《櫻花與武士》,准備在返航的飛機上閱讀。在內山書店的斜對面還有一家專門出售中文書籍的“東方書店”,不知道是不是中國人士所開。
真是書海

兼售中文書籍的內山書店

篇幅所限,為原文節選。要看完整原文及其余8張圖片,請到鏈接:
http://www.chuchairen.com/2009/02/wxc1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