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過很多山,說是爬,其實是登,而這次的華山真的是爬上去的,手腳並用,也是最辛苦的。
過去的上山,不是乘索道,就是車已盤過一段山路,而這一次,是完完整整的從地平面開始。
早7點在西安火車站東坐游5路旅游專線車到華山。經過2個小時,車到一個停車場說是登山在這裡下,一車人,包括我們三個在內總共也就下了7、8個,其他的都要去坐索道的。下車還沒分清東西南北的,就圍上來幾個老太,我們買了手套,盡管包裡已經帶了4條雨衣,還是再補充了2條。
在我們還沒到達玉泉院時天空中飄起零星小雨,看看陰沉的天空,哦喲,可別下雨喲。玉泉院位於華山腳下,曾為北宋著名道士陳摶隱居修真之處。匆匆穿過玉泉院,哎,雨停了,沒太注意看院落的景色,趕緊登山——“自古華山一條路”。我們這次安排了2天時間,計劃一路爬山看風景,宿山上,後坐索道下山,不傷腿。
因為剛下過雨,霧氣使得山體看不清楚,一旁的山澗,流水嘩嘩。剛開始的山路,坡度很緩,爬山的人不多,很是寂靜,我們走的倒也篤悠悠,擇一淺澗處,吃些干糧,突然感覺有雨點落在身上,雨點越來越密,趕緊穿上雨披,向有躲雨的地方疾走。
向上進發,緩坡少了,繼而都是台階,雨越下越大,雨霧升騰,連剛才那些模糊的風景也看不見了,起先還想著要躲雨,走路還有些忸怩,到後來,雨沒有停的意思,不光是不見景,全身上下沒有一處是干的,索性甩開腳步,一路向上。不見風景,但見台階陡直曲折,盯牢石階,埋頭爬,險是領教了。
經過4個小時的艱苦,終於到達了北峰,北峰是索道的上站,雖然海拔1614.7 但一點也不覺得,四周白茫茫一片,不見山巒,就見茫色間多了大批蠕動的游客,亂哄哄的。人群裡就聽得有人在說,什麼也看不見,心情好不到哪裡去。唉,我的心情也一樣糟到極點,全身濕透,好不容易登山頂,向往那麼久的華山,難道所見的就是這些?連他的摸樣都沒看的真切,難道這樣就算到過?想起中途遇見的看山工講的明天還是中到大雨,“下山吧。。。”我板著臉,埋怨的話一大摞。“既然來了,就住下吧”老公堅持,“趁著年輕還是多爬爬山,老了麼就不用爬了”兒子顯然站在老公一邊幫村著,2:1我只能讓步。
繼續,經天梯,蒼龍嶺,一個半小時後到五雲峰飯店,決定住下,天色還早,可以還價,三人房掛牌630,還價400成交。
換上干淨的衣服,躺在被窩裡,看看電視,實在無趣的很。原本所期待的晚霞,日出,早在心裡節節敗退,看這天氣,只求明日無雨就好。半夜,朦朧中不時聽見登山者問訊房價,聲音在空寂的山谷間格外響亮。
次日,晨,不想起床,“腿怎麼樣?”,“一點都不酸,沒感覺”,“不知外面還下不下雨”,遂,兒子推開窗,一聲“快看,雲海”,我忙抬起半身向窗外望去,真的耶。
奔到室外,一個冷戰,山上的天氣還是蠻冷的。但見,雲朵繚繞在群峰之間,山體淹沒,只露峰尖,猶如海中之島。相比過去所見充其量也就只能算是雲霧了,第一次看到真正的雲海,好美!
昨日還無影無蹤華山,就以這種方式撩起他神秘的面紗,展現在我們面前,沒有什麼陶醉,沒有想像,就覺得沒有放棄是對的,正應了那句風雨過後見彩虹。
大口呼吸雨後清甜的空氣,繼續攀登。偶爾能遇見幾個游人,那都是留宿山上或半夜上山的。山上的清晨很安靜,可以誇張的做動作,安安心心的拍照,不必為在有像征性的景前爭先恐後。
華山以其險峻著名,多懸崖峭壁,站在峰邊,拉近鐵鏈,向下張望,深不見底,看久了,自覺四周沒有植被的山體露出了崢嶸的面目,便生出幾分恐懼來。
雖然經過一夜的休整,腿是不酸,但體力還是不如昨日,爬不了多少台階就要歇息,這樣歇歇爬爬,看看景,拍拍照,中鋒,東峰,南峰,西峰諸景悉數游盡。再回北峰,又在下雨了,雲山霧罩,正是中午時分,大批的游人正在山上或正往上趕,下行的索道很空,不用排隊,7、8分鐘後回到了山腳。
坐上出山的中巴,車上播放著華山的宣傳片,而我的眼前所回放的是,每一次山石間的跨越,兒子都會伸過來強有力的胳膊,每一次的抱怨叨嘮,老公都用沉默包容,當我要放棄的時候,他們用堅持讓我這次華山行,不留遺憾。
爬山的過程是辛苦的,需要互相鼓勵,坎坎坷坷中,需要互相扶持,美麗的風景要與愛的人一起分享。與其說是征服華山倒還不如說是,再一次緊密了家人間的感情。回望華山,以後再也不會爬這麼高險的山了,看看身旁的老公兒子,很有領悟,此行不虛!
(如要轉載,請注明出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