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見到這座精美的建築物,是在公交車上,還想著,好美啊,今後一定要近近的細細的欣賞一番。大概我這心裡話被老天感覺到了,不對,應該說是被上帝感覺到了,兩三天之後,我就在附近找了個工作,而租的房子就在教堂對面,每天上下班都能路過這裡。
教堂每天都免費開放,只開一個小小的側門。除了周末,人都不是很多。我常常一個人提早出門,閑閑地走進去轉轉,仰著頭看半日尖尖的塔頂和繁雜的雕花。看了好幾次才看出來,那讓人眼花的雕刻是葡萄紋。
教堂的窗戶也是長長尖尖的,和眾多的塔頂搭配在一起,更顯的教堂整體有一種向上的氣勢。
若是暫時看夠了教堂的外觀,只是暫時,還有時間就走進教堂,則又是一番景像。光線從四周狹長的窗子中照進來,介紹中說當年這窗子是彩色玻璃的,清晨和黃昏都有不同的景色。兩排大柱子莊嚴地立著,高高的穹頂上是美麗的各種花葉卷紋飾,垂下來同柱子相接,相接之處也有畫作為裝飾。仔細一看,這畫的內容既不是宗教故事,也不是異國的花紋,竟是國畫,有高山流水,有松鶴延年,中西文化共同在這裡,沒有讓人感到一絲的不和諧。
仰頭累了,靜靜地坐在大教堂中的長凳上,正前方是有著耶穌復活,十字架和聖母像等塑像的神壇。在神壇前,有時會有教會的工作人員布道,講教義和故事。那人並不用不著任何擴聲設備,就像平常人說話一樣,通過寬闊大廳的反射,能讓每個人聽的清清楚楚,那聲音還充滿了神聖的感覺。
等看夠了,聽夠了,第二天我還是會忍不住走進去,夜裡下班經過,又停下來看月色中的剪影,這座1901年動工,歷時三年完成的藝術品讓我每次都像初見一樣的著迷。人生若只如初見,大概我們要照著這座教堂的標准去尋找愛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