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行記(三)看世博,跟團還是不跟團?進館還是不進館?(4)

作者: gz&bz

導讀時間已是中午時分,我們找了個陰涼地界兒坐下吃東西。世博園內的棲息場所是設計周到的,游人在裡邊隨時可以找到歇腳、飲水和吃飯的地方,不少棲息涼棚還有噴霧裝置,可以給游人補水降溫。當然店裡的飲食相對貴了些,我們多半是自備食品。打電話給兒子,說他們還在意大利館裡邊轉呢,提醒他們不要誤了下午浦西的足跡館,我們就准備往浦西去了。 到浦西有越江線 ...

時間已是中午時分,我們找了個陰涼地界兒坐下吃東西。世博園內的棲息場所是設計周到的,游人在裡邊隨時可以找到歇腳、飲水和吃飯的地方,不少棲息涼棚還有噴霧裝置,可以給游人補水降溫。當然店裡的飲食相對貴了些,我們多半是自備食品。打電話給兒子,說他們還在意大利館裡邊轉呢,提醒他們不要誤了下午浦西的足跡館,我們就准備往浦西去了。

到浦西有越江線世博公交和輪渡,經咨詢“小白菜”,說坐輪渡比坐公交快(越江線要在浦東園區“繞場一周”後才開往浦西),於是一路詢問著找到了浦東輪渡6號碼頭。輪渡很漂亮,比我們頭天為到寶鋼看媽媽老同事在吳淞口坐的輪渡氣派多了。過江不過是十來分鐘的事情,浦西對應的5號輪渡碼頭,上岸就是D 片區,我們要找的城市足跡館就在不遠處。這時還不到一點半,時間還早,我們坐在岸邊的木椅上等老媽他們。可兒子的手機不知為什麼老無應答,想必他們已在輪渡上了。過2點了還聯系不上,攜程的導游說她們不能再等了,我們只好先行進館。兒子他們晚了一步,好在可以走綠色通道,我們還是在三樓展廳彙合了。

足跡館是世博園五大主題館之一,主要展示世界城市的發展進程,通過影像(視頻)、雕塑、文物、圖片文字和場景復制,向人們講述城市的起源,歷史、現狀和未來。 它的4個展廳以時間為主線,分層次展現了人類從起源逐漸走向成熟的歷程,以及在這個過程中誕生與崛起的城市元素。

這個館很大氣,古老的文物(據說這是本屆世博國寶最多的場館)、雕塑與三維立體影像等現代技術交相輝映,在最大程度上尊重並還原了城市歷史。我們看到了根據手稿還原的達•芬奇當年居住的城市,“三朝帝都”(古羅馬拜占庭、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爾,和中國明清朝代的北京古城。在城市發展廳裡,縮微復制的東西方城市景觀“同室而居”,既有西方城市的廣場雕塑、厚重城堡和阿拉伯風格帶穹頂、拱門及宗教畫飾的建築,又有中國古代城市裡閭街巷的茶坊酒肆,雕梁畫棟、飛檐琉璃瓦的樓閣街亭。在這裡,轉過一個街角,你就會看見格調截然不同的市井風情;不經意的一個轉身,就恍若置身另一半球的陌生國度,這種隨處呈現的對比和反差,真的挺有意思。

在城市智慧展廳,采用三維立體影像技術和縮微實景展現的京杭大運河令人驚嘆,你可以通過現代化的影像技術,如臨其境地欣賞這條已經流淌了2000多年的古老運河的沿途風貌,也可親自到各不同地域的代表性建築中駐足留連。雖說這次沒有約到中國館是個遺憾,但是能看到這個主題館也算不錯了。所以說,跟團還是不跟團,進館還是不進館,見仁見智,隨個人喜好吧,開心就好,不是麼?





















精選遊記: 上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