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回來將近2個月了,總是有很多事情,心也總是靜不下來,自然也就沒時間將旅游的片段一一揀拾。不知為何,突然發覺旅游回來,記錄每次出行的情況已經成了自己給自己安排的一項作業,以至於遲遲沒有動筆,內心還有些許歉疚。每每有人問及,為何出行後還要麻煩的將詳細情況記錄下來,現在想來,也許是因為在現實生活中看多了人們用著真實的名字說著謊話,可是在虛擬的網絡裡,多是用虛假的名字,說著真話的緣故,所以每次出行,在記錄我的旅途過程的同時,也給其他即將去,或是正在前往途中的驢友們,留備資料、以供參考。此番出行,攻略縮水成了游記,小小地自責了一下,算是對此次出行,自娛自樂的一種方式吧。
春節重游彩雲之南(2010年2月)
旅行,就是對一個地方進行丈量,有時用腳,但更多的時候是用心。有心愛的人一路隨行,即使再遙遠的路途都近在咫尺。家,只要駐扎在心裡,隨處便都是家。
繼去年西雙版納之後,今年終於又說動了老媽,攜同老爸一起前往雲南的另一條路線---大理、麗江、香格裡拉,還有那神秘的瀘沽湖。
聖潔的山
關於雪山,當地人都是敬畏的,不僅僅在於它的壯美,更在於它的神秘。
對於玉龍雪山的印像,緣於老爸幾年前途徑雪山而沒上去的遺憾,以及那首曾紅極一時的民族歌曲----“彩雲之南”。為此,我曾把它設為彩鈴,逼迫俺親愛的媽咪在一年的時間裡每日撥通電話的一瞬間,都能意識到之於雲南,還有一個我未完成的夢想,以及那個我答應幫老爸完成的心願。於是乎,今年,當我終於站在雪山上,捧起雪山上晶瑩的雪,放在掌心的一瞬間,突然覺得一年的彩鈴還是起了很大的作用的。
雪山,那壯美的神山,在陽光的輝映下是那樣不可侵犯。
依然記得在海拔4000米時曾一度出現的幻覺;依然記得從海拔4506到4680米,這段很短,卻要克服高山缺氧繼續前行的道路;依然記得那被強烈紫外線照射下與白雪反差的膚色;依然記得那快被凍僵的手和腳;依然記得伴隨在身邊每個挑戰極限高度的攀登者,從心底蕩漾到唇邊的笑容。。。依然記得的還有很多,都被深深的印刻在記憶裡,每一件都值得珍藏,值得回憶。。。
純淨的湖
瀘沽湖的水很清,清到你分不出到底是天藍,還是她的水藍。
前往瀘沽湖之前就曾了解到前往這裡的山路險阻,但險峻而漫長的路途依然抵擋不了人們要近距離了解,這個素有“東方女兒國”之稱的地方。三天時間,雖然要想深入的理解這裡的文化還遠遠不夠,但至少在這個春節,我也是真真正正近距離的感受了這裡的民風和民情。
裡格的景色很美,無論日出還是日落。突然間想老去,只因在這裡看到了瀘沽湖。靜靜的坐在湖邊,亦或是劃著豬槽船在湖上發呆,都是很好的選擇。到達裡格的轉天,隨同旅途中相遇的驢友,在湖邊租了條豬槽船,這樣一個上午安安靜靜,蕩漾在湖面的感覺很好。湖水清澈的讓你忘卻了時間,不時有三三兩兩從其他船上傳來的摩梭姑娘或是小伙的歌聲,在這片平靜的湖面上回蕩著,映襯著沒有一絲雜質和污染的純藍色天空,以及天空中那大朵大朵像棉花糖一般飄浮著的白雲,讓人有種置身塵世之外的超凡感覺。。。
這樣一個午後,攜手父母在湖邊慢慢地、靜靜地踱著步子,遠離大城市的壓力和喧囂,這裡有的是一份心態的平和,以及那與世無爭的心態,這種心態是每個抵達這裡的城市人都由衷發出的可望而不可及的感嘆。。。
相伴的人
有相愛的人陪伴,隨處便是家。
家就好像蝸牛殼,在這個春節被我們背來背去。至今記得初到成都時,家在成都;前往樂山後,家就在樂山;輾轉到了麗江古城,家又安置在了古城裡;而到了瀘沽湖的裡格,家又到了裡格。雖然遠離天津,但全家人一同出行,無論走到哪裡,對於我來說都是一樣的。因為家駐扎在心裡,哪裡,都是家。。。
回顧我的每次出行,沒有家人的理解和寬容都是不行的。以至於近幾年來,我逐步將這種獨樂樂的出行方式,演變成了眾樂樂的生活體驗。在我愛上行走的同時,也讓家人愛上行走。也許真是被我感染,亦或是愛屋及烏的表現,穿上戶外鞋的媽咪和老爸也真的能如我一樣,從旅途中發現它的美,從而找到它的樂趣。無論是雄壯的玉龍雪山,還是溫婉的格姆女神峰,當他們邁著堅定的步伐,在不需要任何外力的幫助下,與我一同登上雪山一覽美景的時候;當我們一同暢游在瀘沽湖,一同搭車前往楊二車娜姆阿媽家的時候;當我們一同夜游麗江酒吧一條街的時候。。。那種感動是沒來由的,感動於陪伴我的人,更感動於那份陪伴我的心情。。。
因此,我也更願意相信,那是因為:相比他們的快樂而言,我的快樂,就是他們最大的快樂。。。
難忘的事
十二天輾轉共計大小7個縣、市。時間雖短,記憶且長。
難忘事二三。瀘沽湖一行,竟然遇到同月同日生的骨灰級驢友小熊;同行途中,一路嚇唬外籍驢友的開心;夜晚瀘沽湖畔,我們與摩梭人對歌時的暢快和興奮;格姆女神峰上遭遇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的景色變化,拍下的珍貴照片;以及麗江酒吧一條街上,遭遇罕見的停電抗議,等等。一件件、一樁樁都是這樣讓人難忘,讓人回味。。。
我愛旅行,當它成為了一種習慣,習慣於用心去感受,而不僅只是用腳去丈量的時候,我終於發現,這才是旅行。原來旅行,也可以是這麼簡單的。。。
-----記於 2010年3月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