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歐之行-賽爾維亞

作者: 龍江游記

導讀賽爾維亞---貝爾格萊德 從華沙飛往賽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只需2個多小時。下了飛機在往市內方向的路上,在一家“長城餐館”吃的中午飯,雖然在飛機上吃了一個類似三文治的東西,(我管它叫冰凍的“廣州春卷”,又硬又冷而且又鹹),不是很餓,但還是吃了兩碗炒飯,因不知晚餐是否又是什麼怪怪的西餐,因當地的飲食太難吃,而這邊的口味也重,估計這邊的鹽很便 ...

賽爾維亞---貝爾格萊德

從華沙飛往賽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只需2個多小時。下了飛機在往市內方向的路上,在一家“長城餐館”吃的中午飯,雖然在飛機上吃了一個類似三文治的東西,(我管它叫冰凍的“廣州春卷”,又硬又冷而且又鹹),不是很餓,但還是吃了兩碗炒飯,因不知晚餐是否又是什麼怪怪的西餐,因當地的飲食太難吃,而這邊的口味也重,估計這邊的鹽很便宜或者不要錢,所以只要有中餐吃,都盡量吃的飽飽的。

賽爾維亞國土面積8.83 萬平方公裡,990 萬人口,大部分人信奉東正教。首都貝爾格萊德有200多 萬人口。當地幣種叫第納幣。官方語言為塞爾維亞語,有40[%] 人會講英語。從機場到市內,一路上兩邊雜草橫生,路也不是高速,顯得有些荒涼。偶爾見到一些紅瓦紅磚房, 近看也較簡陋,外牆也未粉刷,紅磚裸露,看上去塞爾維亞的經濟明顯不如波蘭。

據當地華人介紹, 10 年前這裡曾經人均月收入達到2000 歐元,而現在當地人均月收入在400 歐元左右,這些年經濟基本停止不前。當地的土地較富裕且很肥沃,我們在路上見到兩邊的土地黑黑的,很肥。賽爾維亞主要以農業為主,沒什麼工業。

在市裡的舊城區有個教堂,叫聖薩亞教堂,教堂四面形狀都一個樣,高寬比例也一樣,這就是不同其它教堂的地方。據說聖薩亞是一個人名,他是當地的一名英雄。

貝爾格萊德座落在多瑙河與薩瓦河的交彙處,美麗的薩瓦河從貝爾格萊德市區穿過,將貝爾格萊德一分為二,一邊是古香古色的老城區,一邊是現代化建築群集中的新城區( 應是十年前的景觀,現在建築顯得有些舊)。

中午我們在市內一家叫“澳門酒店”的餐館就餐,味道不錯,這個餐館就在賽爾維亞國防部旁邊,國防部大樓於1990 年被美國炸毀,被炸毀的大樓遺址就在路邊,


看到它,當時的慘狀可想而知。我們還到了當年也被美國炸毀的中國駐賽爾維亞原大駛館遺址,也是在市中心,但沒有和其他國家大使館在一起的,周圍都是居民樓,當時被炸時有一枚炸彈從屋頂直插地下室,現在的痕跡還清晰可見,旁邊的居民樓絲毫末損,打的這麼准還說是誤炸,看到都很氣憤,希望我們的國家愈來愈強大,以後不要再發生這種事。

原南斯拉夫前總統鐵托的墓地就在他原來辦公所在地,在一個小山坡上,在山坡的草地上有一尊鐵托碉像,鐵托低著頭,像是請罪的姿式,碉像也不高大,也就一人高。

聽導游說,當地人民懷念鐵托那個年代但並不懷念鐵托。聽說他的一位夫人在鐵托死後被關起來長達30 年,至去年才放出來,在她被關押期間不許她與家人來往, 只能在她的小房間呆著,連暖氣也不供應給她。

貝爾格萊德市的老城區有一條古老小街,也叫步行街,

從這條街的一頭走到街另一頭只需10 多分鐘,兩邊是古樸帶歐式風格的建築,街上有各種牌子的商店,但人很少。

在貝爾格萊德市內。我們吃了一次西式自助餐,其中有一 種紅色的酒,上面放了一片檸檬,據當地華人介紹說這是一種女人喝的酒,叫開胃酒,我和另一個女同事聽後說這麼遠來這裡,一定要嘗嘗才行,就每人要了一杯,喝了一口後,兩人張大嘴吧對視半天,其中味道不知如何形容,怪怪的,中招後,我選取吃的東西盡量選較熟悉東西,我要了一些像土豆泥的食物,吃了一口後才知又上當,土豆泥裡是一些半夾生米。

賽爾維亞第二大城市---諾維塞德

諾維塞德市是賽爾維亞第二大城市( 從塞爾維亞市到諾維塞德市約2小時車程),市內人口也只有20 萬左右。市內有一個古城堡和步行街。古城堡在多瑙河邊上的一個山頂上,站在古城堡可看到多瑙河及城市景觀。




在市內有條街,兩邊的建築具有濃厚歐式風格,



到處是鮮花,很漂亮的街道。比貝爾格萊德市區的步行街漂亮,整座城市給我的印像很好,是一座美麗的城市,多瑙河也穿過這個城市,河上建有好幾座橋,使這條河顯得更加美麗並充滿生氣。

下午將飛往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要在匈牙利轉機。下午3 點的飛機,可一直到5.50 才起飛,我們乘坐的是匈牙利航空公司的飛機,螺旋槳式的小飛機,只能坐70多個人。45分鐘後到達匈牙利首都,再飛1個多小時到達布加勒斯特,在一家“江南酒家”吃完飯到入住酒店己是當地時間晚上12 點,天空下起小雨。

貝爾格萊德信息:

房價:新城區 1500 歐元/ 每平米

停車每小時 30 當地幣(1元人民可兌換12元第納爾)



精選遊記: Belgrade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