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三峽游記

作者: 青海湖兒

導讀一個偶然的機會+一時的心血來潮,決定帶老媽出游過重陽節。由於老太太腿腳不方便,所以選擇了座游輪游長江三峽。爬在網上搜了兩天,終於定好出行的線路和訂好酒店及機,船票。 出發前也知道由於三峽大壩的蓄水,長江風光已今非昔比,但它畢竟還是世界的第三長的河流,再差也差不到那裡去吧? 由於訂票太遲,只能訂到最高擋的涉外五星級的7000多噸的世紀寶石號游 ...

一個偶然的機會+一時的心血來潮,決定帶老媽出游過重陽節。由於老太太腿腳不方便,所以選擇了座游輪游長江三峽。爬在網上搜了兩天,終於定好出行的線路和訂好酒店及機,船票。

出發前也知道由於三峽大壩的蓄水,長江風光已今非昔比,但它畢竟還是世界的第三長的河流,再差也差不到那裡去吧?

由於訂票太遲,只能訂到最高擋的涉外五星級的7000多噸的世紀寶石號游輪。價格也是不菲的,三晚兩個半白天,接近三千個大洋/每人。航程是本月十三日晚在重慶朝天門碼頭至十六日中午到宜昌。船是不錯的船,9月才下水。吃喝拉撒沒有什麼太多可挑惕的,但景色就有很大的落差。李白的“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的美景全然不見,換來的是青山依舊在,全是大輪船。

長江三峽是世界大峽谷之一,以壯麗河山的天然勝景聞名中外。它西起四川奉節縣的白帝城,東到湖北宜昌的南津關,由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組成,全長192公裡,其中峽谷段90公裡。它是長江風光的精華,神州山水中的瑰寶,古往今來,閃耀著迷人的光彩。這是我從網上搜來的關於三峽的描繪。很美吧?

瞿塘峽---“墜門天下雄”,唐代大詩人李白經過這裡留下了優美的詩句:“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裡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而如今劉備托孤的白帝城由於水位的上漲淹沒了三分之二只,只剩下一座白帝島,懸棺都取出來放在了各個博物館,白帝島上也有一大一小兩個供參觀,不過沒放在懸崖峭壁上的懸棺與普通的棺材無甚區別。猿與輕舟更是無影無蹤。

巫峽-----以幽深秀麗著稱。整個峽區奇峰突兀,怪石磷峋,峭壁屏列,綿延不斷,是三峽中最可觀的一段,宛如一條迂回曲折的畫廊,充滿詩情書意,可以說處處有景,景景相連。 全程就這一段還有些看頭,雖然已實現了五十幾年前毛澤東的預言,“截斷巫山雲雨,高峽出平湖,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十二峰還在,猶其是最著名的神女峰,只是因為蓄水矮了很多,景色當然是要打折扣的。

西陵峽----是長江三峽中最長的一個以灘多水急聞名的山峽。 三峽大壩把它分成了東西兩段,西段由於水位上漲了近百米,什麼灘都已經沉入水底,水面上浪花都不見一個。以三峽大壩為分界線,東面是上游,也就是這個平湖,不盡長江滾滾來,已經成為了歷史。平湖上風平浪靜,碧波蕩漾,只是比一般的湖大很多而已。而東段也沒見什麼險灘,可能是河道已疏通了吧?否則我們的大船怎麼過這過去的鬼門關呢?

此行最大的亮點就是走了一趟三峽大壩,無論是坐船通過還是上岸參觀,均有收獲.過去聽別人講,怎麼也搞不清這個水利工程的原理,這次親臨其境終於明白了:人的力量是偉大的,對自然界的破壞也是巨大的。受益的是長江中下游的城鄉,電送到了北京、上海、廣州。水,南水北調到北京。但三峽庫區的移民就慘了,一百三十多萬人家園被淹,只能往上搬到山上去,雖說政府有補貼,蓋了新房,但人還要吃飯的,在山上又要重新開荒種地,種果、種樹,修路,很多的問題要解決,重建家園是一件長期的工作,在那裡我看到的還是貧窮。

還有請大家不要相信三峽還有拉纖的纖夫,穿衣服的都沒有了,更不要說光屁股的,表演的也不對,因為三峽蓄水,江水倒灌入支流,已經沒有拉纖的條件,表演時往往會出現豌豆船在前面走,纖夫在後面跟的情境,像放牛似的,好笑極了。

船上除了吃公款的人較年輕外,其余多數是老年人,不管是鬼佬還是港台同胞。也有不少像我一樣帶老人出來的游客.。年令不同,需求不同,老太太倒是挺滿意的。回來後立即推薦給她的同事,並得到響應,不過都是些七八十歲走不動又想走的人。待我夠老的時候,也許也一樣了。


精選遊記: 長江三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