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游記(2010年10月3日至8日閑逛版)
作者:偽歷史愛好者
前言
師姐10月6日在武漢結婚,於是國慶長假從不出門的某人毅然決然帶上老媽參加長假全民大轉移,去武漢了~~
第一天
10月2日晚在上海南站乘坐直達火車Z25(軟臥票上鋪400元,下鋪411元),10月3日早上到達武昌火車站。下車後趕緊去買回上海的火車票,7日回上海只有站票,幸好請了三天假,於是買了8日的快車K13硬臥上鋪票兩張(256元每張)。
在武昌火車站的永和大王解決早餐,結果吃完後一轉身赫然發現蔡林記就在身後。如果有希望一到武漢就能吃上熱干面的,可以考慮這裡。
特意選擇坐402路去易斯特酒店(酒店在東湖邊的風光村那裡),好先把武漢三鎮都繞一遍。兩個小時之後我們終於到達酒店了,時間緊張的同志請考慮選擇其他公交車或其他交通方式。不過在公交車上看到了湖北省博物館那長長的隊伍,於是決定把省博參觀時間後移到7日。
放下行李後,就去路邊飯店吃飯了。這裡有很多飯店在湖邊設座位,而飯館的工作人員橫穿馬路端茶送水的,看的人提心吊膽。不過飯點的時候這裡很忙(當然我們運氣不好,後來選擇其他店上菜速度還是可以的),等了一個小時,只上了一道菜。於是放棄,付了這道菜的錢走人,另找了個面店吃面。面上來的時候吃了一驚,堂吃也用紙飯盒?!後來發現路上常有人一手拿飯盒,一手拿筷子,邊走邊吃:-)在戶部巷老謙記也是用紙飯盒。
午飯解決後,雄心勃勃的母女二人決定一路逛去磨山,路上風景還行,可是車太多。等我們走到梅園的時候,師姐打來電話要求一起吃飯,於是坐515路回風光村。(再次感覺我們就是時間大把,隨便閑逛。)
第二天
坐413路到漢陽橋頭下,往回走,上長江大橋,一路走到黃鶴樓。大橋上車多人也多,橋還會微微顫抖,讓我想起電視上有大橋在風中像波浪般起伏。當然,我們偉大的長江大橋沒有那麼不靠譜,只是小小的振動而已。
黃鶴樓公園(門票80元一張)無古跡,唯一的古跡就是岳武穆王遺像(明代刻像)了,很慎重地用玻璃罩上。只是玻璃很髒了,害得我這個偽歷史愛好者不顧淑女形像,幾乎要貼上去,努力把碑上認得的和不認得的字都辨認了一遍,發現上面寫的是“精忠報主”而不是“精忠報國”。於是自以為是地和老媽解釋說,因為那個時候沒有民族國家的概念,所以沒有精忠報國。後來想想,還是應該去查一下精忠報國的出處,也許是寫碑文的人自己用了“報主”而不是“報國”??結果發現根據《宋史岳飛列傳》,岳飛身上刺的是“盡忠報國”,但是皇帝曾經手書“精忠岳飛”字,制旗以賜之。看來是明代的士大夫墮落了。
雖然樓台亭閣都是八十年代建的,但是閑逛逛還是不錯的,和大家一起排隊上黃鶴樓也是蠻有意思的,可以觀察一下大家出門旅游的人生百態。有不管不顧每到一處就給家人大拍特拍照片的;有逛累了便一屁股坐在寫著字的石頭上當沙發使的;也有小朋友很可愛地堅持不許外婆坐下要求一直逛下去的;還有帶著鴨脖子坐在樹蔭下豪放大嚼的~~(果然我很閑>
_歸元寺。一路上賣香燭的鋪子越來越多,不過不要買。因為外面買的香燭不許帶進寺中。歸元寺十一期間門票20元一張,看看裡面的楹聯還是蠻有意思的,放生池裡大小烏龜齊齊仰頭曬太陽也很可愛(小小感慨一下,那個水真是綠啊)。羅漢堂五百羅漢很壯觀,當然,人潮洶湧也很壯觀。
古琴台就在歸元寺附近,是個很小的景點。比較安靜,在印心石屋坐著休息的時候,邊上就一直在放古琴曲,是高山還是流水沒有聽出來。我正愜意的時候,老媽突然幽幽地說了一句,要是晚上在這裡肯定覺得陰森森的。默~~
從古琴台打車去晴川閣,車資8元。只要簽個名就可以進去了,不需要買票。裡面有很重的油漆味,才修繕過。在鐵門關上遙想當年關二爺的雄姿;在禹碑前膜拜上古賢王的功績。晴川閣上看今非昔比的黃鶴樓和車流滾滾的長江大橋,覺得唐詩宋詞裡那種意境和現代人的生活是越來越遠啦!
閑逛母女二人組沿著江灘走到南岸嘴,漢水在此處入江,向大海朝宗而去。為了體驗一下坐輪渡的感覺,於是又從晴川橋走到集家嘴碼頭,坐輪渡回到漢陽門。本打算去戶部巷繼續美食探訪,結果515路就在我們面前來個漂亮大回旋,於是上車回風光村。在路邊那一溜兒飯店中隨便找了一家,吃了美味的鮰魚作晚飯。
第四天
參加完婚禮之後,515路到珞珈山下。將“學大漢武立國”拍下(去武漢大學的目的就在此啊),便開始逛武漢大學校園了。武漢大學樹很多,到處飄著桂花香。其實整個武漢都飄著桂花那甜甜的香氣。我們一路溜溜達達,從凌波門出武漢大學,沿著湖走回酒店。
第五天
402路到省博物館下,排隊領票。因為已經是7日,所以排隊的人不多。另外提醒一下,省博不許帶水進去。看到了大名鼎鼎的曾侯乙編鐘(是原件哦,大家都謠傳說原件在國家博物館,不知道為什麼)。二十八星宿衣箱借出去了,沒看到原件。值得推薦的是編鐘演奏(15元一張票),真的是金石之聲啊!難以形容的悅耳!
從省博坐402路到麻陽街下,去古德寺(要穿過有巨大立交橋的十字路口)。古德寺香火券 3元一張。古德寺的建築看起來像教堂,然而卻是佛寺。這種奇異的不協調感蠻有趣的。不知是因為到長假最後一天所以大多數游客都回去了,還是因為古德寺本身名聲不顯,只有四五個游客。
從古德寺打車去亢龍太子酒軒,車資11元。然,慕名而來,敗興而歸。武昌魚似乎是解凍的,魚肉吃起來像木頭渣。西芹蝦仁裡的蝦仁也如棉絮一般。西芹(雖然沒有蝦味)被我們吃掉了,蝦仁還留下許多。服務還不錯,但食物太掃興。
在酒軒對面三陽街站坐402路回風光村。
第六天
先退房,將行李寄存在酒店。坐413路去磨山,磨山門票 60元一張。進去後發現磨山很大,於是決定坐觀光車,包車150元。先逛了一圈,還爬了爬楚天台(上樓還需要再買10元門票),在楚天台上極目遠眺,天空灰蒙蒙,啥也看不見啊。懷念一下荷蘭的空氣清澈度。觀光車只有1個小時(真貴啊),回到大門處下車後,再沿著湖閑逛。十一的時候磨山會有很多節目,但是長假過後就沒有了。此時的磨山正適合我們閑逛母女二人組啊。
坐413路回酒店取行李,再打車去武昌火車站(車資20元)。在火車站的那家蔡林記吃了熱干面和桂花糊米酒,熱干面估計和上海的蔥油拌面一樣,是一些人極度喜愛而另一些人覺得just so so的東西(當然也可能這家店不夠好不夠正宗)。還在火車站那裡買了兩袋鴨脖,覺得不買不算到過武漢,呵呵!結果證明的確是應該買的,回到上海後發現武漢的鴨脖真是辣啊,我每次只能吃一個就要舉白旗投降了!倒是我老媽神勇,能夠一次吃兩個。
後記:
我們沒有去商業區逛,沒有在東湖泛舟,一些經典的小吃也沒有吃到。但是,這樣悠閑的溜達還是很符合我老媽心意的!所以這只是一篇游記,而不是攻略。請大家多多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