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上海讀書、工作、生活了十五年,說實話,我不太喜歡上海。除了東北和內蒙的城市,其它省份的很多城市,我都去過。在我去過的中國城市中,排列前幾位的是:
1.中國,雲南,大理
2.中國,福建,廈門
3.中國,四川,成都
4.中國,雲南,昆明
5.中國,新疆,烏魯木齊
6.中國,浙江,杭州
7.中國,重慶
8.中國,山東,青島
9.中國,江西,宜春
10.中國,江蘇,南京
11.中國,四川,西昌
12.中國,遼寧,大連
也許我會一一介紹我喜歡的城市。那麼,先從大理開始吧。
我想大理的歷史、地理、人文、景點等,到處都有很多介紹,我不必贅述。我主要講講我自己的經歷和感受。
第一次來大理,是兩年前,從成都-西昌-瀘沽湖-麗江來的。當時記憶深刻的是,買了幾片普洱茶磚,當做寶貝一樣回到上海,還送了朋友兩片。過了一段時間我就不喝了,我已經覺察出品質太差。因為回來後我開始在上海的茶城、展銷會到處流連學習,也看了不少普洱茶的書,當然也順帶把紫砂壺自學了一下,去過兩次宜興。現在家裡也藏了幾十片不錯的生茶、熟茶。平常偶爾喝喝,我想大概五年八年以後,我家的藏茶會成為品質上乘的好茶吧。
其實第一次之前,我還和大理擦肩而過。2003年9月,剛工作不久的我,第一次只身到雲南旅行,原計劃是從昆明到大理。但是火車上結實的兩個新旅伴,直接把我拉到了麗江。就好比金子總會發光或者酒香不怕巷子深,好的地方我總是不會放過,而且不會只去一次。麗江不錯,但我現在覺得大理更好。兩個地方都是古城,涔涔的溪水流過整個古城,一個是玉龍雪上的融水,一個是蒼山的山泉。麗江大研古城由於太有名,旅游團多,人多嘈雜,我去過三次。而它旁邊的束河古鎮相對寧靜,我更喜歡一點。大理古城裡面,游人與當地人住在一起,且有很多中學。放學時,學生滿街逛,增加了這座古城的青春活力。
今年,我決定再去大理。提前一個月訂好了飛機票,因為九月初是旅游淡季且提前訂票,便宜不少。另外的准備是,在上海定好昆明-大理的火車票。這次旅途的主題是翡翠,主要目的地是瑞麗。吸取普洱茶的教訓,行前已經做足了功夫。從春節後開始,逛了上海大大小小的不少翡翠商店,雖然不是專家也不是行家,但是看多了,多少也懂一些。
坐了一夜臥鋪車,天沒亮就到了大理。順帶說一句,因為火車上有跳蚤,被咬了幾口,一直癢了好多天還沒完全好。自此我決定以後不再坐夜班臥鋪火車,寧可坐硬座,特別是在我喜歡的西南地區。
出了火車站,天下著大雨,本著“只要有公交車絕不打車”的原則,在雨中等了一會兒,就上了8路公交車,直奔古城。順帶說說,有幾個外國人也跟我一樣,披著雨衣在等公交車。其實公交車就停在那裡,只是門沒有開。我有些慚愧,覺得我們中國的公交服務沒有做好,特別是在外國人面前。
大理有很多的外國人,途徑旅游的,或者短期長期居住的都有,甚至有娶個當地姑娘或者嫁個當地男人的,我覺得也有。這也是這座城市的魅力之一。我想大理的中學生,英文水平應該是很好的,至少聽說能力不錯。有些外國人在這裡開了咖啡店或者西點屋,我第一次來的時候,朋友推薦我去吃比利時蛋餅。但是我找遍整個人民路,來來去去找了兩遍,也沒有找到,有些失望。後來我在比利時布魯日吃到了蛋餅,很多餡料醬料,卷起來挺好吃,相信應該是正宗的。這一次,有足夠的時間,在人民路來來回回,終於看到了這家比利時蛋餅店。一個小小的店面,不太起眼。但是關門了,門上貼著“休假,直到*月*日開始營業”。老外放暑假還沒有回來,真舍得啊,我想要是是中國老板,很少有放棄不做生意的。當然我也遇到過,在鳳凰有自稱“旺季看店、淡季出游”的灑脫的年輕人,只是不知道他是關了店去旅游,還是請人幫忙看店。
一般旅行者,對於新到一個地方,除了景點,應該很關心住宿問題。我自己倒是從不擔心。讀書的時候去爬黃山,傍晚到山頂找不到便宜的房間,幾個學生決定下山,其實第二天我們才知道下山要走五六個小時,黑燈瞎火的不摔死也夠嗆。好在老天爺眷顧我們,在天黑之前看到後山一個賓館,有幾個便宜的床鋪。今年初在德國也是,自駕去了boss的outlet,逛到晚上9點,往斯圖加特趕,GPS上的兩個旅館都關門歇業了,在市中心也找不到停車位,最後去郊區找。在漫漫大雪的路上,也是一種非常的體驗,特別是當你半夜找好hotel,還能在旁邊小飯店喝上一杯德國啤酒,吃了熱騰騰的現在也記不清什麼東西的東西,我個人覺得,這才是旅行的意義。
大理有很多客棧,小的幾個房間,大的十幾二十個。我找客棧的時候,路過一個最小的客棧,只有兩個房間。而且當天已經住滿。幸運的房客正欲出門,很高興的跟我說,“你可以進去跟老板聊聊天”,想來也是個好客健談的老板。客棧名字我不記得了,在人民路“貓貓”的旁邊。其實貓貓也是個很不錯的客棧,裡面很精致,有很大的天井和不少書籍,只是價格稍貴一百來塊一間,淡季旺季同價。既然我在淡季,就沒有必要去住了。這條路上也有幾家青年客棧,掛著國際青年客棧youth hostel的牌子,其實都不是加盟店,且叫做掛牌店吧,不過經營理念差不多。價格不貴,50-80不等。最後我住了一家客站的四人間,30塊/床鋪,因為淡季後來也沒有人加入。我覺得通鋪也是一種旅行經歷,你可能遇到各種不同的人。大理的人民路南段,有個很屁精的小店,乍一看以為是家客棧或者咖啡屋,但是走近看,上面歪歪扭扭寫著“自己的學習園地,恕不對外”。門上歪歪扭扭的書寫著不對仗的一副對聯,還修修改改好幾處,一大早,主人還沒有開門,我猜想是不是一個十五六歲的姑娘寫的。後來當我看到一個四十多歲的老男人坐在門口,我差點暈倒。店裡貼著很破舊的黑白的學校裡的集體照,還有吉他,自行車,猜想主人是個搞音樂的,很可能是台灣人,很會生活,也很悶騷。

在大理逛街,看了好幾家翡翠店,只看不買。古城裡小店幾乎沒有好貨,在一家叫做“猛拱”的店(這家連鎖店上海、芒市、瑞麗都有店),也沒有合適的手鐲,只是一只觀音和一只佛掛件品質上乘,玻璃種帶色,掛牌價幾十萬。店家肯打六折,當時心理價位已經覺得可以接受到兩個共十萬,只不過沒有講出來。其實等我從瑞麗回來後,再到這家店裡我只能出價到五萬,只不過店家看我購買欲望不夠強烈,沒有繼續談。所以,從翡翠,茶葉,這兩樣我還算懂一些的東西看,大理古城商店裡面賣的東西,好貨不多,性價比不高。不過沒有辦法,旅游城市都這樣。那麼,菜市場的菜價呢?
就像考察一個辦公樓或者酒店一樣,只要去一次衛生間,你就知道它的檔次了。我去一個城市旅行,都喜歡去逛菜市場。在大理古城逛菜市場的時候,我看到了新鮮的菌菇,一陣激動,買了些青頭菌和雞樅,大概二十塊左右。到吃早飯的飯店裡給了八塊加工費,這是這輩子吃過的最好吃的新鮮菌菇。後來晚上在路邊買了更便宜的不知道什麼菇,燒出來黑的,沒敢多吃,怕中毒。飯後去了大理的茶葉店,嘗了一泡,但是性價比不高,沒有談攏生意。不過要感謝老板,因為喝茶解毒,如果我剛才中毒了的話。


等我從保山-芒市-瑞麗轉了一圈回來後,又到這家飯店,老板很高興的歡迎,重逢的感覺真好,當然我是為了菌菇回來的。不過也是為了證明我沒有死掉,因為老板上次看我吃了變黑的菌菇後,我覺得他挺擔心的。
跟老板聊天,嚴格說是幾個老板,因為這店是幾對夫妻合伙開的店,家裡小孩子在飯店對面的大理四中讀書,於是輪流看店。學校放學的時候生意很好,四中的很多學生在這裡排隊吃盒飯,菜新鮮可口,價格不貴。老板應該是白族人,大理附近村鎮的。人都說自己家鄉美,他們也不例外。一個兼做跑長途的老板說,大理好,大理的奶牛吃了大理的草,產奶都多。我當是有些猥瑣的想,是不是大理的白族姑娘吃了大理的飯菜,胸脯也挺挺的身材很好呢?
關於景點,我是不喜歡買門票看風景的人,我只是徒步經過一片玉米地,去看了看三塔,沒有進去。另外,坐公交車去洱海邊轉了半天,看一群小孩兒游泳嬉戲,仿佛又回到了兒時的農村。清清的小河浜,茂密的蘆葦蕩......

蒼山凝望洱海情深,大理,我會再回來看你。